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读库1106》内容简介:成立民国,孙中山认为搞民权的第一步就是,让人们知道如何开会。民主政治其实就是一种程式性的东西,一套议事决策的程式规范。孙中山认为,“苟人人熟习此书,则人心自结,民力自固。”西方“数百年来之经验习惯可于此书一朝而得之矣”。他所说的“此书”,就是《罗伯特议事规则》。议事规则不是有强制效力的法律,它只是一个如何开会的程序。1876年,亨利•马丁•罗伯特出版《罗伯特议事规则》,前三版就卖出了五十万册。后来,对议事规则的完善和修订成了罗伯特家族的事业,直到2000年出版了第十版,累计销售五百多万册。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议事会中都在使用这一规则,上至联合国大会,下至学校班会,常会在本机构的议事规则中看到“未尽事宜,以《罗伯特议事规则》为准”的字样,特别是在美国民间组织中被广泛采用,据说百分之九十的机构都在用它。《罗伯特议事规则》提供了大量...
《读库1106》内容简介:成立民国,孙中山认为搞民权的第一步就是,让人们知道如何开会。民主政治其实就是一种程式性的东西,一套议事决策的程式规范。孙中山认为,“苟人人熟习此书,则人心自结,民力自固。”西方“数百年来之经验习惯可于此书一朝而得之矣”。他所说的“此书”,就是《罗伯特议事规则》。议事规则不是有强制效力的法律,它只是一个如何开会的程序。1876年,亨利•马丁•罗伯特出版《罗伯特议事规则》,前三版就卖出了五十万册。后来,对议事规则的完善和修订成了罗伯特家族的事业,直到2000年出版了第十版,累计销售五百多万册。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议事会中都在使用这一规则,上至联合国大会,下至学校班会,常会在本机构的议事规则中看到“未尽事宜,以《罗伯特议事规则》为准”的字样,特别是在美国民间组织中被广泛采用,据说百分之九十的机构都在用它。《罗伯特议事规则》提供了大量的标准、手段以及具体的机制设计,将民主精神体现于会议规则之中,是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民主,通过中立的、客观的、有效率的技术性方式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罗伯特议事规则》之所以受到广泛认可,在于它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竞争环境中的各方利益,能够实现“逐利与制衡的完美结合”,如罗伯特本人所言:“要让强势一方懂得他们应该让弱势一方有机会自由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让弱势一方明白既然他们的意见不占多数,就应该体面地让步,把对方的观点作为全体的决定来承认,积极地去参与实施,同时,他们仍有权利通过规则来改变局势。”一个叫袁天鹏的中国小伙子,于2007年将这本“会议红宝书”译为中文并出版,在中国开始推广议事规则。2008年5月,安徽阜阳颍州区三合镇南塘村的兴农合作社,迎来了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议事规则专家”。这是议事规则这个洋玩艺儿走进中国农村的头一回,“从美国带了两斤民主回来卖卖”。
这个美国人的洋药方,能不能治得了中国农村的土问题?
《学开会》记录的正是议事规则在中国农村下乡的故事。中国走了百年的现代化之路,却很少有人想到,民主是需要学习的。2008年4月15日早晨,一段题为“2008中国站起来!”的短视频出现在新浪网。这是一部土制的纪录片,开场是毛泽东肖像,太阳光从他头像四周散射着。静默中来了一段管弦乐,雷鸣般的击鼓声,一个黑屏闪出,上面用中英文写着毛主席的一则真言咒语:“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然后,镜头切到了当代照片和新闻的连续素材,在阴谋和背叛理论之间非常狂热地跳跃——中国今天面对的“闹剧、密谋和灾难”。暴跌的中国股市。购物者被通胀困扰,一个屠宰柜台旁,“连吃猪肉都成了一种奢侈”。以及一个警告:这是全球“货币战争”的开端,西方意在“让中国人民”为美国的金融危机“买单”。一个切换,镜头随后转到另外一条战线:暴徒在西藏首府拉萨哄抢商店,大吵大闹。音乐在这样一行字幕闪过屏幕时渐强:“所谓的和平示威”。一段批评中国的外媒剪报蒙太奇——都只是“谎言,歪曲的众口一辞”。屏幕布满了CNN、BBC和其它新闻机构的标志,然后又让位于戈培尔的肖像。管弦乐队和雄辩陈词渐渐爬升到最后一组镜头,“显然,背后是一场包围中国的阴谋,一场新的冷战!”音乐转向高奏凯歌,画面是中国的奥运跨栏手刘翔站在天安门广场高举着奥运火炬,“象征和平和友谊的圣火”!但首先,是最后一幕的背叛:在巴黎,示威者试图从一个官方火炬手的手中抢走奥运火炬,迫使保安挡开他们——这是新时代的一次“长征”。影片最终以一幅被阳光照亮的中国国旗的图像,以及一句庄严的宣誓结束:“我们会站起来!永远团结、和谐的一家人!”在头一个半星期,这段视频吸引了一百万次点击和几万次评论支持。它跃升为这个站点最受欢迎排行榜的第四名(一个电视主播打哈欠的穿帮视频排名第一)。它成为了中国荣誉的自发捍卫者——一个被中国人称为“愤青”、“愤怒青年”的爱国群体的宣言。《纽约客》记者欧逸文深入采访了这段视频的主人和他的生活圈子,得以向大家展示新一代的新保守民族主义者。
1922年,一个二十岁的俄罗斯犹太青年沈石蒂,两手空空抵达上海;他离开上海时,行李中有两万余幅他在上海拍摄的照片。那是上海一个时代的表情。2011年10月24日,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在微博中将照片一一展出,微博说明:“所有照片都是一名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南京路上的犹太摄影师SamSanzetti所拍摄的,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上人物的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照片上有你认识的人,或许就是你的祖父、祖母,请让我们知道。”这些跨越岁月的图像迅即传遍网络,惊叹与赞美纷至沓来。11月11日,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已找到这些老照片中的五位当事人,他们依然健在,并愿意向大家讲述照片拍摄的经过。他们的故事,以及这些神态鲜活的老照片,又将大家带回半个多世纪前的上海生活。再也没能回到上海的沈石蒂,在半个世纪年后,通过他的老照片,重新造访这座他生活了三十五年的城市。这则新闻已经被报道过许多次,本辑《读库》除深入挖掘了摄影师沈石蒂的生平故事、二战期间犹太人在上海的生活之外,更以尽量大的篇幅展现了他的照片,让我们领略半个多世纪以前,上海的面孔和风貌。
