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弗朗西丝·伯内特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 汪莹 / 许虹
出版年: 1999-05
页数: 279
定价: 10.9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儿童文学丛书
ISBN: 9787020028184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 汪莹 / 许虹
出版年: 1999-05
页数: 279
定价: 10.9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儿童文学丛书
ISBN: 9787020028184
内容简介 · · · · · ·
性格孤僻的小姑娘玛丽在父
母双亡之后被送到一座笼罩着神
秘气氛的庄园。空旷的庄园里有
一个关闭了十年之久、连门也找
不到了的秘密花园。小说就是以
这座庄园为背景,描写了三个出
身不同,性格迥异的孩子如何寻
找秘密花园并使之复活,同时自
己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摆脱了病
态心理,变得生气勃勃了。小说
充满童趣,悬念丛生,富有教益,
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
之作。
秘密花园的创作者
· · · · · ·
-
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1849年-1924),一位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英国女作家,是最早使用现代心理描写手法进行少儿文学创作的作家之一。出于曼彻斯特,你亲早逝,家境贫寒。16岁时,弗朗西丝随全家移民美国;18岁时,开始发表作品;28风时,出版了她的第一部畅销书《劳瑞家的闺女》;62岁时,他作了她最著名最成功的作品《秘密花园》,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还有代表作品《小公主》、《小少爷方特罗伊》等,广爱欧美国家青少年的喜爱,都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著作。
目录 · · · · · ·
目次
第一章 没有一个人留下来
第二章 犟小姐玛丽
第三章 穿过荒原
第四章 玛莎
第五章 走廊里的哭声
第六章 “有人在哭―――就在那儿!”
第七章 花园的钥匙
第八章 知更鸟引路
第九章 世界上最奇怪的房子
第十章 迪肯
第十一章 画眉鸟之巢
第十二章 “可以给我一小块地吗?”
第十三章 “我是科林”
第十四章 小酋长
第十五章 筑巢
第十六章 “我就不来!”玛丽说
第十七章 大发雷霆
第十八章 “你不能浪费时间”
第十九章 “它已经到了!”
第二十章 “我要永远――――永远――――永远活下去!”
第二十一章 本韦瑟斯塔夫
第二十二章 太阳落山的时候
第二十三章 魔力
第二十四章 “让他们笑吧”
第二十五章 帘子
第二十六章 “那是妈妈!”
第二十七章 在花园里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没有一个人留下来
第二章 犟小姐玛丽
第三章 穿过荒原
第四章 玛莎
第五章 走廊里的哭声
第六章 “有人在哭―――就在那儿!”
第七章 花园的钥匙
第八章 知更鸟引路
第九章 世界上最奇怪的房子
第十章 迪肯
第十一章 画眉鸟之巢
第十二章 “可以给我一小块地吗?”
第十三章 “我是科林”
第十四章 小酋长
第十五章 筑巢
第十六章 “我就不来!”玛丽说
第十七章 大发雷霆
第十八章 “你不能浪费时间”
第十九章 “它已经到了!”
第二十章 “我要永远――――永远――――永远活下去!”
第二十一章 本韦瑟斯塔夫
第二十二章 太阳落山的时候
第二十三章 魔力
第二十四章 “让他们笑吧”
第二十五章 帘子
第二十六章 “那是妈妈!”
第二十七章 在花园里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只要你對它們吹聲口哨,它們就能開花。 “要是你是只米瑟原上的畫眉鳥,領我去看你的窩,你覺得我會告訴別人嗎?我是不會的。”他說,“你就和畫眉鳥一樣安全。” 讓一個悲傷或惡意的念頭進入你的心裏,和讓一個猩紅熱病菌進入你的身體一樣危險。假如它進入你以後你讓它留下來,只要你活著,你也許永遠不能痊癒。 哪裡你種下一株玫瑰,我的孩子 刺蓟草就不能生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ALL -
Mary's lips pinched themselves together. She was no more used to considering other people than Colin was and she saw no reason why an ill-tempered boy should interfere with the thing she liked best. She knew nothing about the pitifulness of people who had been ill and nervous and who did not know that they could control their tempers and need not make other people ill and nervous, too. When she had had a headache in India she had done her best to see that everybody else also had a headache or something quite as bad. And she felt she was quite right; but of course now she felt that Colin was quite wrong.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Chapter 16 "I won't" said Mary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世界儿童文学丛书(共18册),
这套丛书还有
《勇敢的船长》《绿山墙的安妮》《木偶奇遇记》《骑鹅旅行记(上下)》《世界著名寓言》
等
。
喜欢读"秘密花园"的人也喜欢 · · · · · ·
秘密花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4 条 )

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花园
自从玛丽进入秘密花园,一切都变了。秘密花园好像有一股魔力,它能让痛苦的人变得乐观,让虚弱的身体变得强壮。在旷野的风中,在花园不断恢复的生机中,玛丽变得快乐,健康,充满爱心。不仅如此,她还把快乐穿给了科林,科林原本每天生活在孤独,愤怒和痛苦的折磨中,他总是担...
(展开)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ry’s Characters
Mary was a frailty and bigoted girl. In the process of getting along with people and the nature, she learned to love and share. And finally she recovered from her fretfulness and illness. She never enjoyed the love from her parents. Her living space was qui...
(展开)

我爱花园---读童书经典《秘密花园》
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读《秘密花园》。这本书是小学英文科阅读书单上的常客。 读了三个晚上,读完了。读时手不释卷,找回阅读的沉溺,很珍惜。 这是一本很有年头的书,单行本出版于1911年,距今正好一百年。不过读起来没有陈旧的感觉,只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沉静和甜美。 ...
(展开)

The Secret Garden in My Heart
I read it just because my reading teacher asked us to do that and then write a book review in English. But it is really a good book which can give you peace in your heart. And this in my book review. Mary was a English girl who had been live in ...
(展开)
论坛 · · · · · ·
动画 | 来自bigbrother | 2010-06-06 12:48:4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3 )
-
接力出版社 (2014)9.2分 1687人读过
-
Wordsworth Editions Ltd (1998)8.6分 925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7)8.9分 12206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8.5分 416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儿童文学】 (爱玛·包法利)
- 英国图书馆馆长推荐必读童书30种 (自在)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宝宝的文字书架 (perla)
- 世界儿童文学丛书 ([已注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0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秘密花园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芥末汽水 2013-07-02 22:56:50
哎呀这本书也好怀恋(っ´ω`c)
0 有用 идиот 2008-08-04 20:57:36
10岁
1 有用 bling-bling 2009-02-11 11:17:42
约1995,天津 小时候看动画片知道的这个故事。上小学四年级时利用职务之便,在学校图书馆借到这本书,旧旧的,但是心里甜甜的。
0 有用 乐_调 2009-09-20 09:39:42
记得小学的时候糖糖在读这本书,后来自己也看了看,我还是喜欢弗朗西斯..
0 有用 只能修改一次。 2012-08-01 13:59:01
很想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