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全球唯一中文本
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撰寫序言
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幹事素帕猜˙帕尼帕迪博士撰寫前言
在香港金融領域出任公職的生涯裡,我曾有幸遇上朱總。他為人高瞻遠矚,處事運籌帷幄,加上鞠躬盡瘁的態度,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朱總對我的支持、鼓勵和稱許,更為我的工作增添了無限的動力。《朱鎔基傳--朱鎔基與現代中國的轉型》恰恰把我心目中朱總的印象,細緻地描繪出來。這本書更詳述了朱總對中國經濟發展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值得讀者咀嚼細閱。 ——任志剛(香港金融管理局前總裁)
本書作者是美國人,1981年剛20歲時,他就來到中國,並在中國長期生活和工作,成為一個社會活動家、國際危機調停人、政治經濟學家和作家。
他以對中國經濟社會的深刻了解,加以嚴謹的創作態度、寬厚的經濟學功底和廣泛深入的第一手調查資料,將讀者帶回到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那時改革開放伊始,市場經濟的...
全球唯一中文本
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撰寫序言
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幹事素帕猜˙帕尼帕迪博士撰寫前言
在香港金融領域出任公職的生涯裡,我曾有幸遇上朱總。他為人高瞻遠矚,處事運籌帷幄,加上鞠躬盡瘁的態度,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朱總對我的支持、鼓勵和稱許,更為我的工作增添了無限的動力。《朱鎔基傳--朱鎔基與現代中國的轉型》恰恰把我心目中朱總的印象,細緻地描繪出來。這本書更詳述了朱總對中國經濟發展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值得讀者咀嚼細閱。 ——任志剛(香港金融管理局前總裁)
本書作者是美國人,1981年剛20歲時,他就來到中國,並在中國長期生活和工作,成為一個社會活動家、國際危機調停人、政治經濟學家和作家。
他以對中國經濟社會的深刻了解,加以嚴謹的創作態度、寬厚的經濟學功底和廣泛深入的第一手調查資料,將讀者帶回到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那時改革開放伊始,市場經濟的秩序尚未建立,陳腐機械的觀念束縛著人們的頭腦,腐敗、違規、詐騙、投機等等亂象充斥金融、國企、房地產等各個經濟領域。
朱鎔基以非凡的勇氣擔當起中國向市場經濟轉型的艱巨工程,採用了作者稱之為“受管理的市場化”的方法,再造了中國的金融系統,引導中國平穩地渡過了亞洲金融危機,打破“鐵飯碗”,重組了國有企業,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精簡了各級政府機構,重建了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等。朱鎔基在大刀闊斧的改革中保持了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經濟平穩快速的增長,把中國帶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朱鎔基創造了歷史。
作者客觀公正、條理清晰地再現了這一歷史進程,對朱鎔基在1992-2002年就任國務院副總理和總理這十年來經濟改革政策逐一點評,論證其成敗得失。希望本書能使讀者更多地了解朱鎔基、了解當下中國!
作者简介 · · · · · ·
龍安志,社會活動家、國際危機調停人、政治經濟學家和作家。20世紀90年代,他以專業律師和經濟學家身份擔任越南、老撾和柬埔寨央行的顧問,指導這些國家在社會主義轉型期的金融改革,並指導蒙古國的企業改制。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龍安志向中國的領導人就國有企業改革建言獻策。
自2002年以來,龍安志在喜馬拉雅的高原地帶,以新的模式恢復和發展藏族的文化傳統工藝,開發生態旅遊,將古舊藏族建築修復改造為精品客棧,為底層女性和殘疾人提供小額貸款,為邊遠地區的牧民提供醫療、興建學校。龍安志創辦了非政府組織香巴拉。他還作為北京和達賴喇嘛之間的橋樑,擔任談判中的對話者。
龍安志的著作主題廣泛,關於亞洲的有20多本。他是香港《南華早報》和《亞洲觀察》雜誌的專欄作家和評論員。目前,龍安志主要致力於“喜馬拉雅共識”非政府組織的工作和“非洲共識決議”的創立。
目录 · · · · · ·
序言
前言
引言
楔子
第一部分受管理的市場化
第一章失控的經濟
失眠
“群眾運動”經濟學
價格控制的成本
成長的痛苦
與“市場”過招
起飛或崩潰的邊緣
16條措施
評估金融風險
緊縮貨幣政策
負責指揮
第二章三角債解剖
大魚的故事
中國三角債的源頭
從短缺到擺闊消費
製造信貸緊縮
注視金融風暴陰雲
一塊錢結清三塊錢
一塊錢製造三塊錢的債
“不要再用‘三角債’!明白嗎?”
