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真的看不懂,所以我有理由认为现在那些大谈公共领域的人大多都没看过这本书。
实际上读完这本书,又把书评都看了一遍,才敢说是“看过”此书,问题集中在中国社会存在公共领域吗?具备财产和接受过教育的精英才能进入的公共领域具有真正的批判性吗?他们在多大程度上代表阶级利益与诉求?我更关注消费文化侵入公共领域后的变化,公与私的严重混淆,文化公共领域的消逝、受到操纵的公共领域,在整个后现代主义时代下,大概和全球化一样不可避免。我们现在能做的难道只是追想?我觉得更应该是追想后的自律,用个人的自律重塑经由批判形成公共性。还是太理想主义了。呵呵。
读了一学期,越读越糊涂,公共领域这四个字绝非字面上那个样子,哈贝马斯也比我预想得复杂得多。现代娱乐业进入公共领域后搅起的一滩浑水,确实非常棘手,哈贝马斯在那个时候就能意料到这个问题,确实前瞻性极强。此外,哈贝马斯论述“个人”这个理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给我极大的启发。还是期待老师明年新推出的译本吧。
脆弱但温情的理想之火。
真是隔行如隔山啊!这本书读得各种磕磕绊绊加神游天外,终于啃完啦。我承认还是有些碎片式的收获的,可是,明天的课上我到底要汇报神马?以及……为了泄愤,我把冰箱里做失败了硬得像石头一样的面包片恶狠狠的拿出来扔了。第一次读书读成这样……
(转)多年以后,当曹卫东面对审判庭的时候,会想起数十年前他开始翻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那个下午
这些衣冠楚楚的欧洲大理论家 都是怎么忍住讲这么长的一个事 不开一个玩笑不夹一点私货不刻薄一嘴也不抖一个机灵的?我猜美国人做不到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庆祝……祸祸哈贝马斯进而祸祸了我的曹卫东……落马……
这本书拯救了我们,让我们的课堂能有更深高度的讨论。也让我靠它写了好多作业。
怎么做到批判性的分析?就拿读书来讲,不是不去读那些你不认同的书,反而对于你原本不认同的东西,你愈是要去了解它,并试图从中发现它存在的合理性。
译文比较晦涩。哈贝马斯的分析是高度"辩证"的,但大家"用"的时候就比较"机械"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试图把两条线索结合起来:一是有关自由主义公共领域瓦解的实证判断,二是激进民主对客观到仿佛在参与者之外发生的国家和社会的功能重叠所做的弥补和兑现这一规范性的视角。“公众舆论”相对的两个概念均反映了这两个层面。在规范民主理论中,公众舆论作为国家法的虚构具有反事实的特征;而在关于传媒研究和交往社会学的实证探讨中,这一实体却早已消失了。如果我们承认公共交往的原初过程和丧失了权力后的过程之间的区别,如果我们要理解社会福利国家大众民主中实际存在的合法性形式,那么,我们就必须同时考虑到这两个层面。
看得神游天外。。。。@崖牙爱旅行
非常“批判”,非常“辩证”。当权力机关通过立法来进行国家福利时,从古典模式来看已经是伪契约了,因为两者并不在同一层面,权力的不平衡使契约概念发生了消解。
要是自己能看懂德语,一定会更明白些。公共领域实际上在说一个讨论空间,它不一定需要一块实体的空地,而是给个人的思考与表达一个出口。
论述结构:“公共领域”的历史起源和概念【中世纪的“代表型公共领域”;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社会”与“国家”开始相对立,带有批判性,与市民社会想联系,脱胎于私人性领域);这部分内容可以参看刘易斯•科塞的《理念人》】——“公众舆论”概念演变史【霍布斯、洛克、卢梭、博林布鲁克、重农学派(杜尔哥)、柏克、基佐/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穆勒和托克维尔(自由主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社会福利国家转型【No.1公共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逐渐融合;No.2社会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两极分化(“家庭丧失了交往和经济功能,逐渐成为私人空间”/“企业的公共化”);No.3从文化批判的公众到文化消费的公众】和(2)大众传媒对交往结构的改变【消费主义与舆论引导;批判功能变为操纵功能】——公共领域理论陈述的前景和规范意义
不能读的更痛苦,完全不能集中精神。公共领域的理性讨论可能吗?利益的冲突是否能够被合理性的人通过对话、争论解决?公共舆论可以起到纠错的作用,却难以起到建构的功能,建立在普遍性和真实性追求的社会政治哲学,无论讨论的多么精细,始终在追求的目标上过于理想,吗?
