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原文摘录

  • 我已经说过,隐喻是危险的。爱由隐喻而起。换言之: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的那一刻。 (查看原文)
    mariewyssa 2赞 2012-04-10 13:39:28
    —— 引自第249页
  • 对他来说,爱情是一种甘心屈从与对方的意愿和控制的热望。委身于对方就如同投降的士兵意愿,必须首先缴械。因此,自己没了防备,他便止不住担心那致命一击何时降临。 (查看原文)
    小太阳 2赞 2012-05-08 22:02:15
    —— 引自第101页
  •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就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托马斯自言自语:einmal ist keinmal,这是一个德国谚语,是说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 (查看原文)
    Saki 2赞 2012-05-09 19:33:58
    —— 引自第9页
  • 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而体现出来的。 (查看原文)
    宾破 1回复 2赞 2012-06-13 21:32:14
    —— 引自第17页
  • 任何政治运动并非建立在理性的态度之上,而是以表演、形象、词语、老套等为基础,其总体构成了这种或那种的政治媚俗。 (查看原文)
    cecilia 2赞 2012-06-28 09:59:22
    —— 引自第306页
  • 人只能活一回,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 (查看原文)
    kuma 2赞 2012-07-05 23:31:57
    —— 引自第264页
  • 永恒轮回之说从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远消逝,便不再回复,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未灭先亡,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都没有任何意义。 (查看原文)
    堂主 2赞 2012-07-26 20:21:07
    —— 引自第3页
  • 被征服对象的价值与征服她们的时间成正比。 (查看原文)
    夏虫语冰冰冰 1赞 2012-08-09 22:51:35
    —— 引自第239页
  • 这忧虑意味着:我们已在最后的一站。这幸福意味着:我们在一起。 (查看原文)
    夏虫语冰冰冰 2赞 2012-08-14 22:02:31
    —— 引自第375页
  •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贝多芬的英雄,是唾弃形而上之重担的健将。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赞 2012-08-17 14:13:34
    —— 引自第1页
  • 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事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赞 2012-08-17 14:13:34
    —— 引自第1页
  • 人永远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再来生加以修正。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赞 2012-08-17 14:13:34
    —— 引自第1页
  • 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体现的(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而体现出来的(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赞 2012-08-17 14:13:34
    —— 引自第1页
  • 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查看原文)
    仰望ぜ晴天 2赞 2012-08-30 22:56:53
    —— 引自章节:?
  • 因此,他更乐意对她保持忠诚。 当他和年轻的女友呆在房间时,有时她会从书本中抬起头来,以询问的目光望着他:“你在想什么?” 弗兰茨坐在扶手椅中,双眼朝着天花板。不论他怎么回答,他想的肯定是萨比娜。 每次他在某本杂志上发表论文,女学生总是他的第一位读者,并很想与他讨论。可他呢,他想知道的,是萨比娜对文章会做何评价。他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萨比娜,而且是以让她高兴的方式去做。 这种毫无恶意的不忠,正适合弗兰茨,既然他决不能伤害他那位戴眼镜的女学生。他继续崇拜着萨比娜,但那更像是一种宗教,而不是爱情。 (查看原文)
    尔尔 1赞 2012-09-12 23:52:58
    —— 引自第148页
  • 人脑中看样子具有一块我们可以称为诗情记忆的区域。那里记下来诱人而动人的一切,使我们的生 命具有美感。从他遇到特丽莎起,再没有女人有权利在他大脑的那一区域中留下一丝印痕。   特丽莎占据着他的诗情记忆区,象一位暴君消灭掉了其他一切女人的痕迹。这是不公正的,那位与他在暴雨之夜的小地毯上做爱的姑娘,一点也不比特丽莎缺乏待意。她叫着:“闭上眼!搂着我的屁股!把我搂紧!”她不能忍受托马斯于她的时候睁着眼睛,专注而敏锐地盯着她;不能忍受他的身子总是在她上方那样微微弓起,从不压在她的皮肤上。她不希望他研究她。把对方带进那神奇的爱流里,也许只有闭上眼睛才能做到。她拒绝趴在地上,其原因就是那种姿势使他们的身体根本接不到一起,而他却可以从几码远的地方来观察打量她。她恨那距离,要与他合为一体。正因为如此,她冲着他瞪眼,坚持说自己没有高潮,尽管地毯已经明显地湿漉漉的了。她还是说:“我不是指快感,是指幸福,没有幸福的快感算不了快感。”换句话说,她是在敲打他诗情记忆的大门。但门是关闭的,他的诗情记忆里没有她的位置,她的位置只是在地毯上。   在他与其他女人冒险活动完全不存在的那一点上,才开始了他与特丽莎的冒险。那是推动他一次次征服的职责之外的某种东西。他无意揭示特丽莎身上的什么,她也用不着揭示地来到他面前。他在能抓住想象中的解剖刀之前,在剖开这个世界的屈服之躯以前,就与她做爱了。在她开始想知道他们做爱时她会是什么样子之前,他就爱上她了。   他们的爱情故事是后来才开始的:她病了,他不能象对别人那样把她送回家。她睡在他床上时,他跪在她身边,意识到是什么人把她放在草篮里顺水漂来。我以前说过,比喻是危险的。爱情始于一个比喻,这就是说,当一个女人往我们的诗情记忆里送入第一个词,这一刻便开始了爱情。 (查看原文)
    一笑生🌸 2赞 2012-09-17 09:04:52
    —— 引自第1页
  • 他再也无法明白自己要什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 (查看原文)
    岑今 2赞 2012-09-30 22:19:07
    —— 引自第3页
  • 托马斯心想: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查看原文)
    什么妹 2赞 2012-10-18 09:04:26
    —— 引自第17页
  • 人类之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查看原文)
    什么妹 2赞 2012-10-18 09:08:58
    —— 引自第359页
  • 要去看一看当一个人抛弃了所有他一直都以为是使命的东西时,生命中还能剩下些什么。 (查看原文)
    LiSi 1赞 2012-11-17 22:21:44
    —— 引自第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