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庵笔记的笔记(33)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ᡩᡠᡩᡝ (霜降水落,自见涯涘。)

    笻竹杖蜀中無之,乃出徼外蠻峒。蠻人持至瀘、敍間賣之,一枝纔四五錢。以堅潤細瘦,九節而直者爲上品。……予過敍……西廡有一堂,羣蠻聚博其上。骰子亦以骨爲之,長寸餘而匾,狀若牌子,折竹爲籌,以記勝負。劇呼大笑,聲如野獸,宛轉氊上,其意甚樂。椎髻獠面,幾不類人。見人亦不顧省。 按:于古有征!

    2021-05-05 16:40:05   6人喜欢

  • 大中祥符九年

    王荆公素不乐滕元发、郑毅夫,目为“滕屠”、“郑酤”。然二公资豪迈,殊不病其言。毅夫为内相,一日送客出郊,过朱亥冢,俗谓之屠儿原者,作诗云:“高论唐虞儒者事,卖交负国岂胜言。凭君莫笑金槌陋,却是屠酤解报恩。” 页92。 《涑水记闻》的常客。

    2024-03-31 22:19:51   4人喜欢

  • 大中祥符九年

    辽相李俨作黄菊赋,献其主耶律弘基。弘基作诗题其后以赐之,云: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页四六。 传闻辽道宗善诗文,曾有诗集,某人曾就做过一些研究,不过在聊天时被另一宋史学者驳斥,认为辽朝皇帝识字就不错了,不可能写的出诗。 不过我实在不了解其他材料,仅就这一条来说,说辽道宗很会写诗也不见得,说不可能会写诗则失之无据。我猜他还是会写一些的吧,不然捏造自己会写诗的...   (6回应)

    2024-03-19 00:12:49   4人喜欢

  • 大中祥符九年

    政和、宣和间,妖言至多。织文及缬帛,有遍地桃冠,有并桃香,有佩香曲,有赛儿,而道流为公卿受箓。议者谓:桃者,逃也;佩香者,背乡也;赛者,塞也;箓者,戮也。霄玉清万寿宫及玉皇殿之类,玉字旁一点,笔势险急。有道士观之曰:“此点乃金笔,而锋芒侵王,岂吾教之福哉?”侍晨李德柔胜之亲闻其言,尝以语先君。又林灵素诋释教,谓之“金狄乱华”。当时“金狄”之语,虽诏令及士大夫章奏碑版亦多用之,或以为灵素前知金贼...

    2024-04-02 17:10:09   3人喜欢

  • 大中祥符九年

    今官制:光禄大夫转银青,银青转金紫,金紫转特进。五代以前,乃自银青转金紫,金紫转光禄,光禄转特进。据冯道长乐老序所载甚详。 页六〇。 晕。随手记一笔。

    2024-03-20 14:26:52   3人喜欢

  • 大中祥符九年

    宋史艺文志载老学庵笔记只有一卷,可能刊刻有误。 宋志体例特殊。按宋志此卷载“张九成……以下不著录”,老学庵笔记恰在其上,当是从其他目录中抄来(应该是某官方书目),也许是“十卷”之误。 不过老学庵笔记之上五本、之下三本共九本均记载“一卷”,比如上面一条“邵氏闻见录一卷”,显然也不对。(考虑到我曾考察《邵氏闻见录》卷一,认为这一卷有一次打散重编并混入了后人编造内容)又“后山居士丛谈一卷”似乎也是“四...   (4回应)

    2024-02-26 11:35:04   3人喜欢

  • 大中祥符九年

    南齐胡谐之谮凉州刺史范柏年于武帝曰:欲擅一州。柏年已受代,帝欲不问。谐之曰:见虎格得而放上山。于是赐死。绍圣中,谪元祐大臣过岭,吕吉甫闻之,嘻笑曰:捕得黄巢,笞而遣之。 页四四。

    2024-03-18 23:42:51   2人喜欢

  • 大中祥符九年

    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 页二〇 当时一页十五到二十行😆 看来大字本很通行😃 (乱说的)

    2024-02-27 19:27:30   2人喜欢

  • 大中祥符九年

    建炎初,按景德幸澶州故事,置御营使,以丞相领之,执政则为副使。上御朝,御营使、副使先上奏本司事,然后三省、密院相继奏事。其重如此。 页8。

    2024-02-26 19:13:41   2人喜欢

  • 大中祥符九年

    蜀俗厚。何耕類省試,卷中有云:「是何道也夫。」道夫,耕字也,初未必有心。耕有時名,會有司亦自奇其文,遂以冠蜀士。士亦皆以得人相賀,而不議其偶近暗號也。師渾甫本名某,字渾甫。既拔解,志高退不赴省試。其弟乃冒其名以行,不以告渾甫也。俄遂登第,渾甫因以字爲名,而字伯渾,人人盡知之。弟仕亦至郡倅,無一人議之者。此事若在閩浙,訟訴紛然矣。 页三五。 科举大省😃!   (2回应)

    2024-02-28 20:38:59   1人喜欢

<前页 1 2 3 4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老学庵笔记

>老学庵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