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其实李银河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中介,向我们介绍福柯的思想,萨德、马索克的思想,弗洛伊德的思想。这本书由于采用了大量的个案,难免有资料堆积的弊病。对于虐恋现象放大得有些不能令人信服,但对于其产生的原因,其社会学意义等问题的讨论却只是浮泛。李银河这部作品最大的意义其实并不是它的研究成果,而是它所呈现的直白的态度,鼓励人们抛掉文化包袱,弃绝成见。毕竟,人们对于虐恋的态度是一种“快乐的选择”,正如李银河所说,这是一种人们在吃饱穿暖传宗接代之外对性快乐的要求,中国人愿意有选择性活动方式的自由,也喜欢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趣、更快乐一些。
入门科普,就这一点来说意义重大。脱离繁殖的浪漫化性行为本身是一种高雅的消遣行为。是心理生理的双重满足。
看了《O娘的故事》观后感:1、所谓优雅是对生命的压榨。暴发户学优雅,是求受虐而不得。2、看一切镯子手链都像是受虐者的宣言。3、亲们想拔草“优雅”和“首饰”吗?来看这本书吧。
虐恋比同性恋更边缘,更得不到理解,更别说宽容了。是不是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看了这本书可以理解为什么李银河在中国遭受那么多的非议。因为东亚社会对女性比对男性苛刻的多。同样的事件,优秀作家在作品里谈论性。在王小波身上是超前。在李银河身上是不知羞耻。摘录一句:每当忆及,仍克制不住性欲的冲动。
看得略有不爽的一本书。书中所展示的很多理论几乎完全从个案出发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验证自己的观点而建构出一套理论和弗洛伊德又有什么区别呢?人家弗洛伊德还试图解决问题呢这些理论家呢好像把一切解构了把一切归咎于父权了然后去推动她们那些完全不考虑实际的极端思想就成功了一样...
99年读大学,人手一册,还有《同性恋亚文化》,就是那时开始读王小波的,很多人是通过王小波认识到李银河,而我是通过李银河认识到王小波的
可能是因为当时很难对我国虐恋群体进行调查,本书非常学术化的介绍了大篇幅的外国理论,却缺少实例支撑。正如耽美和同性恋几乎是割裂的两个世界,靠sm文学想必也很难了解真实的虐恋。虽然作者一直在强调自愿是sm最基本的原则,但虐恋成因那一章似乎混淆了“喜欢被虐待”和“喜欢想象被虐待”的区别。读完这本书我依然困惑的是:1.是因为真实的sm由于法律和道德无法实现,人们才会用退而求其次进行游戏式的sm吗?2.sm是一次游戏,还是一段关系?情侣之间的sm会影响到日常交往的双方地位吗?同性恋群体一直极力把同性恋从行为变成一种身份,而sm群体则极力把sm从身份变成行为。但sm似乎不是可以学习掌握的技能。无法从中获得乐趣之人,大概都会一方面为自己不属于小众的群体而庆幸,一方面又为自己无法体验这种隐秘的极乐而惋惜。
边看边乐啊我真不严肃。
可以作为SM心理学方面的入门读物,比较独特~~第一章虐恋亚文化和第四章虐恋成因不错~~第二章虐恋个案太简略,居然有人看《汤姆叔叔的小屋》也会勃起。。。文学感受力和想象力都太强了吧。。。在虐恋者眼中,性的真正本质就是征服与臣服~~而虐恋者往往便是脑内安多酚的奴隶。。。
因为《正常人》中的玛丽安才去读的,才知道玛丽安的受虐倾向属于社会性,而非虐恋性质。很受教育和启发,自己读之前对“虐恋”这个词所有的望文生义和想当然几乎都是错的。书末提出的虐恋对于性行为中想象力的丰富和创造性的发挥,某种程度上的确说服了我。为什么在任何领域中,想象力和创造性都是可贵的、值得赞赏的,唯独在性的领域却不为人所接受呢?如果有人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这样的性行为,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是值得高兴的事!