读库1106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坚持规则,坚持用规则的思维方式来面对中国现实生活中不断破坏规则的事情,并且不断寻找折衷的方法,是我的性格特征。我认为这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性格特征,但很容易让人误会成不懂中国国情、不谙世事、不懂人情世故、太书生气等等。这是一个不按规则行事的世界。有空调不给开,是对服务承诺的无视;满街的灰,是对环境规则的无视;打车不给票,是对经营规则的无视。你的语气:这就是中国农村啊!显示出对这些事情的习惯,当然可以显示出你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本领,但同样显示了你对“无视规则的行为”的无视,你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面对种种扭曲,这种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与很多人对“无视个人权利的行为”的无视,对“无视法律的行为”的无视,有什么不同?与认为追求权力和法治的人只是没事儿找事儿太不成熟,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学会习以为常是容易的,但学会不断用规则的思维方式来面对中国现实生活中不断破坏规则的事情,并且不断寻找折衷的方法,是不容易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2页 -
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 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岂可刻板文章,勒令从同。唯其如此,所以能推陈出新,而学术乃可日臻进步也。今教部对于各大学束缚驰骤,有见于齐无见于畸,此同人所未喻者一也。 教部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大学为最高教育学术机关,教部可视大学研究教学之成绩,以为赏罚。但如何研究教学,则宜予大学以回旋之自由。此同人所未喻者二也。 教育部为政府机关,当局时有进退;大学百年树人,政策设施宜常不宜变。若大学内部甚至一课程之兴废亦须听命教部,则必将受部中当局进退之影响,朝令夕改,其何以策研究之进行,肃学生之视听,而坚其心志,此同人所未喻者三也。 今教授所授之课程,必经教部之指定,其课程之内容亦须经教部之核准,使教授在学生心目中为教育部之一科员不若。此同人所未喻者四也。 …… 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规,行之多年,纵不敢谓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当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读库1106"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读库1106"的人也喜欢 · · · · · ·
读库1106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曾有那样的时代,大学教授们矜持而有尊严
> 更多书评 10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读库 (Mulan)
- 我和阅读谈恋爱 (南。)
- 看过的新星 (STARFISH)
- 存书⑩-读库 (晨钟)
- 我的金币,我的棉被,我的月亮,我的向日葵(藏书) (万火归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读库1106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弓丘山长 2013-09-23 12:47:06
这期不错
2 有用 布宜諾斯 2012-06-19 19:10:30
特别喜欢教授们一篇。越来越觉得,读书要么就治学到极致,要么还不如不读,看着自己半半磕磕真是不成样子。
1 有用 商夏 2012-11-07 21:34:58
那时候怎么就出了这么多知识分子呢?唏嘘不已啊。
1 有用 睡美 2012-02-03 23:51:51
学开会+愤青
1 有用 神威 2012-01-31 15:47:03
这一期毫无疑问是11年最佳,无论是庶民民主制度的基础知识普及还是名教授风采,都是有翔实内容且文字了得的美文,【学开会】一篇,比民主的细节整本书价值都大,文风酷似林达。但最有价值的一篇文是【愤青】,读库似乎突然由温和转为锋利,毫不隐晦的暗示,那种将新左派与无脑的爱国贼愤青混为一谈的思路全然错误,无可否认,他们持有类似的观点,表达的思想激进程度几乎无二,但是他们建立在详实坚固的知识基础与缜密思考后的想... 这一期毫无疑问是11年最佳,无论是庶民民主制度的基础知识普及还是名教授风采,都是有翔实内容且文字了得的美文,【学开会】一篇,比民主的细节整本书价值都大,文风酷似林达。但最有价值的一篇文是【愤青】,读库似乎突然由温和转为锋利,毫不隐晦的暗示,那种将新左派与无脑的爱国贼愤青混为一谈的思路全然错误,无可否认,他们持有类似的观点,表达的思想激进程度几乎无二,但是他们建立在详实坚固的知识基础与缜密思考后的想法并不是如愤青般单纯为了发泄和痛快,实际上他们中很多人极为理性而深刻,而且,轻率的给人贴标签和过快的得出结论都是幼稚的表现,很多人应该检讨自己,是否认为温和与中庸一定就是成熟理智的表现,不逾矩不鲜明的表达情感一定就是成熟理智的表现,当你看见你兄弟眼中刺的时候,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