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原子理论和自然的描述
作者原序
1961年重印本序
绪论
量子理论和力学
量子公设和原子理论的晚近发展
作用量子和自然的描述
原子理论和描述自然所依据的基本原理
第二卷 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1932-1957年)
原序
引言
光和生命
(1932年8月在哥本哈根国际光疗学会议开幕式上的演讲,刊于Nature,131,421(1933)。)
生物学和原子物理学
(1937年10月在波洛尼亚纪念路·伽瓦尼的物理学和生物学会议上的演讲。)
自然哲学和人类文化
(在哥本哈根人类学和人种学国际会议上的演讲,1938年8月在爱耳辛诺的克伦堡宫中的一次会议上发表,刊于Nature,143,268(1930)。)
就原子物理学中的认识论问题和爱因斯坦进行的商榷
(为《阿耳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一科学家》一书而作,“当代哲学丛书”,Inc.Evanston,Illinois,Vol.7,p.199)。
知识的统一性
(1954年10月在纽约纪念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周年的一次集会上的演讲,刊于《知识的统一性》一书,Doubleday and Co.New York,1955,p.47。)
原子和人类知识
(1955年10月在哥本哈根丹麦王国科学院的一次会议上的演讲。)
物理科学和生命问题
(脱稿于1957年,根据1949年2月在哥本哈根丹麦医学会召开的一次纪念斯提诺的集会上的演讲改写而成。)
第三卷 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论文续编(1958-1962年)
原编者序
量子物理学和哲学--因果性和互补性
(为R.科里班斯基所编《世纪中叶的哲学》一书而作Philosophy in the Mid-Century,La Nuova Italia Editrice,Florence,1958)。
人类知识的统一性
(1960年10月,应欧洲文化基金会(La Fondation Europ6enne de la cultlife)的邀请在哥本哈根的一次会议上发表的演讲。)
各门科学间的联系
(1960年8月,在哥本哈根国际制药学会议上的演讲。)
再论光和生命
(1962年6月,在科隆实验遗传学研究所的开幕式上的演讲,未完成稿。)
1958年度卢瑟福纪念演讲--关于原子核科学的奠基人和以他的工作为基础的若干发展的一些回忆
(1958年11月在伦敦物理学会的一次集会上的演讲,1961年完成增订稿。原载《物理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Physical Socie ty),78,1961。)
量子力学的创立
(为《沃尔纳·海森伯和当代物理学》一书而作,Werner Heisenbergund die Physik unseret'Zeit,Verlag Vieweg Lmd S0hn,Braunsch weig,1961。)
索耳威会议和量子物理学的发展
(1961年10月在布鲁塞尔第十二届索耳威会议上的演讲。载于《量子场论》一书,La Theorie Quantique des Champs,Interscience Publishers,New York,1962。)
附录 尼耳斯·玻尔年谱简编
· · · · · · (
收起)
0 有用 东东的Easter 2018-09-26 23:47:56
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历年关于物理学的概论、认识问题等科普文章、演讲的汇编,本书有三编,其中第二遍中的《就原子物理学中的认识论问题和爱因斯坦进行的商榷》最重要,因为这篇论文比较系统的反驳了erp理论。其他文章基本上是一些物理科普和对生命科学发展的设想。
1 有用 福禄寿喜九段 2018-07-02 23:15:02
非常棒,而且翻译是非常棒的物理学家
0 有用 十步 2009-05-06 10:36:04
量子哲学之经典
0 有用 ..[(|Φ|)]. 2021-05-29 21:33:19
波尔是哥本哈根量子论代表人物,而概率幅的量子态解释是现代量子力学的正线。该书可以说更多的是历史价值,欧美物理圈子当时都是如何提出建立量子力学的。另外,波尔提出了与因果论对应的互补论,以来调和物理界各种现象间的逻辑佯缪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这其实是一个不是很完备但我认为很重要的论点。
2 有用 非虛構 2022-05-24 08:49:07
#購於三聯韜奮# 20 世紀上半葉,愛因斯坦用相對論描述了空間和時間的運作方式,而玻爾和他年輕的門徒們則用系列方程捕捉到了物質奇怪的量子特性。20世紀下半葉,物理學家們在此基礎上,把這兩個新理論廣泛應用在了自然界的各個領域:從宏觀世界的宇宙構造,到微觀世界的基本粒子。愛因斯坦去世的時侯,玻爾——他最強勁的對手——表達了對他的敬仰之情,感人至深。幾年後,當玻爾也去世的時候,有人拍下了他書房黑板的照... #購於三聯韜奮# 20 世紀上半葉,愛因斯坦用相對論描述了空間和時間的運作方式,而玻爾和他年輕的門徒們則用系列方程捕捉到了物質奇怪的量子特性。20世紀下半葉,物理學家們在此基礎上,把這兩個新理論廣泛應用在了自然界的各個領域:從宏觀世界的宇宙構造,到微觀世界的基本粒子。愛因斯坦去世的時侯,玻爾——他最強勁的對手——表達了對他的敬仰之情,感人至深。幾年後,當玻爾也去世的時候,有人拍下了他書房黑板的照片。黑板上畫著一幅圖,是愛因斯坦思想實驗中那個「充滿光的盒子」。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在挑戰自己,仍然想要知道得更多。直到最後一刻,他仍未停止懷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