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的体例,系以清代宫廷通史为纲,有关典章制度等专题内容,分别在各章节中插叙。全书虽跨越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两个时期,宫廷内部也有某些转化,但其基本制度仍未改换,故未按古代、近代分期,而仍以皇帝及年号的更替来划分章节。
为了澄清一些有关清代宫史的无稽之谈,我们在书中较多地注意阐述史实,不空发议论,并引用了一些史料的原文,以增加读者的确凿感。叙述中,为了节省篇幅,对为数众多的荒诞故事则不一一例举,只以正面论述的方式予以匡正。
资料还算充实。
除去过时的阶级价值观念,史料还是相当丰富的。
基础知识,通俗读物。“本书的体例,系以清代宫廷通史为纲,有关典章制度等专题内容,分别在各章节中插叙。全书虽跨越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两个时期,宫廷内部也有某些转化,但其基本制度仍未改换,故未按古代、近代分期,而仍以皇帝及年号的更替来划分章节。”
不太了解的可以一读
我想我一辈子都会记得这本书,连上它的出版社一并记得,因为我把它从图书馆借出来就弄丢了。
作者未免对乾隆代入了一些敌意,不过本来就当个讲史书看,有些价值判断也可以接受
终于看完了。很厚的一本,因为年代有些久了,所以阶级立场太明显,观点也有些陈旧了。但好在史料翔实,作为参考书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一本,还是值得一读。问题在于,宫廷史的写作似乎很难界定,尤其是和前朝之间的界限,书里依旧涉及了大篇幅的政治经济史等等。此外,尽管说明了以客观陈述为主而少议论,但或许是因为有多个作者分写各章的缘故,在一些尚无定论的历史事件上,主观论断还是有点多了。
挺有意思的
这学期专业课没懂多少,清代历史倒是学的不错🙃
> 更多短评 10 条
> 8人在读
> 35人读过
> 49人想读
订阅关于清代宫廷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1997xhp 2009-07-05 23:42:33
资料还算充实。
0 有用 无冬雨 2011-09-24 01:51:47
除去过时的阶级价值观念,史料还是相当丰富的。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6-01-14 23:34:36
基础知识,通俗读物。“本书的体例,系以清代宫廷通史为纲,有关典章制度等专题内容,分别在各章节中插叙。全书虽跨越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两个时期,宫廷内部也有某些转化,但其基本制度仍未改换,故未按古代、近代分期,而仍以皇帝及年号的更替来划分章节。”
0 有用 wtich 2012-07-14 14:42:36
不太了解的可以一读
0 有用 小蛮婆 2011-08-06 15:30:06
我想我一辈子都会记得这本书,连上它的出版社一并记得,因为我把它从图书馆借出来就弄丢了。
0 有用 翡冷翠° 2022-03-30 01:11:51
作者未免对乾隆代入了一些敌意,不过本来就当个讲史书看,有些价值判断也可以接受
0 有用 豆友234003505 2021-09-26 00:50:39
终于看完了。很厚的一本,因为年代有些久了,所以阶级立场太明显,观点也有些陈旧了。但好在史料翔实,作为参考书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一本,还是值得一读。问题在于,宫廷史的写作似乎很难界定,尤其是和前朝之间的界限,书里依旧涉及了大篇幅的政治经济史等等。此外,尽管说明了以客观陈述为主而少议论,但或许是因为有多个作者分写各章的缘故,在一些尚无定论的历史事件上,主观论断还是有点多了。
0 有用 Tomoya 2020-02-18 15:35:30
挺有意思的
0 有用 小兔奔月 2018-07-03 09:31:01
这学期专业课没懂多少,清代历史倒是学的不错🙃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6-01-14 23:34:36
基础知识,通俗读物。“本书的体例,系以清代宫廷通史为纲,有关典章制度等专题内容,分别在各章节中插叙。全书虽跨越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两个时期,宫廷内部也有某些转化,但其基本制度仍未改换,故未按古代、近代分期,而仍以皇帝及年号的更替来划分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