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虽然不知道到底要干嘛,但也算正常的比较文学研究吧。作者基于波德莱尔本雅明福柯对dandy/flaneur论述,广泛引用中英法日文献,以富布莱特学者身份游历哈佛伯克利等期间酿成,又得Routledge出版英文原书,自己即使不明,也应该觉得很厉吧。
太有趣了!“现代性”“时代病”的文学剖析。五四青年的“恋爱+革命”完胜1960年代嬉皮的"Make love, not war"。
集中于分析新感觉(法、日、中)各路作家作品,理论弱于材料,浪荡子与摩登女郎性爱游戏成了重头,浪荡子漫游出时代之外,拼历史成了飞地。
首先,浪荡子与新女性是两个不同概念,浪荡子更像是机械式的,没有能动性的。另外,开篇提到的路易十四似乎是个伏笔,与后文19世纪的浪荡子做对比。显现出在不同的时代下,浪荡子不能再向路易十四“朕即国家”一样,以一人之力引领新的审美,而是需要借助摩登女郎做自己的投射(为了掌控摩登女郎,摩登女郎的形象必须是“无脑”的)。
日语竟然是现学的,谈论对象也非常多,开头的路易十四,郭建英的漫画,甚至达尔文和法布尔。强调日本的中介作用,将来的现代文学研究势必要在日本方面有大进展了。
十分佩服的比较文学学者和跨文化研究家。关于“新感觉派”的探讨和《昆虫记》译本的二章甚为有趣。
比较文学的,太比较文学的。
上海的这些“浪荡子”们在跨文化场域充分发挥了能动性。文中对新感觉派的跨文化的混杂性,文化翻译的尝试,对女性的解读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解释。
藏浙大社17年簡體版。
浪荡子:1.以异性为自我投射 2.致力于艺术的追求与自我的创造 3.持续不缀的跨文化实践。(自己做几个定义然后自己论证蛮有意思的
两头的章节写的最好,剩下的除了刘呐欧部分读的仔细些其余的基本没看,也看不下去😬
相互依存,是不是還是弱了點?
重复太多有点没意思(但引福柯补本雅明让我毕论得以完整)。
看的繁体版,材料丰富,看出来作者玩得很开心☺️等把种草的一大堆书读完后再来看第二遍。
该书对近代中国、日本、法国的浪荡子现象进行了分析,反映了在中日法之间的一种现代文化的旅程与之间的变化。“浪荡子”概念让我眼前一亮。但是很好奇本书完全没有提及同时期的美国情况,据了解此时美国正处爵士时代前后,正是纸醉金迷之时,本书不进行讲述,或许作者研究并未涉及于此。其实正文有些地方颠来倒去一直在反反复复说同一种观点,反复强调到有些多余的地步了。
曾经也想做一个这样的题目。虽然有些重复,有些论证过于套路化,但总体上此书材料丰富,工作细致,还附赠私货,值得一看。
昨天看完的 很喜欢浪荡子的状态,except感情上
新感觉派与混语实践;神经衰弱症与心理学学科的建立;“爱”的概念演变
跨文化研究的难度真高,收集解读不同语言的史料就让人膜拜
有意思的。词汇语言文化之流动。
> 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
12 有用 Sarcophagus 2015-09-28 16:11:11
虽然不知道到底要干嘛,但也算正常的比较文学研究吧。作者基于波德莱尔本雅明福柯对dandy/flaneur论述,广泛引用中英法日文献,以富布莱特学者身份游历哈佛伯克利等期间酿成,又得Routledge出版英文原书,自己即使不明,也应该觉得很厉吧。
7 有用 文的 2015-04-12 01:12:46
太有趣了!“现代性”“时代病”的文学剖析。五四青年的“恋爱+革命”完胜1960年代嬉皮的"Make love, not war"。
1 有用 一只大鱼 2015-04-15 11:20:32
集中于分析新感觉(法、日、中)各路作家作品,理论弱于材料,浪荡子与摩登女郎性爱游戏成了重头,浪荡子漫游出时代之外,拼历史成了飞地。
1 有用 Esto perpetua 2018-10-15 17:52:27
首先,浪荡子与新女性是两个不同概念,浪荡子更像是机械式的,没有能动性的。另外,开篇提到的路易十四似乎是个伏笔,与后文19世纪的浪荡子做对比。显现出在不同的时代下,浪荡子不能再向路易十四“朕即国家”一样,以一人之力引领新的审美,而是需要借助摩登女郎做自己的投射(为了掌控摩登女郎,摩登女郎的形象必须是“无脑”的)。
1 有用 咸心 2017-12-10 01:42:49
日语竟然是现学的,谈论对象也非常多,开头的路易十四,郭建英的漫画,甚至达尔文和法布尔。强调日本的中介作用,将来的现代文学研究势必要在日本方面有大进展了。
1 有用 Wino. 2016-05-09 19:17:36
十分佩服的比较文学学者和跨文化研究家。关于“新感觉派”的探讨和《昆虫记》译本的二章甚为有趣。
1 有用 一切归零 2015-02-01 22:18:40
比较文学的,太比较文学的。
0 有用 不知用何名🍊 2014-03-04 09:26:28
上海的这些“浪荡子”们在跨文化场域充分发挥了能动性。文中对新感觉派的跨文化的混杂性,文化翻译的尝试,对女性的解读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解释。
0 有用 Bork 2017-11-13 05:45:20
藏浙大社17年簡體版。
0 有用 yuriko 2022-10-02 20:53:40 北京
浪荡子:1.以异性为自我投射 2.致力于艺术的追求与自我的创造 3.持续不缀的跨文化实践。(自己做几个定义然后自己论证蛮有意思的
0 有用 看不懂瞎看 2024-02-16 17:24:57 山东
两头的章节写的最好,剩下的除了刘呐欧部分读的仔细些其余的基本没看,也看不下去😬
0 有用 榕楠 2024-03-21 08:51:06 中国澳门
相互依存,是不是還是弱了點?
0 有用 小黄人下落不明 2023-05-19 18:43:35 北京
重复太多有点没意思(但引福柯补本雅明让我毕论得以完整)。
0 有用 静穆 2024-08-19 12:22:12 山东
看的繁体版,材料丰富,看出来作者玩得很开心☺️等把种草的一大堆书读完后再来看第二遍。
0 有用 白菜拳击手 2023-04-19 21:20:14 广东
该书对近代中国、日本、法国的浪荡子现象进行了分析,反映了在中日法之间的一种现代文化的旅程与之间的变化。“浪荡子”概念让我眼前一亮。但是很好奇本书完全没有提及同时期的美国情况,据了解此时美国正处爵士时代前后,正是纸醉金迷之时,本书不进行讲述,或许作者研究并未涉及于此。其实正文有些地方颠来倒去一直在反反复复说同一种观点,反复强调到有些多余的地步了。
0 有用 有絮 2023-10-23 13:41:42 四川
曾经也想做一个这样的题目。虽然有些重复,有些论证过于套路化,但总体上此书材料丰富,工作细致,还附赠私货,值得一看。
0 有用 朝乾夕惕 2023-12-18 22:12:41 江苏
昨天看完的 很喜欢浪荡子的状态,except感情上
0 有用 柔軟機器 2023-05-07 22:31:20 上海
新感觉派与混语实践;神经衰弱症与心理学学科的建立;“爱”的概念演变
3 有用 fionalee 2013-08-12 11:09:51
跨文化研究的难度真高,收集解读不同语言的史料就让人膜拜
1 有用 夏天珍珠梅 2016-08-02 04:02:41
有意思的。词汇语言文化之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