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原文摘录

  • 托马斯心想: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查看原文)
    QueenShine.z * 2赞 2013-02-13 01:12:09
    —— 引自第17页
  • 他想起了柏拉图《会饮篇》中那个著名传说:以前人类是两性同体的,上帝把他们分成了两半,从那时起,这两半就开始在世界上游荡,相互寻找。 爱情,是对我们自己失去的另一半的渴望。 就是这样,灵魂和肉体的双重渴望。 (查看原文)
    QueenShine.z * 3赞 2013-02-13 02:14:31
    —— 引自第284页
  • 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想象有一条线,超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便不复存在。 (查看原文)
    格子June 3赞 2013-08-04 22:30:50
    —— 引自章节:重与轻
  • 她离开了一个男人只是因为想要离开他。她的人生一剧不是沉重的,而是轻盈的。大量降临于她的并非沉重,而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查看原文)
    小7 2赞 2013-10-06 22:41:09
    —— 引自章节:2 10
  • 不久前,我被自己体会到的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所震惊:在翻阅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时,我被其中几幅他的照片所触动。它们让我回想起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好几位亲人都死在纳粹集中营里。但与这张令我追忆起生命的往昔,追忆起不复返的往昔的希特勒的照片相比,他们的死又算得了什么? 与希特勒的这种和解,暴露了一个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响。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可这是爱吗?他确信那一刻他想死在她身边,这种情感明显是太过分了:他不过是生平第二次见她而已!或许这更是一个男人疯狂的反应,他自己的心底明白不能去爱,于是跟自己玩起了一场爱情戏?与此同时,他在潜意识里是如此懦弱,竟为自己的这场爱情戏选了这个原本无缘走进他生活的可怜的乡间女招待!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未来加以修正。 和特蕾莎在一起好呢?还是一个人好呢?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托马斯心想: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起初他什么都不承认。当证据再确凿不过,他便设法说服她,说他跟多个女人风流与他对特蕾莎的爱情毫不矛盾。可他的说辞前后不一:一会儿否认自己不忠,一会儿又为自己的不忠行为辩解。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因为他不喜欢跳舞,医院的一个年轻同事就陪特蕾莎跳。他们优雅地滑入舞池,特蕾莎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美。他不胜惊讶,看到她心领神会无比精确而又温顺地配合着舞伴。这支舞仿佛在宣告,她的忠诚,她对在托马斯眼中看到的每一个热望的满足,并不一定只维系在他托马斯一人身上,而是随时准备迎合她能遇见的无论哪个男人的召唤。谁都不难把特蕾莎和这个年轻同事想象成一对情人。正是这种极易想象的可能性在刺伤他!特蕾莎的身体在别的男人的怀中充满爱恋地紧紧抱着,这完全可以想象,而这一想法让他的心情糟透了。深夜回家后,他向她承认他很嫉妒。 这种荒诞的、由理论上的可能性所引发的的嫉妒,是一个证明,证明他把她的忠诚当作了一个必要条件。可她嫉妒他那些真实存在的情人,他又怎能去责怪呢?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白天,她尽力(但难以真正做到)相信托马斯的话,而且尽力像以前一样,始终一副开开心心的样子。然而,白天受抑制的妒意在夜里的睡梦中倍加凶猛,每次做梦末了,必定是一场哭叫,不得不把她唤醒,才能停止。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怜悯”一位妇女,意味着处境比她好,也就意味着降贵纡尊,要与她处于同一位置。正因为如此,“同情”这个词一般会引发蔑视,它指的是一种处于次要地位的感情,同爱情没有瓜葛。出于同情爱一个人,并非真正爱他。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他同特蕾莎已经生活了七个春秋,此刻他才发现,对这些岁月的回忆远比他们在一起生活时更加美好。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他不断喝斥自己,警告自己不要向同情心投降,于是同情心乖乖听从,好像犯了罪似地低下了头。同情心清楚自己滥用了权利,但又暗暗地较劲儿。因此,特蕾莎走后五天,托马斯告诉(俄国人入侵后曾每天打电话给他的)那个医院院长,说他要立即回去。他自感羞愧。他知道院长准会觉得他这样做实在不负责任,因而不可原谅。他多少次想向他倾诉一切,告诉他特蕾莎的事情,以及她留在桌子上的信。但他什么也没有做。在一位瑞士医生看来,恐怕特蕾莎的行为只能是歇斯底里的反应,让人反感。而托马斯不允许任何人觉得特蕾莎不好。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他在已经入睡的特蕾莎身边辗转反侧,想起若干年前在谈及无关紧要的话题时她对他说过的话。他们当时谈到她的朋友Z,她声明说:“如果我没有遇到你,我肯定会爱上他。” 当时,这番话曾将托马斯抛入莫名的犹豫之中。确实,他突然醒悟到,特蕾莎爱上他而不是Z,完全处于偶然。除了她对托马斯现实的爱,在可能的王国里,还存在着对其他男人来说没有实现的无数爱情。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对特蕾莎来说,书是确认一个秘密兄弟会的暗号。事实上,那些从镇上图书馆借来的书,也是她反抗那个围困着她的粗俗世界的惟一武器。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我们每天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偶然性,确切地说,是人、事之间的偶然机遇,我们称之为巧合。两件预料不到的事出现在同一时刻,就叫巧合。他俩的相遇,便是巧合:托马斯出现在酒吧的时刻,收音机里正播放着贝多芬的乐曲。这些巧合绝大多数都在不经意中就过去了。如果不是托马斯,而是街角卖肉的坐在酒吧的桌子旁,特蕾莎可能不会注意到收音机在播放贝多芬的乐曲(虽然贝多芬和卖肉的相遇也是一种奇怪的巧合)。但是萌生的爱意使她对美的感觉异常敏锐,她再也忘不了那首乐曲。每次听到这首乐曲,她都激动不已。那一刻发生在她身边的一切都闪耀着这首乐曲的光环,美轮美奂。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贝多芬的一首乐曲、车站的一次死亡)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犹如作曲家谱写奏鸣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题也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延展。安娜可以用任何一种别的方式结束生命,但是车站、死亡这个难忘的主题和爱情的萌生结合在一起,在她绝望的一刹那,以凄凉之美诱惑着她。人就是根据美的法则在谱写生命乐章,直至深深的绝望时刻的到来,然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因此我们不能指责小说,说被这些神秘的偶然巧合所迷惑(例如、沃伦斯基、安娜、站台和死亡的巧合,贝多芬、托马斯、特蕾莎和白兰地的巧合),但我们有理由责备人类因为对这些偶然巧合视而不见而剥夺了生命的美丽。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第二天早上,她把箱子寄存在火车站的行李处,在布拉格的大街上游逛了整整一天,腋下夹着一本《安娜 卡列宁娜》。晚上,她按响门铃,他开了门。她一直没有放下那本书,仿佛那就是她迈进托马斯世界的门票。 (查看原文)
    欧买伽 1赞 2014-04-25 17:47:11
    —— 引自章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304 305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