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花怒放 短评

热门 最新
  • 21 Sarcophagus 2013-02-07 00:49:56

    诚如书言,当迪伦唱出“你不需要个气象员来测知风向”,他反而成了时代的气象员。而今郝舫或当年的拥趸似乎沦为(也该步入)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天气预报员了。这不是伤花怒放,而是怒花伤放。它一开始就饱蕴怒气,拥抱西哲,在80年代街头上汲取萨特、尼采和弗洛伊德,在90年代店铺里寻摸打口碟和盗印书(从《伊甸园之门》到伯林),以摇滚乐为宣泄口,向反文化求新出路。花开不能败,但已伤。经过没怎么着就“别理我我烦着呐”的花儿乐队,经过资讯影像全面“非法”开放,我们走进新时代,小学生传诵阴三,中学生玩儿“真正的”音乐。朴树和周杰伦都过时了,高晓松和尹吾养孩子了,郝舫们已经是怪蜀黍甚至不怪的蜀黍了。从马尔库塞到伯林都已是理论排行榜的过客。所以这书基本可和《记忆碎片》(升级版叫《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合观。

  • 14 威治魚 2015-12-05 13:08:11

    哲学与文化评述的部分基本不用看

  • 8 交工站姐某脱 2010-07-31 11:37:51

    由那些当代文化主题切入来讲摇滚乐很好,问题却在于作者弄反了,由摇滚乐切入来讲上述主题。这导致全书这样安排:每章分为两部分,前半章抄撮《Anti-Rock》里的八卦材料,流水式排列材料,后半章引用名人名言进入社会学家的茶座。把摇滚乐成了冠冕堂皇却又毫无生气的理论注脚。

  • 3 飞年 2008-03-26 14:31:11

    我的摇滚圣经。至少现在是。

  • 3 托马斯杨 2012-08-08 23:28:05

    其实这本书很一般,并不是所有披上摇滚乐的外衣,都可以算是好书的。

  • 0 Odding 2006-03-29 14:13:58

    好书。太经典了。不读不成。

  • 0 DH 2006-11-29 14:18:37

    他写的比他翻译的那些好点...

  • 2 无古无今 2017-02-21 08:00:21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了这本书,读了100多页的时候发现,这是什么狗屁玩意 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多人给高分,那些复杂的哲学分析被更加复杂的语言所包裹,既不是一本清晰的摇滚史,更不是一本探讨自由哲学的书,那么多给好评的,都真的看过这本书了吗?

  • 0 心猿 2014-03-10 09:54:57

    社会学、哲学视角的摇滚史的文艺批评,接近于文化研究。当然也可以读作一部摇滚和右派的斗争史

  • 0 Kreuzberg 2009-11-11 08:56:50

    名声在外,有点失望

  • 0 假如有鬼 2008-08-08 14:35:55

    伤花怒放因为这本书成了我的常用词语.

  • 0 Chillalee 2007-07-12 19:59:21

    摇滚的历史。 摇滚的抗争。

  • 0 边边编彼岸 2006-06-23 14:41:25

    这个很高级的绝对不愤青的理性的摇滚中年

  • 0 Luu 2008-11-16 21:23:23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 0 海孩等pk14 2012-07-05 23:30:20

    初二在北京的某个图书大厦翻阅的..

  • 0 小刀周遠 2015-11-18 22:20:00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刚好在听《现象七十二变》。当人类『全神贯注于追寻那些个人性或集体性的目标,这些未经策划、有时缺乏充分技术手段、常常是毫无成功希望、更说不上官方嘉许的目标,他们的生活中才出现了最为美妙的时刻』。就敬这毫无成功希望的美妙时刻。『有人在黑暗之中借酒浇愁』

  • 1 我是崔健 2018-07-17 22:34:48

    废话连篇 名不副实 在当下本书可以作废了 当年倒能解解馋 一大半的翻译材料堆砌+一帮社会学家哲学家人名叠加 看似学富五车实则故作高深 较为诡异的是我看的是本盗版 错字和露点图颇多 名字改叫疯狂摇滚 但出版商粗心有几处忘改了 一会叫伤花一会叫疯摇 真好玩 最傻逼的是乐队不用原名…

  • 0 [已注销] 2006-05-17 23:36:26

    从这本书认识了以赛亚柏林和汉那阿伦特使我最大的收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