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人的幸福观》按照历史的线索,分五个章节分别讨论了先秦不同学派对幸福的不同理想,汉代董仲舒的天道循环论对幸福观的影响,以及魏晋时期的佛道思想、宋明理学和19世纪各种思想流派对幸福的探索。
作者简介 · · · · · ·
鲍吾刚(Wolfgang Baner)德国著名汉学家。1930年2月Z3日生。高中毕业后进入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学习汉学。日本学、蒙古学和哲学。1953年,年仅Z3岁的他以题为《张良与陈平――汉代开国时期的两位政治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58年,鲍吾刚获得汉学与相关学科的教授资格,并于1960一1962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任客座教授,后又到伯克利加州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以及香港。台湾、日本和夏威夷等地做研究工作。1962―1966年任海德堡大学汉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66年起在慕尼黑大学东方学院执教,任东工研究所所长。著述颇丰,除本书外,还有《中国人的命名――名、字、小名的构造规则与主要内涵》(1959)。《中国――从帝国到共产主义》(196O)、《作为创伤与榜样的中国之过去》(1968)、《<国语>索引》(1973),种国连环画――鬼魂、凶手、...
鲍吾刚(Wolfgang Baner)德国著名汉学家。1930年2月Z3日生。高中毕业后进入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学习汉学。日本学、蒙古学和哲学。1953年,年仅Z3岁的他以题为《张良与陈平――汉代开国时期的两位政治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58年,鲍吾刚获得汉学与相关学科的教授资格,并于1960一1962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任客座教授,后又到伯克利加州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以及香港。台湾、日本和夏威夷等地做研究工作。1962―1966年任海德堡大学汉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66年起在慕尼黑大学东方学院执教,任东工研究所所长。著述颇丰,除本书外,还有《中国人的命名――名、字、小名的构造规则与主要内涵》(1959)。《中国――从帝国到共产主义》(196O)、《作为创伤与榜样的中国之过去》(1968)、《<国语>索引》(1973),种国连环画――鬼魂、凶手、阶级敌人》(1976)。《中国人的面孔――中国历代自传文学综述》(1990)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确定边界(前 1500一前 ZOO年)
第一节 此界和彼界的统一
整一的世界
有关幸福的根本概念
变化的困境
第二节 漠然现世
天
孔子和中国人本主义
孟子和第一个社会乌托邦
墨程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基础
第三节 逃离让会
道家的自然与生命
《庄子》中的梦与死
第四节 黄金现世和发现来来
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苟子和以利制序
法家和以法制序
法家的混杂形式
第二章 世界的边界(约前 20O――300年)
第一节 视作未来的过去
文明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再融合门
董仲舒和历史循环论
宇宙目的论思想的开始和“大一统”观念
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
第二节 位于世界尽头的国家
北方和南方:作为象征与模式
东方和西方:成仙得道与避难之地
对上天的恐惧和对大地的深情
第三节 叛乱与和平
道家与墨家观念的融合
太平和军事的均衡
道教和乌托邦思想
第三章 对彼岸世界的迷恋(约3O0――10O0年)
第一节 白山和无政府状态
无君论:隐士与起义者的理想
自由.自然的浪漫主义与狂癫
超脱、酒醉与创造力
第二节 在西方天堂里的救赎
佛教带来幸福处所的变化
西方极乐世界
北翟庐洲
时间的消失和佛教禅宗
第三节 洞穴后的世界
道教天堂的类型
作为幸福体验的旅行
作为再生之地的洞穴
阴间与时间的转换
第四章 现实的灰尘门(1000――且18OO年)
第一节 忠诚和异端
儒教的胜利和世界的收缩
忠诚的快乐
宗教理想的的压制
秘密团体和他们的社会政治诉求
民族主义的诞生
第二节 “格物”
懦家内部两极分化之现象
宗族共产主义
儒家理想中的怀疑
第三节 等待和听天由命
变革的急躁与市侩的沉着
李汝珍的奇境
第五章 曙光(1800年以后)
第一节 沉睡与来自天父的讯息
人造的天堂
洪秀全与基督教
太平天国在社会改革上的尝试
上帝与民族主义的王国
第二节 “大同世界”的幻影
儒教的“改革”
世界政府
阶级、种族与家庭的终结
教育、抚养以及惩罚
“天游之学”
第三节 理想混乱的时代
东西方冲突之间的乌托邦
“内”与“外”、“知”与“行”的两极之间
孙逸仙的综合法
......
