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乌拉 2010-03-09 09:59:15

    翻了一遍 读不懂

  • 1 Walt 2017-07-31 10:56:31

    映现Reflexion和映像Schein处理得好 Äußerung处理得不好 处理成表现还怎么跟Äußern、äußerlich联系起来 我的建议是:Äußerung=外化 Äußern=外部 äußerlich=外在///依然是最好的小逻辑译本(2024.5.22)

  • 0 光悦 2008-03-08 15:57:14

    可能要花一辈子的时间来理解。

  • 0 亢龙无悔 2018-10-13 17:51:53

    这书买的就是2002年平装版,当年书价格还没那么贵,购于新疆库尔勒,看过就忘了,现在重看标注,不大好懂的逻辑学

  • 0 藏身海岛 2023-10-15 14:35:27 广东

    看得我想死……

  • 1 淇刻 2023-03-25 00:07:40 英国

    重标一下 梁译较之于贺译的优点主要在准确性上,更贴近原文,有些译法也更合我口味,但代价是牺牲了一些可读性。每次我查对原文比较两个译本的时候几乎都发现了,贺译的确更流畅,不过能看出有时候贺译的流畅是以修改原文为代价的。另外,梁译把Reflexion,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不同用法,分别译成映现和反思,但实际上在本质论部分经常会出现混淆,因为“映现”同时对应了Reflexion和Scheinen两个词。 就内容而言,总的来讲,个人感觉黑格尔想讲的道理其实不难(多亏了附释),但是其中的理络确实很难精确把握。难度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文本难以进入,常常感到缺乏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整个过程中环节之间的关系不好把握,正文部分太精简,文后说明和附释偶尔能展开解释,有时只是讲道理,有时则根本没有。 果然还要看大逻

  • 0 重重 2023-10-06 00:14:42 北京

    翻译的差,枯燥无味

  • 0 已停用 2018-02-26 23:50:47

    可与贺译本互参

  • 0 Hier Tanze 2021-01-09 13:32:15

    阅读感受一直徘徊在惊赞和“他胡言乱语一直可以的”之间。对思维客观性的三种态度的批评很精彩,强调“中介”概念、批评直接性,强调对思维形式本身的考察,以整体主义反基础主义等等,都极富有洞见。遗憾的是后来的哲学,尤其是分析范式的,悬置黑格尔的同时也多少丧失了对这些问题的自我反思,直到近来黑格尔化的趋向才逐渐重新思考自己范式的预设和前见。黑格尔静观思维本身的逻辑,从抽象的“存在”开头作运动,以不断深化和回溯的方式自我矛盾、自我批判,最终超越理论认识和实践的二元视点,认识到世界是被主体设定出来的,而主体亦在世界中才得以生成并成就自身,主观性在回忆中被理解同时也丧失其与客体对立的假象,达到主体即实体的洞见。马克思的批评很经典:思维的自我运动并不意味着客观世界是如此发展的,认识对象和现实对象之间存在区别。

  • 0 应晴 2018-03-30 10:56:36

    对比感觉贺麟先生译得太好,后悔买来没马上看这书,不然马上就退了。

  • 0 Misty Rose 2021-04-14 22:58:47

    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它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分支则成为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 0 eros 2022-12-09 23:07:14 湖北

    简明扼要 黑格尔被标榜的唯心主义其实导向唯物主义的

  • 0 玉手点将 2009-05-16 01:00:08

    涩,就一个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