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机密(上)的书评 (55)

旋岚 2012-03-20 20:50:27

好故事无涉信史

近年来似乎很流行这种重新编排既定历史的故事。写得好会让读者在亲切中感到新鲜,而写得不好,就是一个烂俗的穿越段子。亲王的名字一向是足以作为品质保证的,这让我很放心。 我收到书就回到住处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整个过程中一直没停止翻页,直到我把它看完。 我已经很久没...  (展开)
柳玖薇 2012-10-09 15:14:02

在真实历史的缝隙闪转腾挪

新浪上坐拥44万粉丝的亲王马伯庸,以其睿智幽默的话语和才华洋溢的博文,吸引着众多拥趸,边摇旗呐喊着“祥瑞御免”边乐此不疲地评论转发,微博和博客上热闹一片,风光无限。而我则是从孔高矛同志推荐的《从机器猫看阶级斗争残酷本质》、《冷酷仙境与世界尽头——<葫芦兄弟>人...  (展开)
骷髅党的铁匠 2012-03-23 11:22:01

祥瑞御免马亲王

祥瑞御免马亲王 祥瑞御免。 熟悉马亲王的人都知道,读他的书或者仅仅提到他的名字,都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 据说马亲王体质特殊,会给接触或者提到他的人带来厄运,唯有诚心念诵咒语“祥瑞御免”方可化解。在推理界,女写手水天一色据传也有类似体质,作品所到之处,杂志停...  (展开)
季蒹葭 2012-03-25 11:49:55

暗移疏影

精彩的哈姆雷特式的王子复仇记,严谨的推理,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将最战乱最晦暗的王朝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此惊心动魄,当整个故事都在你脑海中的时候,你开始不相信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因为作者马伯庸那些虚构的要比真实的三国好很多。 前读马伯庸与汗青四手联弹《帝国...  (展开)
坏袋鼠 2013-11-19 13:41:54

非基情不足以慰其劳也——阴谋论的阴谋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马伯庸的阴谋论,本身就是一个阴谋,他借着复兴汉室的幌子,遮掩自家渴望基情的眷恋。这等小情愫,一戳即破,诸君若已读过此书,且听我分析得对与不对。 王MM双生,诞下二子,长子名协,次子名平。刘协便是日后的陈留王进位为天子者;而刘平则化名杨平躲在司马氏家堡中和司马...  (展开)
William 2013-01-20 03:20:17

历史的B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耗费8年时间,在完成了中国商业史三部曲这部煌煌巨著之后,吴晓波在后记中,对于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关于“历史到底有没有意义”的问题,有这么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所谓的历史,看上去是一些坚硬的存在,作为后来的研究者无非是从众多的线索中寻找一切发生的...  (展开)
紫仓鼠 2012-10-30 08:08:42

做书摘,这些书摘可能不一定有什么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由于以前的题目提了亲王不喜欢的那4个字,作为真正的亲王粉,还是决定把题目改了。 第六章我想和这个天下谈谈 2012-10-28 15:05:51 杨修道:“比如吕布吕奉先,你觉得他软弱么?” “飞将军的勇名,我在河内可是听了太多。” “可他这么多年,到底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你能说...  (展开)
坚定躺平的锡兵 2012-04-08 00:16:26

历史背面的重重暗影

马亲王游龙戏凤、下笔千言的功力,在本书一览无余。这种躲在历史背面尽情发挥的手法,在亲王的《风起陇西》里已然见识过了。不过本书的格局又大了很多,上来就搞死了三国最有市场影响力的形象代言人汉献帝,让影子皇帝迅速入戏。三国演义里浓墨重彩的衣带诏事变,在本书变成了...  (展开)
黠慧玄狐 2017-12-11 21:15:58

漂亮的开头,错综复杂的情节,最后却没有收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国机密是我在几周前就读完的,读的时候有过酣畅淋漓的快感,也有过恨不得把kindle扔出去的冲动。一直想为它写点什么,既然现在有空,就不如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吧。 我挺喜欢三国机密里随处可见的伏笔和埋梗,当我想记录他们的时候,所有的思绪一起涌上心头,作为一个逻辑混...  (展开)
小白 2012-03-24 12:22:37

八成是假的,所以是真的

东汉末年,朝纲紊乱,军阀纷起,中国混战。 总之一句话,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那可是相当地出名。刘关张兄弟结义,曹操和他的儿子们煮豆燃箕,司马懿以及他那些承接了朝代的子孙们路人皆知其心……例例件件,事事人人,几乎达到了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我想,这其中...  (展开)
一页书 2012-03-09 11:30:03