· · · · · · (收起)
"中国人的幸福观"试读 · · · · · ·
关于东方的这片沃土,有一种看法毫无争议,并得到了最广泛的接受。它告诉我们,中国,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度,穿越几个世纪来到今天。但是,它的头颅是向后转的,它把所有理想都留在了过去,对未来几乎无所乞求。这种观点常常暗含着一种责备,有时,这种责备被清晰地表达了出来。事实上,只要乍一看各式各样的说法,就能轻易得出以上那个结论。但是,就像所有笼统的判断一样,这种说法也需要...
丛书信息
喜欢读"中国人的幸福观"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人的幸福观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中国人的幸福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小何才露新一角 (戒腐戒躁)
在“自由”这个词可能出现的最早的一个段落中,它关涉到一个政党击败另一个政敌集团所取得的成功:“兄弟权要,威福自由”。因而在中国,“自由”一开始倾向于染上了不愉快的色彩。“自由”概念并非没有合理性,它激发了人生摆脱束缚的思想,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概念并不是在被压迫者与被剥夺权利的人们中发现的,而是在统治阶级的环境中发现的。其荒谬的结果就是,此刻,正如前所引述,叛乱群众基本上还采用使人感到震惊的保... (1回应)2012-12-05 11:48:23 2人喜欢
在“自由”这个词可能出现的最早的一个段落中,它关涉到一个政党击败另一个政敌集团所取得的成功:“兄弟权要,威福自由”。因而在中国,“自由”一开始倾向于染上了不愉快的色彩。“自由”概念并非没有合理性,它激发了人生摆脱束缚的思想,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概念并不是在被压迫者与被剥夺权利的人们中发现的,而是在统治阶级的环境中发现的。其荒谬的结果就是,此刻,正如前所引述,叛乱群众基本上还采用使人感到震惊的保守的秩序观,而逐渐腐败的领导阶层则公开赞扬自由的理想。 引自第152页 所以说“自由”是受教育的产物…… 以漫画《天方夜谭magi》为例,受过教育的三公主阿里巴巴君和没受教育的三公主的幼驯染卡西姆,都在为贫民窟生活着的人们所痛苦。但是前者倾向于建设一个共和制的民主自由国家,而后者则倾向于自己获得王位并持续奴隶制度。而三公主诚然是所谓“统治阶层”之一人,他作为王子看到的国家腐败世道不张人民生活疾苦之后,从用金钱解放奴隶开始,就已经在走向一条憧憬自由的道路;卡西姆则是标准的被统治和剥削阶级,因为未受过“精英式”教育,他所能知道的国家方式就是自己经历过的方式,他所明白的生活方式就只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奢侈的剥削像自己这种人的生活方式两种而已,并无办法开创另一条道路。 于此相同,小说《海上牧云记》的前部分,其实也还沿袭着这条路子,到后来越写越差就不说了罢!
