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下面有个评论也太酸了吧,什么叫“要是真过得幸福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厚的怨妇书”,原来这算是“怨妇书”?抱歉这世界上还真有生活幸福但从不停止思考的女人,不要以为男人有个屌就能阻止女人对自己权益的思考,还真想操翻天地了(手动再见)退一万步说,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能冷静的思考女人的现状,哪怕是不幸福,也比很多跪在男人脚下的女人要厉害得多
14岁时我读到了这本书,改变了我之后10年对待性别的看法。
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对我影响至深的一本书,与社会固化的性别观念作斗争,活出自我和通透。
波伏娃和萨特的各种传记充斥着我的大学四年,总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大多数是伪的,我沉默了。中国的传统向来讲的是男尊女卑,但是从弗洛伊的精神分析角度考量,是不是可以总结为强势的男人之所以控制女人,是因为内心潜在的自卑,当然自卑这个词过于笼统。也就是越是强大凶悍的敌人他的缺点越是致命不堪一击。越是娇小的生物你反而不好控制它真正的缺陷。生物有多样性,生理构造注定着男女的攻守特质,但是田忌赛马规则告诉我们,低对中,中对上,那么以此推论女上和男下注定是没有市场的。
“我希望终有一天这将变得可能:女人用一种强者而非弱者的态度去体验爱情。” —— 西蒙波娃
神作,无法用言语表达读后内心的颤栗与震惊,仿佛自儿时起至今的经历与想法,全被窥破,一击即中。
很多深有感触的地方。。生物学、精神学、历史学都不能证明女性生来是“第二性”,但几千年的制度将女性塑造成“第二性”。。现代女性比男性的艰难的地方之一,是女性在成长过程中,要无数次面对将自己定位为“第一性”还是“第二性”的抉择。性别无法改变,但抉择是要由自己负责的。。最简单的:很多男性承认男女平等,但潜意识里又认为女性是客体;很多女性承认男女平等,但也同时潜意识认为自己是客体,更愿意相信“能通过遇到白马王子得到阶级跃迁”,而不相信自己也能通过持续的努力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制度斗争是持久战,人生中所有捷径的背后也都有价格。先不论兼济天下,一定要活出自己。自由和平等是无价的。
波伏娃用存在主义哲学去解释女人是如何在男权社会中一步步长城了女人的,其中子宫封闭论以及洋娃娃戀物癖观念很是新意,她在弗洛伊德理论上发展开来的女儿与父亲关系论,大多数通过了我的实践认证!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看完倡导女权的第二性以后,我真心实意更加认同女性就是第二性。。这可真让人热泪盈眶。
前前后后大半年才读完,卷一和课本一样真心没法读.卷二是神作!读罢觉得波伏娃挺喜欢马克思的.另外我觉得这书不仅说女人,它能让所有人弃掉偏见和固执,做个正常的人,正常地享受生活和爱情,乐观开放.可是尝过了折磨自己的苦和甜怎么可能这么乐观呢?我想波伏娃做不到,是个血肉之軀都做不到
无论男性女性都应该读的书。里面对于男女现状、女性地位、婚姻、同性恋、妓女等等的议题都有很好地描述,并且层层分析到位。里面一句话最印象深刻““社会具体地实现了两性平等,那么这种平等就会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新的表现”
有时候总是有人忍不住把伏波娃和萨特与李银河和王小波作比较,其实这其中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如果一定要作比较,更倾向于将伏波娃和萨特与希拉里和克林顿相比,因为,伏波娃完全可以云淡风轻地说一句:“我不叫萨特的女人,其实萨特叫伏波娃的男人”。
我们看了一万遍的爱情故事,后来发现 我们需要的只是与漂亮脸蛋的一次性交。
花了两个星期终于看完了厚如词典的女性圣经。“在差异中求平等”以及“在平等中求差异”是历经几千年得来的女性地位大翻身。波伏娃对各个处境下的女性分析简直太犀利,决定以后结婚了再看一遍,orz
这本书我看得很快 作为女性自我审视 实在是很精辟 态度却不冷漠
这本书作为女人们的圣经有点不符实
赞叹于波伏娃的思辨能力。整本书都是探讨女性是如何成为他者的。他者即附属的人,同主要者对立的客体地位,失去主观人格被异化的人。关于主体和他者,强调了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的观点。波伏娃认为,女性气质是一种被支配的结果,是女性自身处境的反映。女性自身也是这种支配的共谋。女性最基本的问题是生育角色和生产角色的协调。母性不存在。波伏娃认为男性的主体地位源自于将女性异化为他者,从而确认了自我,但男性通过贬低他者而获得了自身超越,从而不依附于他者。大部分章节波伏娃都使用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关于流行的波伏娃说女性是天生的双性恋的说法,应该源自于女同性恋章节的部分讨论。
人和人本来就充满倾轧,不要说谁统治谁,谁反抗了谁。保持着距离,一切都是美好的。依赖本来就会削弱力量。
如果将来有女儿,我会带着她读一遍。让她在这复杂的人世间保留最起码的清醒
波伏娃,我想了解你和萨特。
男人,也不是天生的,呵呵~
> 第二性
2416 有用 iz*one马超 2017-03-17 19:04:07
下面有个评论也太酸了吧,什么叫“要是真过得幸福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厚的怨妇书”,原来这算是“怨妇书”?抱歉这世界上还真有生活幸福但从不停止思考的女人,不要以为男人有个屌就能阻止女人对自己权益的思考,还真想操翻天地了(手动再见)退一万步说,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能冷静的思考女人的现状,哪怕是不幸福,也比很多跪在男人脚下的女人要厉害得多
991 有用 JOJOORC/Z 2008-06-27 18:59:57