李代桃僵 诡谲迭起

世人皆爱英雄,而乱世出英雄,于是世人爱乱世。但无秩序的混乱决不能成为人人欣赏的风景,所以相比于五胡十六国或五代十国,三国这种鼎力式的角逐,有规律的抗衡运动更受读者青睐,于是我们看到三国作品层出不穷,此起彼伏。 亲王的这本龙难日,豆瓣原名潜龙在渊...  (展开)
高等数学指南 2012-11-01 21:49:16

真爱会击碎一切正史

  “后悔了?”司马懿坐在刘平身边,随手抓起一根草叼在嘴里,突然又大皱眉头,吐了出去。   “这里的草,可比河内苦多了。”刘平道。   “哼,为了一个人,居然放弃了逆转中原的机会。也只有你这样的笨蛋,才干得出来。”   “说不遗憾是假的,不过我不后悔,毕竟...  (展开)
不穿裤衩蹦跶 2012-09-29 12:51:15

书评

花了一天时间看完这半本小说,给我这个三国迷不一样的感受,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三国时代被演绎成云波诡谲,迷雾重重,杀机毕露,步步惊心的政治斗争。 这是一部小说,可读性很强,我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的。情节丝丝入扣,杂而不乱,人物刻画也很鲜明...  (展开)
医遗以癔 2012-09-21 12:45:32

虚虚实实

除了推理最喜欢的就是历史了,谁都希望知道最真实的历史,然而由于各种不可抗因素,历史总是和虚实联系在一起。 《三国演义》自面世以来就影响了老百姓,很多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近些年来学者们纷纷指出其中的不符合史实之处。 《明朝那些事儿》掀起历史小说热潮,然而跟风...  (展开)
CUZN 2015-01-29 17:56:55

逼格太高,漏洞太多。消遣一下还是可以的。

很容易联想起《火凤燎原》这本也是高逼格的三国题材,逼格高得已经有点反感了,郭嘉“永远不犯错”,最后的乌巢对决他除了去送死还能做什么?他去不去戏志才已经在哪了?曹操也在进攻阳武了。结果两个重症晚期患者相遇,结果引发药性相冲,双双嗝屁。杨修不故意反水,董承就成...  (展开)
草原上的咩咩羊 2012-05-13 21:23:17

马氏”三国“

“三国”是个极具魅力的词汇.在历史上,这两个字代表了一个英雄和枭雄并存的时代,在文学上,这两个字的来头就更大了。俗语有云,国家不幸诗家幸,三国就是因为群雄并起汉室式微,才造就了那么多星光熠熠的人物.当然,古今中外,很多文学大家都有点“三国”情怀,除去那个“演...  (展开)
没有钱很重要 2018-05-05 00:22:39

看的时候觉得好看,看完觉得有点扯谈

《三国机密》确实称得上鬼才小说,情节设置得峰回路转,各种描写也深得我心,只有马伯庸才写得出来这样的小说。最近以三国机密改编的电视剧《潜龙在渊》也开播了,拍的也不错。但是作为一名业余历史爱好者和业余三国迷,还是有些东西不吐不快。 开篇就是伏后等人葬送了董承,让...  (展开)
jetz 2015-08-09 17:20:04

开始很惊艳,结尾很随意

历史小说如果太写实了,就会感觉一切都注定了,没啥看的动力。相反,如果在一段历史,注入一些“变化”,就会变得非常的吸引人。——当然,有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必须写的是“历史”,背景、人物、语言等越真实越好,至少不能感觉是挂着古人名的现代小说。我发现,我最喜欢的几...  (展开)
有嗳 2014-02-26 02:48:52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

三国版纸牌屋!亲王卖得一手好悬疑,冲突不断,读书就跟脑子在烧一样,超级好看不能丢手!亲王又有文笔,又有好学识,写这种同人文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借力打力,作者所有功夫都用在情节铺排上,不用费心故事背景和人物,作者巧不巧找准地方稍微推了那么一下,...  (展开)
浩子 2014-01-12 18:00:26

《三国机密》摘录及书评

"她望着刘协镇定自若的微笑,一时百感交集”; "这幅自信的笑容,却是毫无二致"; "高明的谎话须得是七虚三实,说一藏十,这样别人才会深信不疑。司马懿对于许都之事旁敲侧击,故意说得模糊神秘,仿佛全盘在胸,实则一句实指也无"; " 郭嘉是螳螂,时机一到,出手犀利,从不拖...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5条)

订阅三国机密(上)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