“性交形式无论怎样变化,也只是一种动作而已,而虐恋活动却是戏剧。”读到这一句我突然为我没有虐恋的天赋而感到些许遗憾。
麦当娜:虐待和虐恋区别在有无责任心。虐恋的定义就是你让某人伤害你,而你知道他绝不会伤害你。他们是互相选择的,有一种不言自明的合约存在于他们之间,一种下意识的约定。我甚至认为虐恋与性无关,我想它与权力有关,是为权力而展开的斗争。虐恋可以包括性的内容,但不是必须包括性。它是精神之旅。
资料挺全的 具体逻辑还得自己思考 写清楚了一点 虐恋行为充满诗意和幻想 是有创造力的成年人之间的仪式 延伸了性活动的边界 性行为不一定要有生殖器 某种意义上是非常升华的感情 因为只有对彼此非常信任的人才会去尝试
李银河更多是作为一个面对现象发出声音的观察者,这本书也更像是记录现象的生成,要谨慎的读而切忌妄作联系
虐恋文化入门,重要的观点是围绕虐恋与政治立场,以及虐恋与性解放。收集了关于虐恋的心理学、社会学的不同观点,有助于了解虐恋仪式性、等待和统治力羞辱感转换的过程。
不知怎么觉得有些粗糙。最大的价值或在敢为人先。
三年之前看的了,感觉很一般。毕竟虐恋不像性行为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而作者显然处于旁观者的角度在看待这个问题,感觉并不深入
材料蛮好,文笔太差。我不怪你,无奈审查。
安全,清醒,自愿。统治-屈从,痛感-快感,精神性,仪式感,宗教本能,权力游戏
> 虐恋亚文化
331 有用 孙道德 2014-06-25 09:23:30
其实李银河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中介,向我们介绍福柯的思想,萨德、马索克的思想,弗洛伊德的思想。这本书由于采用了大量的个案,难免有资料堆积的弊病。对于虐恋现象放大得有些不能令人信服,但对于其产生的原因,其社会学意义等问题的讨论却只是浮泛。李银河这部作品最大的意义其实并不是它的研究成果,而是它所呈现的直白的态度,鼓励人们抛掉文化包袱,弃绝成见。毕竟,人们对于虐恋的态度是一种“快乐的选择”,正如李银河所说,这是一种人们在吃饱穿暖传宗接代之外对性快乐的要求,中国人愿意有选择性活动方式的自由,也喜欢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趣、更快乐一些。
238 有用 海中月 2017-09-22 18:46:43
入门科普,就这一点来说意义重大。脱离繁殖的浪漫化性行为本身是一种高雅的消遣行为。是心理生理的双重满足。
86 有用 R. 2012-08-07 21:56:53
看了《O娘的故事》观后感:1、所谓优雅是对生命的压榨。暴发户学优雅,是求受虐而不得。2、看一切镯子手链都像是受虐者的宣言。3、亲们想拔草“优雅”和“首饰”吗?来看这本书吧。
66 有用 刀疤猫 2011-05-31 23:48:14
虐恋比同性恋更边缘,更得不到理解,更别说宽容了。是不是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40 有用 杀马特玲子 2019-06-03 22:56:03
看了这本书可以理解为什么李银河在中国遭受那么多的非议。因为东亚社会对女性比对男性苛刻的多。同样的事件,优秀作家在作品里谈论性。在王小波身上是超前。在李银河身上是不知羞耻。摘录一句:每当忆及,仍克制不住性欲的冲动。
25 有用 [已注销] 2012-07-21 16:40:26
看得略有不爽的一本书。书中所展示的很多理论几乎完全从个案出发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验证自己的观点而建构出一套理论和弗洛伊德又有什么区别呢?人家弗洛伊德还试图解决问题呢这些理论家呢好像把一切解构了把一切归咎于父权了然后去推动她们那些完全不考虑实际的极端思想就成功了一样...