採用信號經濟學
重組複雜關係
降低利率
把債務變沒了的魔法表演
從帽子裡拿出信用
重新包裝債務
第三章一家違規金融機構的死亡
債務醜聞
醞釀中的風暴
解剖一家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紅色資本的傷感小調
制止違規行為
喪鐘為誰而鳴
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生存還是毀滅?
永別了,融資窗口
“殺死”一家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慈悲為懷
一條建議
第四章危機管理
升起了颱風信號
沙漠之旅
漩渦中的中國
應對危機
刺激經濟增長
外匯管制
審視戰略
遠大前程
貶值還是不貶值?
幕後政策推演
平衡選擇
朱鎔基私下的想法
“華盛頓共識”的任人唯親
動機不明
觀點混亂
克服危機
五章受管理的市場化
宏觀調控經濟學的出現
管理市場經濟
乏味的報告有意思了
利率政策的煉金術
以糧為綱
宏觀調控市場化
消費的價格
管理中國市場
朱鎔基新政
受管理的增長
設計規劃
假日經濟
宏觀調控政策的特權
超越計劃,進入市場管理
走向受管理的市場化
第二部分改革之“道”
第六章寄厚望於金融改革
流通現金
控制現金
掌握控制權
改革金融體制
中央銀行中央化
重組銀行系統
改變外匯機制
實行管理浮動
貨幣政策工具
控制利息收入
不再有假鈔
重新定義銀行
系統弊病
沒有結束的生意
第七章再造鐵鏽地區
一個和煦的春日
一個寒冷、鏽蝕的省份
仲夏重組
處理轉型問題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鏽蝕地帶的合理化調整
派出百名巡視員
失去的機會
小是美的
鼓勵“私營經濟”發展
雇用失業者
吃企業
第八章精簡政府機構
政府職能合理化的需要
現狀
沒有計劃的計劃
從指令到協調
走向取消計劃
政府全面改組
政府機構合理化
不再扯皮
地方政府改革
清理亂局
不能令人滿意的結果
抓住基層的根基
第九章“五項改革”
提高工作水平
下崗底線
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從糧食流通到資本流通
貨幣化分房
住房改革的金融服務
管理住宅市場
已經壞掉的醫保體系
社會保障改革
養老金制度改革
新社會保障制度
收稅的來了
資本流通改革
第十章WTO:龍來了
更多的事情
同意分歧
訪美
關於中國加入WTO的努力
談判開始
談判擱淺
總戰略家進來了
中南海會見
結語:朱鎔基卸任後的中國
反思
比喻
模式
幾點想法
· · · · · · (收起)
朱鎔基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经济发展,不仅关乎国家,也关乎个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朱镕基传》这本书主要是1992——1999年期间,朱镕基担任国家经济方面总设计师工程师做的一些工作、成果的归纳和总结,书中数据较祥实,虽有一些地方赘述,但瑕不掩瑜。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过度到市场经济,不仅有从人的思想、心理、制定计划、实施落实、反馈成效、调整方案等... (展开)>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很想买这本书啊 | 来自经济弟 | 10 回应 | 2024-07-02 17:16:03 |
