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 短评

热门 最新
  • 47 陈美芳˙Ꙫ˙ 2013-11-27 22:48:10

    为西方人 也为中国人 提供另一个不错的视角。不过有几处明显的错误:P8 “中国始终维持一个政治统一体” 其实分分合合好多次;P11 “西北似乎从未生长过森林” 其实直到唐代河西走廊戈壁滩都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P44 “只有有钱家庭的青年始能进入(科举)考场” 其实三代之内未有功名的考生非常多;P207 “袁世凯立即下手将他(宋教仁)暗杀” 虽然大家都觉得是袁幕后指使 但并不能明确结案为袁所为

  • 20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5-08-25 23:23:44

    大概基本主旨跟费正清版的剑桥中国史没有太多出入吧……“美国”与“中国”在这本书里所占比重并不像标题呈现的那样对等,中显而美隐,且美国人典型的自大病在费正清那里一直受到警惕,故本书可看作费正清的中国观念的展示,他着墨最多的仍然是最感兴趣的20世纪中国历史,尽管许多人攻击他立场亲共,可看过全书之后我并没有这种感觉。他充其量是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智囊团成员罢了,毕竟还是学者本色。

  • 14 月眠 2009-11-19 10:32:25

    读高中时,历史老师口中常提及的人物,一直以为是中国人。。。

  • 7 Jeanne d'Hsiu 2018-06-06 00:26:38

    1流畅易读,费正清功力可见一斑。 2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不错,以外国人的视角看待中国古代史(比如没有认可夏王朝的存在),但也有些史实小错误(比如明第二位皇帝是建文,而作者却写成了朱棣)。第二部分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个人认为这一部分非常平淡无味。第三部分为本书精华,很多论点一刀见血,值得细读 3本书题名为《美国与中国》,但讲美国的不是少,而是非常少 4为费正清正名,评论区有人指责其政治立场亲共。其他书我不说,但在本书,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在近代部分,作者对国共美三方都并无明显的溢美。而在第三部分,作者对中共的一些叙述,甚至可以说是反共的,按照现在的环境,能不能出版都是大问题,何来亲共之说。 5费正清晚年一定程度转变了学术思想,所以在本书的近代部分,并没有太明显感受到“冲击–反应”论

  • 8 南方的北瓜 2018-09-04 00:08:53

    从美国人的视角看待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相对而言是比较客观而公正的。因为是大历史叙述,许多有争议地方的史论颇显武断,如宋教仁案、三年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另外费正清在列举文革期间数据的时候有粉饰文革的嫌疑,这一点我是不认同的。文革就是一场如官方所言的彻彻底底的动乱,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另外,主观上阐述了美国人对于自由中国的复杂矛盾的心情。

  • 2 黄金左脚撑小兵 2011-08-19 13:05:22

    费正清似乎没有像柯文说得非常“西方中心论”,迷信冲击反应。他还是比较强调本土因素的。不过这也许是费正清思想调整后,作了改版。此书翻译还好,可惜海外汉学家基本上名字都不对,译者就不能翻一下字典么

  • 2 168 Hours 2014-11-01 18:10:02

    和作者那本《中国:传统与变迁》比起来,更有一丝费氏中国通史的味道。当然这个读本看上去还是相当熟悉的,基本现在广为宣传的都是费正清的中国视角和思路,即便它也相当的过时。

  • 2 恪彥 2011-03-06 20:01:14

    读起来很畅快.

  • 5 J 2011-06-07 09:15:41

    一本浓缩中国史,一架巨型机器的说明书,以一外人眼光对中国社会上上下下的组织与权力结构原理做出阐述,很历史唯物主义。开头的俯瞰式分块阐述与建国后思想改造生产线部分描述尤其精彩。

  • 1 沙砾于飞 2007-01-15 11:52:01

    大家手笔,后半部分略有失真。

  • 1 胖丁 2013-02-08 12:37:42

    我对1922-27,27-37的中国史还是很模糊,但又很感兴趣。

  • 2 水口琢磨 2012-03-02 21:11:35

    应该高中或是大学时候读的,真后悔当时都把时间浪费了

  • 1 咩咩咩 2015-09-05 17:01:48

    内容四星,费正清的地位加一星。身在庐山外,举首望庐山,当代中国研究的许多议题都可在本书中窥见端倪。

  • 1 不过如北 2012-05-01 12:24:00

    More of an introduction to China for American decision makers than a China-US comparison. Poor translation.

  • 1 王村长 2006-11-20 15:24:35

    好书.极力推荐.我看的是一九七一的版本.

  • 0 苏格拉底大王 2008-09-25 19:20:20

    没读完,较为客观,好读,但没读完

  • 1 hibernate 2020-11-09 08:23:05

    个人感受对于十九世纪以前中国的描述,好于对于近代中国的看法和美国对于中国政策的反思。中国与西方相比,更倾向于服从而不是改变自然。因为商业与官无从分开,从来没有形成真正的资产阶级。统治者需有德,作为统治的伦理基础。对于庶民则用惩罚而非道德制约。中国的个人主义,在于维护社会次序,找准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定位,以及与周围人建立关系,按照道德规则生活。这些,一起构成了与西方发展迥异的文化因素。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