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原文摘录

  • 我可以说眩晕是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查看原文)
    lolitalin 1回复 4赞 2018-02-09 11:07:29
    —— 引自第101页
  •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如此,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够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查看原文)
    chenyi885 4赞 2012-04-20 19:53:38
    —— 引自第7页
  • “我们既不能拿来跟前世对比,也不能在未来加以修正。” (查看原文)
    chenyi885 4赞 2012-04-20 19:53:38
    —— 引自第7页
  •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他明白自己天生不是能在一个女人身边过日子的人,不管这个女人是谁,他也明白了只有单身,自己才感到真正自在。所以他费尽心机为自己设计一种生活方式,任何女人都永远不能拎着箱子住到他家来。这也是他只有一张长沙发的原因。尽管这张沙发相当宽敞,可他总和情人们说他和别人同床就睡不着觉,午夜后,他总是开车送她们回去。 比喻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人是不能和比喻闹着玩的。一个简单比喻,便可从中产生爱情。 他渴望女人,但又惧怕她们。在恐惧和渴望之间,必须找到某种妥协;这就是他所谓的“性友谊”。 他常对情人们说:谁无感情投入,谁就无权干涉对方的生活和自由,惟有这种关系才能给双方带来快乐。为了确保“性友谊’’永远不在爱的侵略面前让步,就算是去看老情人,他也要隔上好一阵子。他认为这种方式无懈可击,对朋友炫耀说:“要坚持‘三’的原则:可以在短期内去会同一个女人,但绝不要超过三次;也可以常年去看同一个女人,但两次幽会间至少得相隔三周。” 这种方式让托马斯既能和老情人不断线,又能拥有许多露水情人。 “性友谊”的不成文约定要求托马斯这一生与爱情绝缘。如果他违背这一规定,那他的那些情人就会马上觉得低人一等,就会闹腾。 他想照看她,保护她,享受她在身边的快乐,但他觉得没有任何必要改变自己的生... (查看原文)
    1回复 4赞 2012-05-12 16:54:14
    —— 引自章节:摘
  • 长椅上,只有几个老人,他们不怕当局。他们怕的,只是夕阳。 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弗兰茨是很强壮,但他的力量仅仅是对外的。面对与他共同生活的人,跟他所爱的人在一起,他却很软弱。弗兰茨的软弱叫善良。弗兰茨从不向萨比娜发号施令。他绝不会像托马斯以前那样,命令她将镜子平放在地,然后赤身裸体在上面爬来爬去。并不是他不好色,而是他没有支配力。有些事得靠暴力才能办成。比如,没有暴力,性爱是不可想象的。 她若是碰上一个要对她发号施令的男人会怎样?一个想控制她的男人? 她能忍受多久?五分钟都不行!由此得出结论,没有一个男人适合她,强弱皆不行。她问:“那你为什么不偶尔用用你的力量对付我呢?” “因为爱就是放弃力量。”弗兰茨温柔地回答。 萨比娜明白了两件事:其一,这句话很动听而且是真心话;其二,说了这句话,弗兰茨在情欲里便威风不再。 活在真实里,是什么意思?否定式的定义很简单:不说谎,不欺骗,不隐瞒。 要活在真实中,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除非与世隔绝。一旦有旁人见证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都得适应旁观我们的目光,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无一是真了。有公众在场,考虑公众,就是活在谎言中。 萨比娜瞧不起那些披露个人全部私密,乃至朋友私密的文学作品。失去私密的人失去了一切,而心甘情愿放弃私密的人则是怪物。 所以萨比娜并不因需要隐藏自己的爱情而感到痛苦。相反,这正是她能活在“真实”里的惟一方式。 弗兰茨肯定地认为,一切谎言的根源来自于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生活的分界:私底下是一个人,公众场合又是另一个人。依弗兰茨看来,“活在真实里”便要消除私人生活和公众之间的阻隔。他情愿生活在一间“玻璃房”里,没有任何秘密,对所有的目光敞开。 爱情一旦公之于众会变得沉重,成为负担。 从浴室出来,她摁下了开关。这是她第一次这么做。弗兰茨本该留心她这一举动。他并没注意... (查看原文)
    1回复 4赞 2012-05-12 16:54:14
    —— 引自章节:摘
  • 一个人一旦选择投身政界,必然十分乐意把公众视作自己的判官,并一相情愿而又天真地认为可以以此获得人心。而民众要是抱有敌对情绪,那反而会刺激他们更加投入,要求自己做得更好。 要是能有什么方法把人分成不同类别的话,那么最佳的分类尺度莫过于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将人们引入不同的职业并终身从事。 外科又将医生这一职业的深刻内心需要发挥到了极限,让人类几乎触到神性。要是用木棍对着某人的脑袋一阵猛击,那人会立刻倒下并永远停止呼吸。不过呢,即使没有这事儿发生,他也迟早会停止呼吸。所以杀人不过是稍稍提前完成了上帝将亲自动手完成的事。也许可以假设上帝对杀人早有所料,但对外科则不然。上帝亲手创造了人体,又在其外小心地包上一层皮肤,再封好,不让人类的肉眼看到其内部,但他万万没料到,外科医生竟然敢把手伸进这人体的内部。 他在所有女性身上找寻什么? 她们身上什么在吸引他?肉体之爱难道不是同一过程的无限重复? 绝非如此。总有百分之几是难以想象的。看到一个穿戴整齐的女人,他显然能多多少少想象出她裸体的模样,但是在大致的意念和精确的现实之间,还存在一个无法想象的小小空白,正是这一空白令他不得安宁。 然而,对于难以想象部分的追寻不会因为肉体的袒露而结束,它将走得更远:她脱衣服的时候是什么表情?跟他做爱时,她会说些什么?她的叹息是什么声调? 高潮来临那一刻,她的脸会怎样扭曲? “我”的独特性恰恰隐藏在人类无法想象的那一部分。我们能够想象的,仅仅是众人身上一致、相同之处。个别的“我”,区别于普遍,因此预先猜不出,估不了,需要在他者身上揭示它,发掘它,征服它。 他迷恋的不是女人,而是每个女人身上无法想象的部分,换句话说,就是使一个女人有别于他者的百万分之一的不同之处。 只有在性上,那百万分之一的不同才显珍贵,因为不是公开就能了解的,而需要去征服。还在半个世纪以前,这种征服需要更多的时间(几个星期,有时甚至是几个月!... (查看原文)
    1回复 4赞 2012-05-12 16:54:14
    —— 引自章节:摘
  • 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查看原文)
    再见小狐狸 4赞 2012-09-27 16:28:05
    —— 引自第17页
