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总是处在变局之中,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也不比对当下悲观惊惶
看多了“数目字”,还是有点烦的。
黄仁宇治史原则:“写中国历史,尤其对付传统中国,不应当先带批评态度,因为那样(便)有一种要求历史‘应当如是发生’的成见,我们务必先穷究历史‘何以’如是发生。循着这原则,现代社会科学分科的办法只能在写出历史之轮廓构画已成之后引用,不能在以前引用。因为这些分科办法已是欧美社会业已现代化之后的产物。假使我们依靠它们作出发点,仍脱离不了历史‘应当如是’衍进的窠臼。”——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国民缺乏教育、财政左支右绌、官僚贪腐和效率低下、蒋介石做不了毛泽东,等等,都有其历史上的逻辑。不过,黄仁宇赋予历史逻辑的另一极端,则是在“制造上层与下层机构及其沟通交流”的名目下,把土改、文革合理化了。“大历史”观的缺陷,则正是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在《历史的辉格解释》中所提示的陷阱:我们常常倒果为因,赋以历史以这种清晰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开篇的日记《拉板追击战》,比那些虚构的战争小说朴实太多、真实太多,也就别有一番心酸于其中漫延。
本书既是黄仁宇的回忆片段,也是他历史著作的片段,再加上一些旅行的游记,构成这部书。我们不能将这本书视作著作,将他视作黄仁宇的散文集就够了。
看完此书而知黄仁宇的历史写作何以多叙述而少分析:他叙事能力太出色了。
迷人的散文集。文笔不错,虽然观点已经基本都看过了。
书名完美地概括了内容……多数文章都是1990年前后发表的,就像看着一个七旬长者在地北天南着东拉西扯,有近半数涉及到黄先生的军旅生活,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他的特殊经历与他后来所做的学问之间的联系。
回忆部分尚可,特别是对中国现代历史人物的分析很有新意。而对古代和外国历史人物的讲述分析显得啰嗦有余,汉语的使用多了些“洋阻”,不是很习惯。
各种,杂
像是日记的综合。
一些零零碎碎的回忆,Ray Huang少年也是一腔报国热情,投考黄埔军校,参加远征军,投笔从戎复又学史。那一代人,不是做单纯的学者,都是被具体又宏阔的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牵引着走。梁漱溟如此,黄仁宇也如此。
让我知道了一个不一样的历史。
平淡中才是历史。
一系
晦涩无味
15书23。黄仁宇先生的书,俺看了不少,有的还反复读,他的大历史观、数目字管理、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等睿见,俺很赞同。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带着道德好恶、意识形态神马滴眼镜看历史、评人物,是最愚蠢的。此书文字很杂,但很有味道,不是坐书斋的书呆子能写出来的。
黄老爷子的文字很耐看啊
看过已经很多年。喜欢黄仁宇。
已购买。
> 地北天南叙古今
4 有用 夏天 2010-10-12 13:29:26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总是处在变局之中,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也不比对当下悲观惊惶
3 有用 大头绿豆 2005-04-28 18:39:42
看多了“数目字”,还是有点烦的。
3 有用 虾米 2019-02-11 10:38:36
黄仁宇治史原则:“写中国历史,尤其对付传统中国,不应当先带批评态度,因为那样(便)有一种要求历史‘应当如是发生’的成见,我们务必先穷究历史‘何以’如是发生。循着这原则,现代社会科学分科的办法只能在写出历史之轮廓构画已成之后引用,不能在以前引用。因为这些分科办法已是欧美社会业已现代化之后的产物。假使我们依靠它们作出发点,仍脱离不了历史‘应当如是’衍进的窠臼。”——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国民缺乏教育、财政左支右绌、官僚贪腐和效率低下、蒋介石做不了毛泽东,等等,都有其历史上的逻辑。不过,黄仁宇赋予历史逻辑的另一极端,则是在“制造上层与下层机构及其沟通交流”的名目下,把土改、文革合理化了。“大历史”观的缺陷,则正是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在《历史的辉格解释》中所提示的陷阱:我们常常倒果为因,赋以历史以这种清晰
2 有用 亲爱的猥琐猪 2011-07-22 10:24:06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开篇的日记《拉板追击战》,比那些虚构的战争小说朴实太多、真实太多,也就别有一番心酸于其中漫延。
1 有用 愚公∞ 2013-12-29 11:50:57
本书既是黄仁宇的回忆片段,也是他历史著作的片段,再加上一些旅行的游记,构成这部书。我们不能将这本书视作著作,将他视作黄仁宇的散文集就够了。
0 有用 欧宁 2013-07-12 19:27:18
看完此书而知黄仁宇的历史写作何以多叙述而少分析:他叙事能力太出色了。
0 有用 半岛peninsula 2014-02-24 12:37:02
迷人的散文集。文笔不错,虽然观点已经基本都看过了。
0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4-06-01 22:20:18
书名完美地概括了内容……多数文章都是1990年前后发表的,就像看着一个七旬长者在地北天南着东拉西扯,有近半数涉及到黄先生的军旅生活,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他的特殊经历与他后来所做的学问之间的联系。
0 有用 small脉望 2012-01-15 18:23:56
回忆部分尚可,特别是对中国现代历史人物的分析很有新意。而对古代和外国历史人物的讲述分析显得啰嗦有余,汉语的使用多了些“洋阻”,不是很习惯。
0 有用 skaar 2009-11-27 14:30:20
各种,杂
0 有用 東柏林地下黨 2010-03-04 23:22:04
像是日记的综合。
0 有用 江有汜 2016-06-29 17:13:57
一些零零碎碎的回忆,Ray Huang少年也是一腔报国热情,投考黄埔军校,参加远征军,投笔从戎复又学史。那一代人,不是做单纯的学者,都是被具体又宏阔的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牵引着走。梁漱溟如此,黄仁宇也如此。
0 有用 学而时习之 2008-07-26 22:07:59
让我知道了一个不一样的历史。
0 有用 哀骀它 2009-04-02 12:21:43
平淡中才是历史。
0 有用 Rhinover 2009-02-01 13:44:42
一系
0 有用 熙寧 2005-09-01 15:33:21
晦涩无味
0 有用 昵称 2015-02-26 11:25:11
15书23。黄仁宇先生的书,俺看了不少,有的还反复读,他的大历史观、数目字管理、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等睿见,俺很赞同。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带着道德好恶、意识形态神马滴眼镜看历史、评人物,是最愚蠢的。此书文字很杂,但很有味道,不是坐书斋的书呆子能写出来的。
0 有用 Robert 2009-12-21 12:05:56
黄老爷子的文字很耐看啊
0 有用 乡村生活 2009-10-26 11:32:38
看过已经很多年。喜欢黄仁宇。
0 有用 繁花 2010-06-05 15:15:20
已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