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上起袁世凯小站练兵, 下迄张学良东北易帜, 历时五十年, 勾划出清末民初军阀纷争的历史画面。
疑似抄袭《武夫当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陶菊隐著)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08546/
作者简介 · · · · · ·
丁中江(1917—) 新闻界人士。云南省宾州县人。云南大学毕业,曾在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文学,返台后任中兴大学外文系教授系主任等职,主讲英国文学。上海复旦大学新闻专科肄业。
原文摘录 · · · · · ·
-
袁从归隐洹上到临危受命,再度出山,对他一生来说,是一个大转捩点。这一转捩对他亦好亦坏,他有过人的才智,一定可以使他把握这个千古未有的大变局,何况他在中外人士印象中,是一个亦新亦旧,半新半旧,可新可旧的人物,他掌握了北洋军系的实力。因此,对于清廷和革命党双方,他都是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重要人物。 人的际遇很微妙,袁在这以前只是一个没落王朝中的一个权臣,若清王朝继续存在,他的功业最多也不过可望曾、左、胡、李,虽然他有野心,他也无法篡位;如今他置身于清王朝危亡的大变局中,这便给了他一个机会,使他可以无止境地发挥他的野心。天下事往往是这么微妙,一个人的际遇就是这么难以逆料。袁因为有太大的野心,因此使他一念之误而落得千古骂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十七 清廷最后的挣扎 -
刘知几领国史三十年,著作郎吴兢,襄辑史事,“则天实录”,实出兢手。至玄宗时,张说罢相继知几主国史馆,追览“则天实录”,中有宋环激动张说使辩证魏元忠事,张说不禁愤然叹道:“刘五(知几兄弟五人,行五)太不肯相假。”时吴兢在座,起而答曰:“此兢编成,史草俱在,明公不可枉怨故人。”说遂请改易数字,兢正色道:“若循公请,是史非直笔,何足取信后世,况公肯受尽言,犯颜直谏,直声已足传播,奈何欲掠美沽名。”说拜服,仍令旧章。 (查看原文)
喜欢读"北洋军阀史话"的人也喜欢 · · · · · ·
北洋军阀史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身具枭雄之资,心无枭雄之志,这本书为你还原最真实的北洋军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春秋战国的纷争,到秦王扫六合;从东汉末年的乱世,到三国终归晋;从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到隋唐大一统……几千年来,这条规律一再被历史所验证。 1911年,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清王朝政权覆灭,中原大地战火重起,手握重兵的军阀们割... (展开)
【转】石智文:勋位高于勋章——北洋政府的勋赏体系
总统的荣典权在民初的宪法争衡中占据了一个独特、但又经常被人忽视的位置。辛亥革命之后碎片化的政治状态,使得荣典制度成为袁世凯政府进行“精英吸纳”以推进国家重建的工具。在“大妥协”之后的“一国两制”现实下,各派对在亚洲内陆边疆地区保留爵位制度有相当共识,但对于...
(展开)

书中到处错误还是我的错误?
目前只看了第一卷几页,发现有些问题。难道只我印刷错误?还是我的常识错误。 1、书里写袁保恒是同治十二年(1874年)五月卒 且不说实际上是六月卒,这同治十二年,不应该是1873年吗? 2、在下段,1875年袁生父去世,第二年袁娶妻(应该是1876年),作者说袁18岁。实际上应该是...
(展开)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他和陶菊隐谁抄袭谁呢? | 来自高晓斐 | 4 回应 | 2017-07-31 00:04:12 |
大部头的北洋史 | 来自老人 | 2009-10-19 14:23:00 | |
据说是北洋史入门级读物 | 来自coolsep | 2009-03-10 17:02:1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商务印书馆 (2012)8.6分 265人读过
-
每满79减30
-
商务印书馆 (2017)9.0分 39人读过
-
限时抢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公共课 (dew)
- 北洋系 (丰无涯)
- 雪夜閉門 (小鬼難纏)
- 中国近现代史事件书籍录 (凯风)
- ◆岊湬的书柜(25) (岊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北洋军阀史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caravsapm70 2011-06-12 02:27:24
预设立场,言之无物。考据根本不严谨,也不懂军事,甲午海战错误太多。夹杂太多文言文又不翻译,写书的目的不明。
0 有用 yada 2018-08-27 13:38:39
大陆的官方话语体系吧,对研究北洋史来说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
0 有用 之江 2010-02-12 13:34:54
very good, 这么系统的书不多
0 有用 王 之 瞳 2012-11-10 23:01:28
该书煞是碉堡。。。
0 有用 Simon 2017-10-03 00:35:37
内容詳細,但作者立場過於傾向革命黨一方
0 有用 保罗🏀 2021-03-11 11:19:15
这套书错误的地方真的太多了,神话了孙,对康的理解基本没有可取之处,不能一一指出,史料没出处,不可信史料过多。但是对那个时期的梳理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
0 有用 Reabin 2021-01-01 15:24:56
理解现在从民国开始
1 有用 Daniel 2019-10-07 00:31:12
短短16年,各路军阀尔虞我诈,今天合作,明日刀戈相向。先是西南联军打袁世凯的北洋军,后是奉,直,皖互打,西南联军内部也动辄炮火相向,各路大小军阀风起云涌,搜刮百姓,要挟中央。各省动辄宣布独立,或者宣布自主,自治,再后来国民革命军北伐,才算基本统一,可后来国民党又搞了个中原大战。各路军阀纯属拥兵自重,拦截税费,目无中央。连年炮火,军民糜烂。1916-28短短13年产生了38界内阁,最短的内阁仅仅两天... 短短16年,各路军阀尔虞我诈,今天合作,明日刀戈相向。先是西南联军打袁世凯的北洋军,后是奉,直,皖互打,西南联军内部也动辄炮火相向,各路大小军阀风起云涌,搜刮百姓,要挟中央。各省动辄宣布独立,或者宣布自主,自治,再后来国民革命军北伐,才算基本统一,可后来国民党又搞了个中原大战。各路军阀纯属拥兵自重,拦截税费,目无中央。连年炮火,军民糜烂。1916-28短短13年产生了38界内阁,最短的内阁仅仅两天就宣布下台,中央政府成了军阀的傀儡,俨然一副空架子。政府对外连年借款,甚至以新债还旧债,强国动辄派兵中国,国民外辱于列强,内祸于军阀。 (展开)
0 有用 就道 2018-12-06 20:08:05
北洋军阀史的入门读物,大学时期接触,一下子打开了自己对于这个乱世的视野。人物性格剖析生动活泼,跃然纸上。不愧为一代大家。
0 有用 yada 2018-08-27 13:38:39
大陆的官方话语体系吧,对研究北洋史来说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