公共领域的划分问题,公私分野的探讨【承继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里的公私领域讨论,后续还有查尔斯·泰勒的“自由主义与公共领域”的道德心理学与之对话。】
读《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后形而上学思想》时,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说哈贝马斯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直到读完这本书。说是马克思本人写的我都信。
仔细对照了英译本,错误太多(主要是曹译的部分,像Global theater这样的专有名词,居然会译成“环球游历剧”),这样当然会读不懂,这书应该考虑重译了。
>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144 有用 狂而无依 2012-12-14 19:58:26
真的看不懂,所以我有理由认为现在那些大谈公共领域的人大多都没看过这本书。
98 有用 安提戈涅 2011-05-14 09:27:14
实际上读完这本书,又把书评都看了一遍,才敢说是“看过”此书,问题集中在中国社会存在公共领域吗?具备财产和接受过教育的精英才能进入的公共领域具有真正的批判性吗?他们在多大程度上代表阶级利益与诉求?我更关注消费文化侵入公共领域后的变化,公与私的严重混淆,文化公共领域的消逝、受到操纵的公共领域,在整个后现代主义时代下,大概和全球化一样不可避免。我们现在能做的难道只是追想?我觉得更应该是追想后的自律,用个人的自律重塑经由批判形成公共性。还是太理想主义了。呵呵。
57 有用 大甜甜~~ 2013-06-08 23:52:20
读了一学期,越读越糊涂,公共领域这四个字绝非字面上那个样子,哈贝马斯也比我预想得复杂得多。现代娱乐业进入公共领域后搅起的一滩浑水,确实非常棘手,哈贝马斯在那个时候就能意料到这个问题,确实前瞻性极强。此外,哈贝马斯论述“个人”这个理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给我极大的启发。还是期待老师明年新推出的译本吧。
38 有用 苦琴酒 2014-08-03 00:06:42
脆弱但温情的理想之火。
37 有用 盘子 2011-12-06 02:59:23
真是隔行如隔山啊!这本书读得各种磕磕绊绊加神游天外,终于啃完啦。我承认还是有些碎片式的收获的,可是,明天的课上我到底要汇报神马?以及……为了泄愤,我把冰箱里做失败了硬得像石头一样的面包片恶狠狠的拿出来扔了。第一次读书读成这样……
41 有用 Accélération 2024-03-15 12:24:16 北京
(转)多年以后,当曹卫东面对审判庭的时候,会想起数十年前他开始翻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那个下午
20 有用 大以八英 2018-04-22 11:36:20
这些衣冠楚楚的欧洲大理论家 都是怎么忍住讲这么长的一个事 不开一个玩笑不夹一点私货不刻薄一嘴也不抖一个机灵的?我猜美国人做不到
9 有用 山有眠 2024-03-15 18:29:11 北京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庆祝……祸祸哈贝马斯进而祸祸了我的曹卫东……落马……
9 有用 lss 2016-09-12 15:03:20
这本书拯救了我们,让我们的课堂能有更深高度的讨论。也让我靠它写了好多作业。
8 有用 番茄酱 2013-11-18 22:04:57
怎么做到批判性的分析?就拿读书来讲,不是不去读那些你不认同的书,反而对于你原本不认同的东西,你愈是要去了解它,并试图从中发现它存在的合理性。
8 有用 历史理性 2012-02-01 21:16:47
译文比较晦涩。哈贝马斯的分析是高度"辩证"的,但大家"用"的时候就比较"机械"
10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8-11-28 02:31:45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试图把两条线索结合起来:一是有关自由主义公共领域瓦解的实证判断,二是激进民主对客观到仿佛在参与者之外发生的国家和社会的功能重叠所做的弥补和兑现这一规范性的视角。“公众舆论”相对的两个概念均反映了这两个层面。在规范民主理论中,公众舆论作为国家法的虚构具有反事实的特征;而在关于传媒研究和交往社会学的实证探讨中,这一实体却早已消失了。如果我们承认公共交往的原初过程和丧失了权力后的过程之间的区别,如果我们要理解社会福利国家大众民主中实际存在的合法性形式,那么,我们就必须同时考虑到这两个层面。
5 有用 violet hill 2012-07-12 14:32:43
看得神游天外。。。。@崖牙爱旅行
4 有用 薇罗妮卡 2015-11-23 21:44:56
非常“批判”,非常“辩证”。当权力机关通过立法来进行国家福利时,从古典模式来看已经是伪契约了,因为两者并不在同一层面,权力的不平衡使契约概念发生了消解。
4 有用 温柔的鲸鱼 2013-09-28 22:52:56
要是自己能看懂德语,一定会更明白些。公共领域实际上在说一个讨论空间,它不一定需要一块实体的空地,而是给个人的思考与表达一个出口。
4 有用 Cormac 2020-03-23 16:05:44
论述结构:“公共领域”的历史起源和概念【中世纪的“代表型公共领域”;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社会”与“国家”开始相对立,带有批判性,与市民社会想联系,脱胎于私人性领域);这部分内容可以参看刘易斯•科塞的《理念人》】——“公众舆论”概念演变史【霍布斯、洛克、卢梭、博林布鲁克、重农学派(杜尔哥)、柏克、基佐/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穆勒和托克维尔(自由主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社会福利国家转型【No.1公共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逐渐融合;No.2社会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两极分化(“家庭丧失了交往和经济功能,逐渐成为私人空间”/“企业的公共化”);No.3从文化批判的公众到文化消费的公众】和(2)大众传媒对交往结构的改变【消费主义与舆论引导;批判功能变为操纵功能】——公共领域理论陈述的前景和规范意义
3 有用 输入昵称 2016-02-25 14:26:14
不能读的更痛苦,完全不能集中精神。公共领域的理性讨论可能吗?利益的冲突是否能够被合理性的人通过对话、争论解决?公共舆论可以起到纠错的作用,却难以起到建构的功能,建立在普遍性和真实性追求的社会政治哲学,无论讨论的多么精细,始终在追求的目标上过于理想,吗?
4 有用 南池子 2012-08-21 21:17:43
公共领域的划分问题,公私分野的探讨【承继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里的公私领域讨论,后续还有查尔斯·泰勒的“自由主义与公共领域”的道德心理学与之对话。】
4 有用 老葱烧豆腐 2016-12-12 22:59:43
读《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后形而上学思想》时,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说哈贝马斯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直到读完这本书。说是马克思本人写的我都信。
8 有用 光荣与梦想 2019-09-14 15:56:32
仔细对照了英译本,错误太多(主要是曹译的部分,像Global theater这样的专有名词,居然会译成“环球游历剧”),这样当然会读不懂,这书应该考虑重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