14岁时我读到了这本书,改变了我之后10年对待性别的看法。
748 有用 Miss power 2012-09-18 14:20:01
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对我影响至深的一本书,与社会固化的性别观念作斗争,活出自我和通透。
519 有用 linn 2011-10-02 00:12:33
波伏娃和萨特的各种传记充斥着我的大学四年,总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大多数是伪的,我沉默了。中国的传统向来讲的是男尊女卑,但是从弗洛伊的精神分析角度考量,是不是可以总结为强势的男人之所以控制女人,是因为内心潜在的自卑,当然自卑这个词过于笼统。也就是越是强大凶悍的敌人他的缺点越是致命不堪一击。越是娇小的生物你反而不好控制它真正的缺陷。生物有多样性,生理构造注定着男女的攻守特质,但是田忌赛马规则告诉我们,低对中,中对上,那么以此推论女上和男下注定是没有市场的。
262 有用 藍以薰一一 2013-06-13 02:03:33
“我希望终有一天这将变得可能:女人用一种强者而非弱者的态度去体验爱情。” —— 西蒙波娃
180 有用 梦中观影🌈 2015-01-10 23:05:17
神作,无法用言语表达读后内心的颤栗与震惊,仿佛自儿时起至今的经历与想法,全被窥破,一击即中。
80 有用 z 2016-08-12 05:22:57
很多深有感触的地方。。生物学、精神学、历史学都不能证明女性生来是“第二性”,但几千年的制度将女性塑造成“第二性”。。现代女性比男性的艰难的地方之一,是女性在成长过程中,要无数次面对将自己定位为“第一性”还是“第二性”的抉择。性别无法改变,但抉择是要由自己负责的。。最简单的:很多男性承认男女平等,但潜意识里又认为女性是客体;很多女性承认男女平等,但也同时潜意识认为自己是客体,更愿意相信“能通过遇到白马王子得到阶级跃迁”,而不相信自己也能通过持续的努力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制度斗争是持久战,人生中所有捷径的背后也都有价格。先不论兼济天下,一定要活出自己。自由和平等是无价的。
51 有用 波伏娃娃鱼 2012-06-16 22:49:35
波伏娃用存在主义哲学去解释女人是如何在男权社会中一步步长城了女人的,其中子宫封闭论以及洋娃娃戀物癖观念很是新意,她在弗洛伊德理论上发展开来的女儿与父亲关系论,大多数通过了我的实践认证!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看完倡导女权的第二性以后,我真心实意更加认同女性就是第二性。。这可真让人热泪盈眶。
49 有用 tietatou-o 2012-05-23 22:37:32
前前后后大半年才读完,卷一和课本一样真心没法读.卷二是神作!读罢觉得波伏娃挺喜欢马克思的.另外我觉得这书不仅说女人,它能让所有人弃掉偏见和固执,做个正常的人,正常地享受生活和爱情,乐观开放.可是尝过了折磨自己的苦和甜怎么可能这么乐观呢?我想波伏娃做不到,是个血肉之軀都做不到
38 有用 戴白白 2015-08-03 18:10:08
无论男性女性都应该读的书。里面对于男女现状、女性地位、婚姻、同性恋、妓女等等的议题都有很好地描述,并且层层分析到位。里面一句话最印象深刻““社会具体地实现了两性平等,那么这种平等就会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新的表现”
41 有用 宝木笑 2016-11-26 20:09:47
有时候总是有人忍不住把伏波娃和萨特与李银河和王小波作比较,其实这其中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如果一定要作比较,更倾向于将伏波娃和萨特与希拉里和克林顿相比,因为,伏波娃完全可以云淡风轻地说一句:“我不叫萨特的女人,其实萨特叫伏波娃的男人”。
46 有用 Mr 2015-04-22 14:02:49
我们看了一万遍的爱情故事,后来发现 我们需要的只是与漂亮脸蛋的一次性交。
33 有用 湘玉给你溜肥肠 2014-05-12 17:36:26
花了两个星期终于看完了厚如词典的女性圣经。“在差异中求平等”以及“在平等中求差异”是历经几千年得来的女性地位大翻身。波伏娃对各个处境下的女性分析简直太犀利,决定以后结婚了再看一遍,orz
29 有用 labrador 2008-03-22 14:14:55
这本书我看得很快 作为女性自我审视 实在是很精辟 态度却不冷漠
21 有用 文泽尔 2007-10-10 22:41:58
这本书作为女人们的圣经有点不符实
20 有用 quasix 2018-04-12 13:33:38
赞叹于波伏娃的思辨能力。整本书都是探讨女性是如何成为他者的。他者即附属的人,同主要者对立的客体地位,失去主观人格被异化的人。关于主体和他者,强调了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的观点。波伏娃认为,女性气质是一种被支配的结果,是女性自身处境的反映。女性自身也是这种支配的共谋。女性最基本的问题是生育角色和生产角色的协调。母性不存在。波伏娃认为男性的主体地位源自于将女性异化为他者,从而确认了自我,但男性通过贬低他者而获得了自身超越,从而不依附于他者。大部分章节波伏娃都使用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关于流行的波伏娃说女性是天生的双性恋的说法,应该源自于女同性恋章节的部分讨论。
19 有用 早就想叫白玉狐 2009-11-02 14:50:36
人和人本来就充满倾轧,不要说谁统治谁,谁反抗了谁。保持着距离,一切都是美好的。依赖本来就会削弱力量。
22 有用 éphémère 2018-10-22 14:38:12
如果将来有女儿,我会带着她读一遍。让她在这复杂的人世间保留最起码的清醒
19 有用 赫恩曼尼 2012-07-07 11:49:20
波伏娃,我想了解你和萨特。
18 有用 闲知 2008-12-22 18:09:23
男人,也不是天生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