1回应 2012-12-05 11:48:23 -
BWV八核 (我是伪君子,伪读书人)
“即便是唐朝,这样一个有理由被认为是中国人的朝代,非中国因素还是非常明显。统治者李氏族家族是突厥族后裔的一支,。。。。在这些人中印度的佛教徒之数量并非微不足道。” 没有像中国传统著作,只关注到官方或名家所言,还居然把非主流或反面人物言论也拿进来,比如张献忠,方腊。 区分心学和佛教禅宗那条界限难以勾画,同样明显是,心学必然造成个人主义的多样形式,最后甚至和王守仁本人言辞都产生彻底的矛盾。 宗族共产主...2021-12-11 00:12:04
“即便是唐朝,这样一个有理由被认为是中国人的朝代,非中国因素还是非常明显。统治者李氏族家族是突厥族后裔的一支,。。。。在这些人中印度的佛教徒之数量并非微不足道。”
没有像中国传统著作,只关注到官方或名家所言,还居然把非主流或反面人物言论也拿进来,比如张献忠,方腊。
区分心学和佛教禅宗那条界限难以勾画,同样明显是,心学必然造成个人主义的多样形式,最后甚至和王守仁本人言辞都产生彻底的矛盾。
宗族共产主义
梁沅(yuan)元将《大学》作为自己改革社会计划的基础。出发点不是格物或致知,而是齐家。1533年,他在家乡永丰县创办了“聚和堂”.梁的著作被遗忘很久,自1625年第一次问世后就从来没有再出版。1960年北京出版他的书,并附有补遗。
回应 2021-12-11 00:12:04 -
BWV八核 (我是伪君子,伪读书人)
"因为生来没有羽翼,天堂似乎不是为凡人而设。因为这个缘故,其他人寻找幸福的人并不相信通过升天可以获得福佑,因为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升天,而这一小部分人,也似乎只是片刻的成功而已。所以他们选择了相反的道路:他们将天堂带到人间。 在这意义上,过去实际上就是现在。相形之下,未来多少显得不重要。它仅是不存在的东西,这不是在"无"non being的那层意义上,无之中可以诞生出令人吃惊的新生事物。" 无不是零,无是微分,...2021-12-10 23:58:05
-
小何才露新一角 (戒腐戒躁)
在“自由”这个词可能出现的最早的一个段落中,它关涉到一个政党击败另一个政敌集团所取得的成功:“兄弟权要,威福自由”。因而在中国,“自由”一开始倾向于染上了不愉快的色彩。“自由”概念并非没有合理性,它激发了人生摆脱束缚的思想,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概念并不是在被压迫者与被剥夺权利的人们中发现的,而是在统治阶级的环境中发现的。其荒谬的结果就是,此刻,正如前所引述,叛乱群众基本上还采用使人感到震惊的保... (1回应)2012-12-05 11:48:23 2人喜欢
在“自由”这个词可能出现的最早的一个段落中,它关涉到一个政党击败另一个政敌集团所取得的成功:“兄弟权要,威福自由”。因而在中国,“自由”一开始倾向于染上了不愉快的色彩。“自由”概念并非没有合理性,它激发了人生摆脱束缚的思想,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概念并不是在被压迫者与被剥夺权利的人们中发现的,而是在统治阶级的环境中发现的。其荒谬的结果就是,此刻,正如前所引述,叛乱群众基本上还采用使人感到震惊的保守的秩序观,而逐渐腐败的领导阶层则公开赞扬自由的理想。 引自第152页 所以说“自由”是受教育的产物…… 以漫画《天方夜谭magi》为例,受过教育的三公主阿里巴巴君和没受教育的三公主的幼驯染卡西姆,都在为贫民窟生活着的人们所痛苦。但是前者倾向于建设一个共和制的民主自由国家,而后者则倾向于自己获得王位并持续奴隶制度。而三公主诚然是所谓“统治阶层”之一人,他作为王子看到的国家腐败世道不张人民生活疾苦之后,从用金钱解放奴隶开始,就已经在走向一条憧憬自由的道路;卡西姆则是标准的被统治和剥削阶级,因为未受过“精英式”教育,他所能知道的国家方式就是自己经历过的方式,他所明白的生活方式就只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奢侈的剥削像自己这种人的生活方式两种而已,并无办法开创另一条道路。 于此相同,小说《海上牧云记》的前部分,其实也还沿袭着这条路子,到后来越写越差就不说了罢!
