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短评

热门
  • 68 私享史 2013-12-20 16:31:05

    今年年中读赵鼎新的广场知识精英和年底读阎云翔的农村农民个体,让我远比读蜻蜓点水的导论教材更带感地去分别重新认识了社会学与人类学。我常心生担忧:我们这一代所经历的这个时代,不缺乏记录,却缺乏研究,特别是有洞见和质量的研究。还好总归有一小撮学人,在帮助我们解读中国。

  • 34 辄馨 2012-02-09 21:13:39

    虽然有些内容比阎上两本中文书清晰一些,但是,总是觉得在削中国这只脚,去适“个体化”这只履。很多东西有些拔苗助长,个体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政治-经济过程,需要更多动态细节的揭示,不是骂骂zheng-fu就叫个体主义了~

  • 17 短章 2012-03-20 00:15:59

    作者深受布迪厄、鲍曼和吉登斯的影响,这种把后现代社会理论小修小补套过来的方法,是不是有点过于简单化,乃至有削足适履的嫌疑呢?不过各种案例读起来很挺有趣的,总能从里面某处受到某些启发。

  • 13 Blade King 2012-08-01 19:11:24

    作者说是在个体-社会-国家的维度进行的考察,我看不然,应该是个人-国家与社会变迁的双维度吧。很多文章都是写于10到20年前,但并不完全过时,尤其是对费孝通、吉登斯、贝克的中国语境独特诠释。

  • 4 Chopin J.F.YU 2020-06-03 16:19:00

    回過頭來重新看閻雲翔的三本著作,我想最重大的意義在於,閻雲翔始終把中國研究放在人類學的「脈絡」當中去討論,並一直在試圖「中-西」之間架起一個一座可能的橋樑並且嘗試進行對話。用西方的理論闡釋中國問題時有時候顯得「削足適履」也好,不斷用下岬村的材料來佐證自己的觀點時有時候顯得「硬湊與勉強」也好,這三本書的價值擺在那裡,很值得讀。另外,其實閻雲翔的寫作結構非常清楚,蠻值得學習的。

  • 5 西西弗斯的石头 2016-05-20 12:38:24

    每次看到关键处的arguement都觉得没说透,还希望再多说一点。文后对中国个体化与西欧个体化的比较很有意思

  • 2 Tom 2012-06-08 17:59:33

    书是写的不错,但有时想,专业细分,让人花大量精力和时间,把“感觉”写成论文,其实放在更大的范围里考量,价值并不大。

  • 1 JUNWK1334 2018-07-04 22:04:09

    论文集,角度当然还是很好的,但多读了他的两本著作之后,就感觉他还是有点拿材料在硬凑自己观点的倾向。毕竟他的主要田野材料来自于一个东北的农村,他也没有足够有力的论述来证明这个东北小村中发生的事就能代表整个中国北方农村,甚至代表整个中国农村……

  • 1 日常诗人 2014-01-24 20:20:27

    在火车上随便翻了翻,看外国人研究中国,难免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 1 安安无名氏 2014-02-17 22:54:15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一年前读的时候我居然没有读完,这一次重新捡起来之后发现为什么这么晚才大概读明白。记录的变革、个体化主题和深度的民族志分析让我决定要好好重新理解在海南观察到的民间信仰复兴。

  • 0 岩屑 2016-02-18 23:32:26

    个体化=自私自利?

  • 0 x人 2012-03-31 21:38:53

    @购书中心

  • 0 2013-12-20 17:56:19

    : C912.1/3718

  • 0 南池子 2014-06-01 10:14:02

    农村改革对经济与社会分层的影响、如何做一个工于算计的好人?

  • 1 子不语 2013-07-30 14:16:50

    为了与西方对话,阎在刻意地比对中国的个体化趋势,也在刻意地忽略了反个体化的象征和行动。。。

  • 1 harmenyinn 2013-03-19 21:25:56

    再读再读,真是想打五星

  • 0 XFC 2012-03-19 20:01:06

    阎大师让我很失望啊…

  • 0 曾于里 2013-05-13 22:09:33

    好书,通过一个农村的样本分析,探讨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论述踏实,很多结论令人击节。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