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乡话食 短评

热门
  • 3 沈书枝 2015-01-17 10:28:54

    看邓云乡写北京的市声,很有意思。而那时穿梭于街巷间叫卖煮羊肉与半空儿的人,现在想来也很亲切与渺然。在北京住了三年,小区很旧,所听到的可称市声的声音,是从春至冬卖棉被的人,夏天的上午卖馒头的人。磨菜刀人的声音在冬天格外清楚,一串铁相互摩擦出的喀喇喀喇声,想到他走了很久,也没有一个人叫他,就觉得很难过。

  • 1 慕容素衣 2013-11-25 20:25:21

    邓老真是胃口好,吃嘛嘛香!

  • 1 黎戈 2011-02-19 09:40:42

    《燕京乡土记》和《旧京散记》中的全收编在这本里

  • 0 Daneestone 2010-10-20 21:50:20

    极其香美;焦香四溢;口角生津;浮瓜沉李,真如嚼冰咀雪;红梅白雪;金黄照眼,甜香扑鼻,遍体温热,大快朵颐; 奶酪:吃在口中,寒沁舌喉,甜润心脾。 肃宁桃,皮薄水多,甜香浆浓 古人云:“烂羊头,万户侯” 白菜以河北徐水县(古称安肃)最好,肥美香嫩。(当年中国第一案主犯白宝山就是在这里杀人夺枪,千里越货的!) 栗子烧白菜和江瑶柱蒸白菜,作法简单,滋味无穷,蒸出来的汤像牛奶一样雪白滑腻,老年人食之,入口即化,真是像施愚山诗中所说的“雪汁云浆舌底生”了。 猪八戒吃人参果=茉莉花喂骆驼 陆游诗云:“况当霜后得团脐”。螃蟹经霜之后才肥。 鲁智深醉打山门,老和尚说“善哉、善哉……”鲁却咆哮道:什么鳝哉、鳝哉,团鱼咱也吃的…… 团鱼洒家也吃,甚么鳝哉!

  • 0 齐物秋水 2017-08-09 10:09:50

    北京部分最好。

  • 0 到处旅游 2014-12-07 18:45:12

    雅舍谈吃,讲究的是感官享受。云乡话食,品味的是风俗文化。

  • 0 壳壳壳 2011-05-18 11:15:09

    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淳朴与细致。

  • 0 快雪时晴 2011-11-29 18:59:19

    一个没吃饭的人在让人能吐饭的政治课上看这种书真是口水与泪水齐飞的激爽体验=L=……

  • 0 wlhui 2010-03-19 19:40:14

    行云流水,文字有味

  • 0 小鱼儿 2008-05-03 13:45:52

    我可不认为大观园在北京

  • 0 最好的時光 2011-05-09 15:13:36

    懂得美食,学会生活,学术宅男们的必修课

  • 0 黑方方 2008-03-27 09:55:55

    喜欢的老北京

  • 0 漱石斋主 2010-06-02 23:29:44

    翻来倒去就是那么些菜,有些腻了,估摸着是老人家回忆重叠?

  • 0 苏结衣 2012-08-22 21:52:06

    寫飲食到讀到最後都麻木了,差不多的套路筆調……三星半

  • 0 百香果 2018-10-01 21:21:39

    家常饮食,有偏好但不存意气,也无须借旧京风华自高门面,所以娓娓道来,是熨帖人心的好文字。

  • 0 不莱梅的音乐家 2011-04-09 23:40:23

    同样写豆汁,比起汪、梁的境界差远了,而且这本书里北方食物太多,我不喜欢。

  • 0 cain 2013-11-12 14:54:26

    亲民食物纪,仿佛置身喧闹的小吃摊中。

  • 0 Y大福 2020-02-12 00:09:45

    邓先生写吃,写的绵密暖糯,诱人又不过度吹嘘,看得人眼睛发直。 人生应在情趣中觅生活真谛,不应在无聊,苦难中自寻烦恼。 杂感如下: 清代小有天酒馆,李梅庵的对联很好,叫“道道无穷道,天天小有天。 扣肉,湖南叫提子肉,作者家乡雅称书背肉,既形象又风雅且少见。 想吃鲜莲藕菱角莲子冰碗,南方似乎也没有见过这个卖? 想吃宫廷酥酪,尝试制作并失败,对温度控制要求较高,还是以后去北京吃吧。 面茶,之前在山西吃过的八宝面茶,真是比书里的普通面茶还讲究,香的不行,但也实在很腻,冬天吃应该不错。 紫藤饼很是风雅,是值得入诗的好茶食。

  • 0 2011-04-04 22:21:16

    《燕京乡土记》和《旧京散记》全收编,编辑不认真,同一本书里居然出现重复篇章,该配上图的地方也没有配图。不过邓老的美食,真是让人口舌生津

  • 0 valimar 2017-09-04 09:52:55

    晚上看的,越看越饿。。。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