1回应 2012-12-05 11:48:23 -
BWV八核 (我是伪君子,伪读书人)
“即便是唐朝,这样一个有理由被认为是中国人的朝代,非中国因素还是非常明显。统治者李氏族家族是突厥族后裔的一支,。。。。在这些人中印度的佛教徒之数量并非微不足道。” 没有像中国传统著作,只关注到官方或名家所言,还居然把非主流或反面人物言论也拿进来,比如张献忠,方腊。 区分心学和佛教禅宗那条界限难以勾画,同样明显是,心学必然造成个人主义的多样形式,最后甚至和王守仁本人言辞都产生彻底的矛盾。 宗族共产主...2021-12-11 00:12:04
“即便是唐朝,这样一个有理由被认为是中国人的朝代,非中国因素还是非常明显。统治者李氏族家族是突厥族后裔的一支,。。。。在这些人中印度的佛教徒之数量并非微不足道。”
没有像中国传统著作,只关注到官方或名家所言,还居然把非主流或反面人物言论也拿进来,比如张献忠,方腊。
区分心学和佛教禅宗那条界限难以勾画,同样明显是,心学必然造成个人主义的多样形式,最后甚至和王守仁本人言辞都产生彻底的矛盾。
宗族共产主义
梁沅(yuan)元将《大学》作为自己改革社会计划的基础。出发点不是格物或致知,而是齐家。1533年,他在家乡永丰县创办了“聚和堂”.梁的著作被遗忘很久,自1625年第一次问世后就从来没有再出版。1960年北京出版他的书,并附有补遗。
回应 2021-12-11 00:12:04 -
BWV八核 (我是伪君子,伪读书人)
"因为生来没有羽翼,天堂似乎不是为凡人而设。因为这个缘故,其他人寻找幸福的人并不相信通过升天可以获得福佑,因为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升天,而这一小部分人,也似乎只是片刻的成功而已。所以他们选择了相反的道路:他们将天堂带到人间。 在这意义上,过去实际上就是现在。相形之下,未来多少显得不重要。它仅是不存在的东西,这不是在"无"non being的那层意义上,无之中可以诞生出令人吃惊的新生事物。" 无不是零,无是微分,...2021-12-10 23:58:05
-
BWV八核 (我是伪君子,伪读书人)
“即便是唐朝,这样一个有理由被认为是中国人的朝代,非中国因素还是非常明显。统治者李氏族家族是突厥族后裔的一支,。。。。在这些人中印度的佛教徒之数量并非微不足道。” 没有像中国传统著作,只关注到官方或名家所言,还居然把非主流或反面人物言论也拿进来,比如张献忠,方腊。 区分心学和佛教禅宗那条界限难以勾画,同样明显是,心学必然造成个人主义的多样形式,最后甚至和王守仁本人言辞都产生彻底的矛盾。 宗族共产主...2021-12-11 00:12:04
“即便是唐朝,这样一个有理由被认为是中国人的朝代,非中国因素还是非常明显。统治者李氏族家族是突厥族后裔的一支,。。。。在这些人中印度的佛教徒之数量并非微不足道。”
没有像中国传统著作,只关注到官方或名家所言,还居然把非主流或反面人物言论也拿进来,比如张献忠,方腊。
区分心学和佛教禅宗那条界限难以勾画,同样明显是,心学必然造成个人主义的多样形式,最后甚至和王守仁本人言辞都产生彻底的矛盾。
宗族共产主义
梁沅(yuan)元将《大学》作为自己改革社会计划的基础。出发点不是格物或致知,而是齐家。1533年,他在家乡永丰县创办了“聚和堂”.梁的著作被遗忘很久,自1625年第一次问世后就从来没有再出版。1960年北京出版他的书,并附有补遗。
回应 2021-12-11 00:12:04 -
BWV八核 (我是伪君子,伪读书人)
"因为生来没有羽翼,天堂似乎不是为凡人而设。因为这个缘故,其他人寻找幸福的人并不相信通过升天可以获得福佑,因为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升天,而这一小部分人,也似乎只是片刻的成功而已。所以他们选择了相反的道路:他们将天堂带到人间。 在这意义上,过去实际上就是现在。相形之下,未来多少显得不重要。它仅是不存在的东西,这不是在"无"non being的那层意义上,无之中可以诞生出令人吃惊的新生事物。" 无不是零,无是微分,...2021-12-10 23:58:05
-
小何才露新一角 (戒腐戒躁)
在“自由”这个词可能出现的最早的一个段落中,它关涉到一个政党击败另一个政敌集团所取得的成功:“兄弟权要,威福自由”。因而在中国,“自由”一开始倾向于染上了不愉快的色彩。“自由”概念并非没有合理性,它激发了人生摆脱束缚的思想,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概念并不是在被压迫者与被剥夺权利的人们中发现的,而是在统治阶级的环境中发现的。其荒谬的结果就是,此刻,正如前所引述,叛乱群众基本上还采用使人感到震惊的保... (1回应)2012-12-05 11:48:23 2人喜欢