  • 爱情故事只发生在做爱之后:她发烧了,他不能像对其他女人那样送她回家。他跪在床头边,冒出一个念头:她是被别人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流送到他身边的。我已经说过,隐喻是危险的。爱由隐喻而起。换言之: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查看原文)
    [已注销] 3赞 2012-12-24 14:31:04
    —— 引自第249页
  • 沉默,象一片云海横在他们中间,随着时间分分秒秒地过去,越来越沉重。他们逃离这片苦海,径直上了床。半夜里他把她叫醒了。她正在哭。 她告诉他:“我被埋掉了,给埋了许久许久。你每周来看我一次,每次你都敲敲坟墓,我就出来了。我眼里都是泥。” 你总是说:“你怎么会看得见的?’你想把我眼里的泥擦掉。” 我总是说:“我还是看不见,我的眼睛已经成了空洞。”“后来有一天,你要去长途旅行。我知道你是同另一个女人一起去的。几个星期过去了,不见你的影子。我害怕同你错过,就不睡觉了。最后,你又敲着坟墓,但是我整整一个月没有睡觉了,已经累坏了。我想我是不能再从那里出来了。我终于又出来的时候,你显得失望。你说我看来不舒服。我感觉得出,我下塌的两颊和紧张的姿态使你觉得多么难看。 “我道歉说,‘对不起,你走以后我没合一下眼。’‘是吗?’你的声音里全是装出来的高兴。‘你需要好好的休息,需要一个月的假期!” “好象我不知道你想的什么!一个月假,意味着你一个月不愿来看我,你有另一个女人。你走了,我又掉进了坟墓。心里完全明白,我又会有不能睡觉的一个月来等着你。你再来的时候,我会更加丑,你会更加失望。” 他从来没听到过比这更令人惨痛的东西,他紧紧搂着她,感到她的身体在颤抖哆嗦。嗦。他想,他再也不能承受这种爱了。 (查看原文)
    重光 3赞 2013-03-09 14:13:51
    —— 引自章节:第五章 轻与重
  • 真正严肃的问题,是孩子能提出来的问题。只有最天真的问题才真正是严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一道令你无路可走的障碍。换言之,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着人类可能性的局限,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 (查看原文)
    熊小y 4赞 2013-04-16 11:53:46
    —— 引自第163页
  • 我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我未曾实现的可能性。我爱所有的主人公,并且所有的主人公都同样地令我恐惧。 (查看原文)
    瘦竹 2回复 4赞 2018-10-23 12:08:14
    —— 引自第263页
  • 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查看原文)
    Euphoria 4赞 2021-07-03 22:08:53
    —— 引自第17页
  • 是我们身下那片空虚里发出的声音,它在引诱我们,迷惑我们;是往下跳的渴望,我们往往为之而后怕,拼命去抗拒这种渴望。 (查看原文)
    AL 3赞 2012-04-22 22:32:00
    —— 引自第73页
  • If rejection and privilege are one and the same, if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blime and the paltry, if the Son of God can undergo judgment for shit, then human existence loses its dimensions and becomes unbearably light. (查看原文)
    xialiyu 3赞 2012-09-01 15:46:43
    —— 引自第118页
  • Kitsch is the absolute denial of shit, in both the literal and the figurative senses of the word; kitsch excludes everything from its purview which is essentially unacceptable in human existence. (查看原文)
    xialiyu 3赞 2012-09-01 15:46:43
    —— 引自第118页
  • Those of us who live in a society where various political tendencies exist side by side and competing influences cancel or limit one another can manage more or less to escape the kitsch inquisition: the individual can preserve his individuality; the artist can create unusual works. But whenever a single political movement corners power, we find ourselves in the realm of totalitarian kitsch. (查看原文)
    xialiyu 3赞 2012-09-01 15:46:43
    —— 引自第118页
  • The true opponent of totalitarian kitsch is the person who asks questions. A question is like a knife that slices through the stage backdrop and gives us a look at what lies hidden behind it. (查看原文)
    xialiyu 3赞 2012-09-01 15:46:43
    —— 引自第118页
  • No matter how we scorn it, kitsch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human condition; and anyone worried about losing face must remain faithful to the purity of his own kitsch. (查看原文)
    xialiyu 3赞 2012-09-01 15:46:43
    —— 引自第118页
  • 一旦她的爱被公开,爱便沉重起来,成为了一个包袱。萨宾娜一想到这点就畏缩不前。 (查看原文)
    大猫 2赞 2012-10-20 11:53:39
    —— 引自第1191页
  • 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 在被遗忘以前,我们会变得媚俗。媚俗,是存在与遗忘之间的中转站。 (查看原文)
    尔尔 2赞 2012-10-24 23:50:17
    —— 引自第335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304 305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