22 有用 城市中的乡绅 2012-12-21 19:08:54
99年读大学,人手一册,还有《同性恋亚文化》,就是那时开始读王小波的,很多人是通过王小波认识到李银河,而我是通过李银河认识到王小波的
25 有用 勾陈 2019-07-03 22:43:34
可能是因为当时很难对我国虐恋群体进行调查,本书非常学术化的介绍了大篇幅的外国理论,却缺少实例支撑。正如耽美和同性恋几乎是割裂的两个世界,靠sm文学想必也很难了解真实的虐恋。虽然作者一直在强调自愿是sm最基本的原则,但虐恋成因那一章似乎混淆了“喜欢被虐待”和“喜欢想象被虐待”的区别。读完这本书我依然困惑的是:1.是因为真实的sm由于法律和道德无法实现,人们才会用退而求其次进行游戏式的sm吗?2.sm是一次游戏,还是一段关系?情侣之间的sm会影响到日常交往的双方地位吗?同性恋群体一直极力把同性恋从行为变成一种身份,而sm群体则极力把sm从身份变成行为。但sm似乎不是可以学习掌握的技能。无法从中获得乐趣之人,大概都会一方面为自己不属于小众的群体而庆幸,一方面又为自己无法体验这种隐秘的极乐而惋惜。
7 有用 琦殿 2011-09-21 19:31:12
边看边乐啊我真不严肃。
10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13-06-22 12:13:34
可以作为SM心理学方面的入门读物,比较独特~~第一章虐恋亚文化和第四章虐恋成因不错~~第二章虐恋个案太简略,居然有人看《汤姆叔叔的小屋》也会勃起。。。文学感受力和想象力都太强了吧。。。在虐恋者眼中,性的真正本质就是征服与臣服~~而虐恋者往往便是脑内安多酚的奴隶。。。
10 有用 导岛 2021-03-22 20:36:14
因为《正常人》中的玛丽安才去读的,才知道玛丽安的受虐倾向属于社会性,而非虐恋性质。很受教育和启发,自己读之前对“虐恋”这个词所有的望文生义和想当然几乎都是错的。书末提出的虐恋对于性行为中想象力的丰富和创造性的发挥,某种程度上的确说服了我。为什么在任何领域中,想象力和创造性都是可贵的、值得赞赏的,唯独在性的领域却不为人所接受呢?如果有人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这样的性行为,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是值得高兴的事!
19 有用 卡比momo 2020-05-08 15:53:00
“性交形式无论怎样变化,也只是一种动作而已,而虐恋活动却是戏剧。”读到这一句我突然为我没有虐恋的天赋而感到些许遗憾。
14 有用 非虛構 2017-10-27 07:34:53
麦当娜:虐待和虐恋区别在有无责任心。虐恋的定义就是你让某人伤害你,而你知道他绝不会伤害你。他们是互相选择的,有一种不言自明的合约存在于他们之间,一种下意识的约定。我甚至认为虐恋与性无关,我想它与权力有关,是为权力而展开的斗争。虐恋可以包括性的内容,但不是必须包括性。它是精神之旅。
9 有用 柴斯卡 2016-11-20 13:54:52
资料挺全的 具体逻辑还得自己思考 写清楚了一点 虐恋行为充满诗意和幻想 是有创造力的成年人之间的仪式 延伸了性活动的边界 性行为不一定要有生殖器 某种意义上是非常升华的感情 因为只有对彼此非常信任的人才会去尝试
15 有用 ffffpq 2011-06-15 10:28:19
李银河更多是作为一个面对现象发出声音的观察者,这本书也更像是记录现象的生成,要谨慎的读而切忌妄作联系
8 有用 熊大茸 2017-08-24 08:36:32
虐恋文化入门,重要的观点是围绕虐恋与政治立场,以及虐恋与性解放。收集了关于虐恋的心理学、社会学的不同观点,有助于了解虐恋仪式性、等待和统治力羞辱感转换的过程。
11 有用 南瓜扶手 2009-06-28 17:43:39
不知怎么觉得有些粗糙。最大的价值或在敢为人先。
5 有用 ♥. Paris 2012-05-01 17:51:37
三年之前看的了,感觉很一般。毕竟虐恋不像性行为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而作者显然处于旁观者的角度在看待这个问题,感觉并不深入
5 有用 夏言 2010-11-23 00:18:15
材料蛮好,文笔太差。我不怪你,无奈审查。
8 有用 滕子京 2012-01-16 12:27:52
安全,清醒,自愿。统治-屈从,痛感-快感,精神性,仪式感,宗教本能,权力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