在“自由”这个词可能出现的最早的一个段落中,它关涉到一个政党击败另一个政敌集团所取得的成功:“兄弟权要,威福自由”。因而在中国,“自由”一开始倾向于染上了不愉快的色彩。“自由”概念并非没有合理性,它激发了人生摆脱束缚的思想,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概念并不是在被压迫者与被剥夺权利的人们中发现的,而是在统治阶级的环境中发现的。其荒谬的结果就是,此刻,正如前所引述,叛乱群众基本上还采用使人感到震惊的保守的秩序观,而逐渐腐败的领导阶层则公开赞扬自由的理想。 引自第152页 所以说“自由”是受教育的产物…… 以漫画《天方夜谭magi》为例,受过教育的三公主阿里巴巴君和没受教育的三公主的幼驯染卡西姆,都在为贫民窟生活着的人们所痛苦。但是前者倾向于建设一个共和制的民主自由国家,而后者则倾向于自己获得王位并持续奴隶制度。而三公主诚然是所谓“统治阶层”之一人,他作为王子看到的国家腐败世道不张人民生活疾苦之后,从用金钱解放奴隶开始,就已经在走向一条憧憬自由的道路;卡西姆则是标准的被统治和剥削阶级,因为未受过“精英式”教育,他所能知道的国家方式就是自己经历过的方式,他所明白的生活方式就只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奢侈的剥削像自己这种人的生活方式两种而已,并无办法开创另一条道路。 于此相同,小说《海上牧云记》的前部分,其实也还沿袭着这条路子,到后来越写越差就不说了罢!
1回应 2012-12-05 11:48:23
论坛 · · · · · ·
新译版已出,ISBN号码是:978-7-214-05985-7 | 来自欧阳 | 2012-01-20 21:53:30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海外中國研究 (東寫西讀)
- 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 (彼岸)
- ◆岊湬的书柜(3) (岊湬)
- 个人藏书 (莫云轩)
- 我收集的电子书 (叶芝。)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国人的幸福观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toki 2012-04-06 10:12:34
翻了一遍,这本简直是我看过最摸不着头脑的专著了。不知道有多大程度是因为翻译!
0 有用 颤颤桑 2012-05-30 14:51:55
受益匪浅。作者的着眼点和学术水平真令人叹服。通过外国人的著作来认识自己,这何尝不是中国学术界的杯具。另,翻译真的很欠。
0 有用 HP 2010-03-20 16:38:25
结合中国历史和各种宗教观念对于幸福的罗列, 提供读者一种上下千年的幸福大局观。
0 有用 lancevickky 2010-06-13 20:51:11
作者的理论范式用的很玄,但我总是感觉要把乌托邦和幸福这两个概念分开来解读更合适些,书名更应该写成,中国人的乌托邦......
0 有用 BWV八核 2021-12-11 00:44:02
20200810 书架待读,出,非目标范围德国汉学家对文献和细节的研究,观点和意见超绝大多数中国人,哪怕是中国学者。这里的差异和区别在哪?做研究和做学问差别。
0 有用 钢铁加鲁鲁 2022-04-18 17:54:07
首先书名的翻译可能为了方便出版,名为幸福观其实是一本宗教史。内容比较详实,具有逻辑性但又似乎有点零碎。过多的史料文本不利于阅读。3.5
0 有用 BWV八核 2021-12-11 00:44:02
20200810 书架待读,出,非目标范围德国汉学家对文献和细节的研究,观点和意见超绝大多数中国人,哪怕是中国学者。这里的差异和区别在哪?做研究和做学问差别。
0 有用 doudou 2021-12-01 13:59:03
本来随便翻一翻结果被惊艳到了,披着幸福观的中国思想史,1800以后部分尤其好(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借助他者认识自我多么必要!)可惜几位译者中文实在不怎么样...
0 有用 傲娇小受受 2021-07-28 09:54:19
中国文化中的宗教因素(来世、乌托邦等信仰)的演进分析,到文革中的一些分析现在仍有现实社会意义。翻译真的八行,《竹书纪年》误作“竹书经年”,清帝逊位误作1911(不知是否原文如此)。如此细小之谬误不胜枚举,殊可遗憾。
0 有用 nkkkkk15 2021-03-28 09:48:23
了解中国思想演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