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哲学 短评

热门
  • 7 Sarcophagus 2017-04-17 20:08:46

    1898-1911发表于《形而上学与道德评论》《法国哲学协会通报》上的四篇文章。译者当时尚缺乏翻译经验,据说所据英译本也不可信,锅各背一半吧。

  • 2 蜘蛛爱飘 2009-05-27 15:56:13

    只把社会当做具有生命功能的有机体只能削弱社会本身。因为这个有机体更具有一种由集体理想构造而成的灵魂。

  • 0 南池子 2016-02-10 18:55:04

    道德的可求性

  • 0 linthorxiao 2008-05-30 19:22:12

    很抽象,看到第四部分才有一点点共鸣。

  • 0 magnus 2014-05-27 22:15:02

    继承古典正统的建构派对个人主义功利派的鄙视真是毫无掩饰

  • 0 Sylvia 2009-11-18 17:52:35

    经典著作怎能不读

  • 0 是因 2009-11-20 20:03:06

    继续和康德纠结

  • 0 I 2012-11-08 11:05:00

    中译参照的英译,翻译的非常糟糕。这么重要的书……

  • 0 依依 2009-08-17 11:35:34

    功力太浅 没有看懂~~~不知道在讲什么

  • 0 Pint 2011-03-24 18:41:02

    好吧 我没看太懂

  • 0 林中路 2019-06-03 18:39:07

    这个翻译是真的不行

  • 0 子不语 2021-11-09 15:11:55

    基本可以称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史前史,阐述了主要的观点和方法论

  • 0 青上有鸢 2022-01-10 12:10:02

    本书是四篇论文的合集,鲜明体现了涂尔干社会实在论的中心思想。从个体表现到集体表现,其反驳了个体心理学和还原论的观点,提出集体心理学的构想(很难不想到后来居上的社会心理学);对道德事实的确定,延续了其一贯的风格,即归纳外在的共有特征得出定义,并区别于其他社会事实,其中对义务和善的讨论不妨与《道德教育》相联系;答复异议一章是涂对其他学者批评的回应,但缺少前后文语境而稍显杂乱;最后的章节对价值判断和实在判断做了区分,两者虽侧重在事物与理想关系的不同面向上,却皆依据着既存的事实,因而也无碍于达成具有统一性的和谐。

  • 0 石席 2022-05-14 21:25:37

    应属涂尔干比较重要的文本了,尤其是前两篇里他对还原论和个体心理学的批评是呈现得很清楚的,在此基础上引出了在社会层面研究社会事实的意义。到了“道德事实的确定”一章里,则基本上把他关于社会和社会事实的基本观点讲出来了。不甚满意的地方是答复一章缺少相应的语境,理解起来需要费些功夫。另外,涂尔干为什么要讲价值判断与实在判断?是在回应韦伯吗?但绕来绕去又要回到对康德的批判,暂且留个疑问在这里吧。

  • 0 电子厂批发废料 2025-05-24 21:01:38 福建

    《道德事实的确定》:(1)道德实在的强制性(消极的和积极的)与可求性(幸福论),从责任到欲望。(2)社会-道德-宗教,三位一体,取代康德的上帝,“上帝不过是社会的变形和象征性的表达。(3)“社会是一切道德生活的目的”:社会既内在于个人,也超越于人;社会具有道德权威的全部特征,强制人们遵从。(4)道德与个人:个人的道德判断何以可能?是否意味着完全听从社会?——源于“道德科学”,在道德败坏的时代,道德科学帮助我们脱身。

  • 0 张茶客 2021-03-02 19:15:32

    《个人表象与集体表象》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