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论概略》的原文摘录

  • 不论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社会上下愚和上智的人都很少,大多数是处于智愚之间,与世浮沉,庸庸碌碌,随声附和以终其一生的。这样的人就叫做普通人。所谓舆论就是在他们之间产生的。这种人只是反映当时的情况,既不能回顾过去而有所反对,也不能对未来抱有远见,好像永远停滞不前似的。可是,如今竟有人因为这种人在社会上占大多数,说是众口难拗,于是便根据他们的见解,把社会上的议论划出一条线,如果有人稍微超出这条线,就认为是异端邪说,一定要把它压入这条线内,是社会上的议论变成清一色,这究竟是什么用意呢?这未免太没有头脑了。自古以来一切文明的进步,最初无一不是从所谓异端邪说开始的。 (查看原文)
    肜兒 1回复 6赞 2012-08-13 22:18:59
    —— 引自第13页
  • 半开化的国家在汲取外国文明时,当然要取捨适宜,但是文明有两个方面,即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精神。外在的文明易取,内在的文明难求。谋求一国的文明,应该先攻其难而取其易,随着攻取难者的程度,仔细估量其深浅,然后适当地采取易者以适应其深浅的程度。假如把次序颠倒过来,在未得到难者之前先取其易,不但不起作用,往往反而有害。所谓外在的文明,是指从衣服敛食器械居室以至于政令法律等耳所能闻目所能见的事物而言。如果仅以这种外在的事物当作文明,当然是应该按照本国的人情风俗来加以取捨。西洋各国即使国境毗连,其情况也互有差异,何况远离在东方的亚洲国家,怎么可以全盘效法西洋呢?即使仿效了,也不能算是文明。例如,近来我国在衣、食、住方面所流行的西洋方式,这能说是文明的象征吗?遇到剪鬓男子,就应该称他为文明人吗?看到吃肉者,就应该称他为开化的人吗?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 究竟所谓文明的精神是什么呢,这就是人民的“风气”。这个风气,既不能出售也不能购买,更不是人力所能一下子制造出来的,它虽然普遍渗透于全国人民之间、广泛表境于各种事物之上,但是既不能以目窥其形状,也就很难察知其所在。 …………………… 所以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体。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来似乎容易,实际上此路不通,恰如立于墙壁之前寸步难移,不是踌躇不前,就是想前进一寸,反而后退一尺。 …………………… 不论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民,凡是迷惑于旧习的,一定喜欢夸耀他们的历史如何古老悠久,历史越久,就越加珍视,恰如古玩家珍爱古董一般。 …………………… 世上的事物,并非因为陈旧古老就有价值。 (查看原文)
    肜兒 5赞 2012-08-14 01:12:05
    —— 引自章节:第二章 以西洋文明为目标
  • “”见识肤浅的人,还未能达到议论的出发点就想驳斥对方的主张...... 所谓社会上的普通人,只能提出普通的论调,其见解亦极肤浅,不能明了议论的根本出发点,遂然听到高深的言论,反而迷失了方向,社会这种事比比皆是。 任何时代,社会上下愚和上智的人都很少,大多数是处于智愚之间,与世浮沉,庸庸碌碌,随声附和而终其一生的。“” (查看原文)
    Morningside 3赞 2017-02-08 10:15:09
    —— 引自第6页
  • 外在的文明(衣服饮食器械居室以至于政令法律)易取,内在的文明(人民的“风气”,“时势”,“人心”,“国情”)难求。但应先难后易。文明的真谛在于使天赋的身心才能得以发挥尽致。 改变风气的唯一方法:顺应人民天性,消除弊害,排除障碍,使全体人民的智徳自然发展,使其见解自然达到高尚的地步。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妨碍专制的不是别的,很明显在于百家争鸣必然要产生自由的因素。假如只有一个学说,无论这个学说的性质怎样纯粹善良,也绝不能有此产生自由的风气。自由的风气只有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之中才能存生。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唯一任务:保卫国体(不丧失日本人对于国家的政权)。为此必须汲取西洋的文明精神。 政府的“实威”与“虚威”。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文明就是指人的安乐和精神的进步。但是,人的安乐和精神进步是依靠人的智徳而取得的。因此,归根结底,文明可以说是人类智徳的进步。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老爷子认为君臣之义等一些历史遗留是完全偶发的。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不能光看一个方面的体制如何,就判断文明的实质。如不影响大局,可以不改。 为了达到文明的目的,不得不采取种种措施,经过千万次试验,才得到一些进步。所以人的思想不可偏执,必须气量宽宏。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评论政治的好坏,应从衡量它的国民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来决定。……如果文明真的达到了顶峰,不就无论什么政府都等于废物了吗?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文明不能从个人来论定,应当从全国情况来考察。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古来英雄豪杰并非用自己的智术提高了人民的智徳,只不过是没有阻碍人民智徳的进步罢了。因此,切不可把人划分为智愚上下,而以智者自居。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将孔孟之政治哲学与政治家的事业进行了区分。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还会有十个华盛顿出现……美国人民必然要独立的。这完全在于一国人民的精神力量。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政府失策的原因,常常是由于寡不敌众。所以行政效率不高,不是二三官员的罪过,而是群众舆论的过错。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政府的作用,譬如外科手术,学者的理论,譬如养生方法。经常注意观察世界形势,为应付未来做好准备,或促其实现,或防患于未然,都是学者的职责。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所以力量不能由人数多寡来决定,应按照所举之物的轻重和人数的比例来决定。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私德/私智/公德/公智的概念。智的作用重(本阶段本国)而广(公共性),德的作用轻而狭。强调结合的智徳。智慧的作用是对德行加工,而扩大德行影响的领域。 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毫无顾虑地和盘托出,至于对与不对,可以一任他人的判断。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文明与否是不能单纯以坏人的多寡来判断的。同时也可以证明,文明的根本并不在于私德一方面。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 ……然而,现在却只教人以私德,使万物之灵的人类,仅仅努力避免这种非人的不道德行为,并且以避免这种行为当作人生的最高准则,企图只用这种德教来笼络天下人心,反而使人们天赋的智力衰退,这种行为就是蔑视人,压制人,从而阻碍人的天性的发展。 (查看原文)
    安第斯享福驼 1赞 2018-09-07 17:48:32
    —— 引自第1页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