2020第二版内容如何? | 来自第五片龍鱗 | 2024-01-06 17:23:1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Wiley (2003)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朱镕基的书 (想飞的鱼儿)
- 政治人物 (若若)
- 吃饱了就不饿 (少女冷淡)
- 海外看中国 (铁诺)
- 2012年读了这些书 (正在学习)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朱鎔基傳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Mr.8 2013-08-13 11:20:42
对于我来说,过于生涩了一点,读着有些吃力。
2 有用 逍遥子 2022-05-02 23:07:20
百分制我给75分,有些话题点到为止,没有深入,但团队建设方式却值得学习。 在这本1992—2002年的评传中,本人关注三点: ①:朱先生及其团队面对现实困难,如何一一化解之道。 ②:当下🇨🇳的经济发展实践路径的溯源。 ③:朱先生及其团队给当下🇨🇳经济建设留下什么样的经验与教训,启迪后人。 正如书中写到: 将通货膨胀率从94年的21.7%下降到2003年的1%。 精简并改革了🇨🇳的🏦和金融系统。 ... 百分制我给75分,有些话题点到为止,没有深入,但团队建设方式却值得学习。 在这本1992—2002年的评传中,本人关注三点: ①:朱先生及其团队面对现实困难,如何一一化解之道。 ②:当下🇨🇳的经济发展实践路径的溯源。 ③:朱先生及其团队给当下🇨🇳经济建设留下什么样的经验与教训,启迪后人。 正如书中写到: 将通货膨胀率从94年的21.7%下降到2003年的1%。 精简并改革了🇨🇳的🏦和金融系统。 渡过亚洲金融危机,RMB没有贬值。 再造国企,削减一半官僚机构,建立社保和医保取代铁饭碗制度。 其勇于担当,但也有争议性的成功。 总之,此书是了解1992—2002🇨🇳十年经济转型的佳作,也是获悉当下🇨🇳经济制度建设溯源的参考之作,虽说与当下形势渐行渐远。 (展开)
21 有用 XX 2018-08-13 23:02:33
坊间小报和香港明镜类的幻想史,时代内容比较丰富,可信度虽然不高,但是提供了那个时代的一些内部斗争背景。
2 有用 东南风牛肉卷 2024-04-16 13:14:38 湖北
被书名骗了,大失所望。首先英文原文是《ZHU与现代中国的转型》,与ZHU的传记还是有很大区别。其次我花重金买的香港原版,就是想看看有没有真实透彻的史料,结果大失所望,不仅没有细致的内情,反而连一个基本的故事都讲不明白。这本书应该是讲ZHU在任时处理的几起重量级经济金融事件,但是叙事结构极其混乱。对这些复杂的综合事件,既没有采取清晰的时间线叙事,也没有做出什么有道理的综合性总结,材料组织支离破碎,看... 被书名骗了,大失所望。首先英文原文是《ZHU与现代中国的转型》,与ZHU的传记还是有很大区别。其次我花重金买的香港原版,就是想看看有没有真实透彻的史料,结果大失所望,不仅没有细致的内情,反而连一个基本的故事都讲不明白。这本书应该是讲ZHU在任时处理的几起重量级经济金融事件,但是叙事结构极其混乱。对这些复杂的综合事件,既没有采取清晰的时间线叙事,也没有做出什么有道理的综合性总结,材料组织支离破碎,看的人一头雾水。最后本书的繁体翻译也是垃圾,跟机翻差不多。我的评价是:RNM,退钱! (展开)
2 有用 hey 2024-02-06 18:19:25 广东
在波士顿或华盛顿特区的智库,学术式爷们吧嗒出花里胡哨的巫术经济处方,中国没有采用其中任何一个。在他的管理下10年,从陈旧的国家计划经济和指令经济走入了受管理的市场的新时代。自创品牌“受管理的市场化”进入繁盛期。俱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