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作者觉得这些可怜的文字有些许浅薄,但却让我们快乐而骄傲。因为他以可能的方式反抗了生活,抓住了思考、感叹、审美、梦想等等我们一直以为的一生中重要的事。对有梦的人而言,可能的方式无处不存,在贫困下、在忙碌中、在平庸里、在战乱间,只要不放弃寻求,你都可以找到。用充满音乐,文化,人生体验的文字,对歌唱者和歌声,对大众的音乐和文化做出自己的评论,既有“同情的了解”,也有尖锐的批评,深厚的艺术文化素养与光彩的文字交织成一本与音乐媲美的书。
李皖的乐评因是刊载于《读书》之上,而引发过文艺界的惊讶,这本《听者有心》便是当时专栏的合集。当年以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音乐的文字,今天再读,似乎成为一种考察20世纪90年代社会变更的文艺参照文本。书是1997年出的,再看尤有意义,或许是因为今天,更为浮躁?李皖未必是一个出色的乐评者,然而却相当的出名,这一切都源于他为《读书》杂志撰写了相当数量的音乐评论。这是一种泛文学化的乐评,似乎不是在说一种音乐,而... 李皖的乐评因是刊载于《读书》之上,而引发过文艺界的惊讶,这本《听者有心》便是当时专栏的合集。当年以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音乐的文字,今天再读,似乎成为一种考察20世纪90年代社会变更的文艺参照文本。书是1997年出的,再看尤有意义,或许是因为今天,更为浮躁?李皖未必是一个出色的乐评者,然而却相当的出名,这一切都源于他为《读书》杂志撰写了相当数量的音乐评论。这是一种泛文学化的乐评,似乎不是在说一种音乐,而更像是描述一种状态。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本小集子里面曾经有那么几篇激越了我的心情,在某些时刻,把我带去一个被人不断缅怀的诗意年代。 (展开)
记得第一次看李皖的专栏“听者有心”是98年,那是《读书》上为数不多我能读得懂的文章,《五月的鲜花》等文让我印象深刻,这个小集子是我在三联济南分店买的最早的书之一,那时三联书店济南分店在文化东路和山大路交界路口的地下一层,后来它从文东搬到泉城路,又搬到泉乐坊,如今又要搬出泉乐坊,怕是再难见到了。
20世纪的乐评回忆,在当时看来堪称意识超前
该是一年前读过的小书
有心人言
> 更多书评 7篇
> 48人在读
> 575人读过
> 724人想读
订阅关于听者有心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朱偉麒 2010-09-14 11:33:33
李皖的乐评因是刊载于《读书》之上,而引发过文艺界的惊讶,这本《听者有心》便是当时专栏的合集。当年以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音乐的文字,今天再读,似乎成为一种考察20世纪90年代社会变更的文艺参照文本。书是1997年出的,再看尤有意义,或许是因为今天,更为浮躁?李皖未必是一个出色的乐评者,然而却相当的出名,这一切都源于他为《读书》杂志撰写了相当数量的音乐评论。这是一种泛文学化的乐评,似乎不是在说一种音乐,而... 李皖的乐评因是刊载于《读书》之上,而引发过文艺界的惊讶,这本《听者有心》便是当时专栏的合集。当年以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音乐的文字,今天再读,似乎成为一种考察20世纪90年代社会变更的文艺参照文本。书是1997年出的,再看尤有意义,或许是因为今天,更为浮躁?李皖未必是一个出色的乐评者,然而却相当的出名,这一切都源于他为《读书》杂志撰写了相当数量的音乐评论。这是一种泛文学化的乐评,似乎不是在说一种音乐,而更像是描述一种状态。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本小集子里面曾经有那么几篇激越了我的心情,在某些时刻,把我带去一个被人不断缅怀的诗意年代。 (展开)
1 有用 穆霒 2013-01-11 17:18:06
记得第一次看李皖的专栏“听者有心”是98年,那是《读书》上为数不多我能读得懂的文章,《五月的鲜花》等文让我印象深刻,这个小集子是我在三联济南分店买的最早的书之一,那时三联书店济南分店在文化东路和山大路交界路口的地下一层,后来它从文东搬到泉城路,又搬到泉乐坊,如今又要搬出泉乐坊,怕是再难见到了。
0 有用 nick 2010-03-09 18:22:57
20世纪的乐评回忆,在当时看来堪称意识超前
0 有用 Tony 2008-11-29 00:27:20
该是一年前读过的小书
0 有用 明法™抗议豆瓣删组 2006-05-23 19:31:04
有心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