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 短评

热门
  • 2 陆钓雪de飘飘 2017-05-30 17:12:30

    知识社会学与知识分子社会学。梁漱溟先生说:“在中国读与耕之两事,士与农之两种人,其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这就决定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两个最主要阶层都视人文知识/知识分子高于科技知识/知识分子。但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礼仪心性之学位居整个知识系统的核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使得中国传统的人文知识与政治权力处于极其紧密的关系之中,甚至异化为赤裸裸的政治权力话语,它既为政权提供合法化的依据,也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比如老百姓的行为方式)发挥其规范的作用。它是宗教,同时也是法律(所谓“《论语》折狱,《春秋断案》”,“半部《论语》治天下”等等)。到了洋务与维新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后的现代化情境,工商崛起,官僚、地主、士人三位一体的精英模式被迫转型。五四学人改革方法不同而思维方式未有大变。但功利、科技与世俗将夺过霸权

  • 1 flyclouder 2020-07-03 15:59:48

    光是裏頭對於人文精神討論的說法,就值得一讀。一巴掌打翻很多人啊。

  • 2 智术师 2020-04-07 09:20:15

    本书读于本科阶段。陶东风的著作,读此一本已足。陶东风的理论水平并不高,思考也缺乏己见,只是普通的西学引介者而已。但陶东风依然可以做一个时代记录者,记录他所经历过的思想论争,这才是其著述可能有价值之处。

  • 1 无需生气 2024-02-24 00:12:56 重庆

    书不难读,但我以前怎么没发现陶东风这么啰嗦的,翻来覆去讲一个问题。90年代知识分子的身份焦虑。援引了很多西方理论来讨论中国语境的文化问题,也就是语境化的再语境化?但感觉太冗杂了。

  • 0 愚公∞ 2023-08-10 11:12:05 贵州

    陶东风,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本书是他九十年代撰写的一系列的社会文化评论的合集,从内容上说是反映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思考。他的写作很有意思,就是有很大一部分是介绍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也反映出九十年代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于中国改开知识分子的普遍影响,显然他们把这套意识形态代入到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转型的分析之中。因为,他们还是刚刚接触这套意识形态,所以写作的时候不免削足适履,硬套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很遗憾这代学者基本上放弃了从社会调查入手的经验和历史研究,而是从意识形态入手,将意识形态作为新的真理,进行自我诠释和改造,所以导致他们撰写的这些文章就根本与现实是脱节的。比如,他在介绍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关系的时候,赞叹英美的自由主义保守传统,然后就来批判中国缺乏自由主义的传统。可悲可鄙。

  • 0 普塔 2023-05-10 22:58:25 中国台湾

    无法理解这么低的分数。

  • 0 Willionvii 2021-09-28 13:52:33

    陶老师终于图穷匕见了,西方的术语玩的真转,跟着那帮人大批文化民族主义,可是这又是被谁逼出来呢?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明里暗里都认为是复古的错呗。陶老师对复古的理解似乎也很有选择性,把部分复古当作全面复古来批评,部分复古也能动摇他所谓普世价值的体系,那是不是本身就说明普世价值有问题呢。文化研究隐藏的河殇终究盖不住了。

  • 1 卟哠鸮 2017-07-10 16:15:31

    关于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分析真是棒呀

  • 1 过客 2017-12-08 20:42:57

    二十年前的文章,理论分析虽然没有过时,这个也不会过时,但是看着索然无味,为了塞理论,扯了太多西方东西了。对于中国语境下的知识分子考量,余英时做的还是可以的。不过此书观点对当时的人来说是很犀利的,对现在的人来说,还是闷声发大财好。退一步说,谁敢说自己是知识分子?再退一步说,是知识分子又如何?再再退一步说,知识分子——???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