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了不起的著作。说是经济,其实包罗戒律、政治、社会等多面向。从常住、无尽财等基本概念讲到佛教因权贵利用和底层攀附而衰落的大历史进程,从寺户、碨课、布施、做斋等佛教经济生产消费的微观层面讲到佛教对中国基层社会组织、商业伦理和国家经济的影响。全书在印度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冲击与适应这一框架内,沿上述历史与社会学两条主线交替叙述。前面四章是见史料功力的地方,有许多有趣的细节,但对我这样的外行而言失之琐碎,最后一章进入对历史和社会学的双重总结,犀利而独到。解决了几个困惑:1,佛教戒律与放贷生财之间的矛盾;2,佛教是适应还是摧毁了中国的封建制度;3,寺院庄园经济中奴婢和农户的差别;4,中古末期佛教衰落的历史肇因。译文对专业概念的回译很到位,还纠正了原版中的不少错误,可惜忽略了基本的文从字顺,读起来相当费劲。
翻译真是糟心,生硬,误译,比比皆是,唯一的优点是把中文史料的原文给找出来了 知乎上有人扒了耿先生译文质量,不忍直视啊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68080
相关资料集中在敦煌出土的文书上,感觉只是一个点,不能覆盖到面,在讨论佛教相关经济时完全不对照道教,佛教内部的教派也没有细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译者非常用心地考订了人名地名和年份,纠正出原文很多错误,但句子的组织一塌糊涂,还蛮尴尬的,不能说没上心,但确实造成了很多阅读障碍……
不知是否可以从此着手进行“道教经济”研究?
多有意思的标题啊。
法国汉学
考证详细 结构清晰 是研究寺院经济史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耿昇的翻译读得心焦火辣,奈何国内既懂法文又懂佛教的人少。。
这书还真没有原版
泛读一半
翻译问题...看来还是原版最可靠
史料很丰富
少有经济史家如谢和耐一般通晓内律.而不通内律,如何理解寺院经济的教理依据.
按需。“佛教源于印度,而发扬光大却在中土。自东汉时输入,经诸多朝代之努力,将原为梵文(或巴利文)等古天竺文字的佛经译为汉语,并通过手工抄写到印刷技术之运用,终于使佛法深入人心,广大信众,同沾法益,此功德无量之善举前后持续了千年有余。特别是我国国民与天竺人民早有往来,其思想趋向也颇为接近,复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之相互激荡、磨合,乃至酝酿、吸收,至隋唐而大成,创宗立派,鼎盛繁荣,前所未有。影响所及,我国周遍朝鲜、日本、越南等邻邦亦多流行大乘佛法。”
#中古佛教寺院经济的中国化# 佛教在印度本土的失落,意味着作为外来宗教它总要经历与传入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历史过程。书中,佛教具体与中国皇权社会各阶层的经济互动就尤为明晰——皇帝与佛教、文人与佛教、贵族(尤其后宫嫔妃)与佛教、平民与佛教,对应了不同类型的寺院经营,佛教教义中千篇一律的布施概念在具体脉络中亦赋有不同的行为动机和阶层精神。
第一遍读完时,非常生气,一个饶有兴味,又做得相当深入的研究,被翻译地支离破碎成这个样子,到头来还是气自己花了许多时间却依然没有领会到多少谢和耐的用意,零零碎碎捞取了许多知识性的吉光片羽,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开始读导论读得稀里糊涂云里雾里,翻完全书后再回来读才稍微明白了一点他的要旨和如此编排布局的理由。于是便再把第五章《历史的基础》读过一遍后,恍然大悟,不得不说实在是bravo得紧,而我认为其中最妙的,当属谢和耐透过层层经济和政治的表象,去把握那虚无缥缈却最为关键的集体心理学。至于翻译,罢了,也要感谢耿先生,兴许将来把法语学好了以后就来一个个把他的这些译作重新翻译一过也算是能糊口了
書是不錯,翻譯一般般... p118,齊武帝時的會州注的是甘肅靖遠。這個會州是西魏設的,而且南齊怎麼控制甘肅?四川還有一個會州,但已經是隋朝了。南史劉劭即位時分浙江以東五郡爲會州,距齊武三四十年。侯景之亂時還有會州人反城應景的記載,可見未廢。會州也沒什麽名氣,不太可能搞個僑州出來
年鉴学派
经典之经典,没有之一
那一代法国汉学家是吃了什么仙丹还是神佛附体,谢和耐24岁才开始学中文,35岁就出版了这部空前著作
> 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
7 有用 风间隼 2013-05-22 06:15:16
了不起的著作。说是经济,其实包罗戒律、政治、社会等多面向。从常住、无尽财等基本概念讲到佛教因权贵利用和底层攀附而衰落的大历史进程,从寺户、碨课、布施、做斋等佛教经济生产消费的微观层面讲到佛教对中国基层社会组织、商业伦理和国家经济的影响。全书在印度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冲击与适应这一框架内,沿上述历史与社会学两条主线交替叙述。前面四章是见史料功力的地方,有许多有趣的细节,但对我这样的外行而言失之琐碎,最后一章进入对历史和社会学的双重总结,犀利而独到。解决了几个困惑:1,佛教戒律与放贷生财之间的矛盾;2,佛教是适应还是摧毁了中国的封建制度;3,寺院庄园经济中奴婢和农户的差别;4,中古末期佛教衰落的历史肇因。译文对专业概念的回译很到位,还纠正了原版中的不少错误,可惜忽略了基本的文从字顺,读起来相当费劲。
6 有用 司马文岚 2018-10-07 02:01:08
翻译真是糟心,生硬,误译,比比皆是,唯一的优点是把中文史料的原文给找出来了 知乎上有人扒了耿先生译文质量,不忍直视啊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68080
2 有用 JUNWK1334 2018-05-31 13:24:47
相关资料集中在敦煌出土的文书上,感觉只是一个点,不能覆盖到面,在讨论佛教相关经济时完全不对照道教,佛教内部的教派也没有细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译者非常用心地考订了人名地名和年份,纠正出原文很多错误,但句子的组织一塌糊涂,还蛮尴尬的,不能说没上心,但确实造成了很多阅读障碍……
2 有用 南山 2008-09-05 10:59:54
不知是否可以从此着手进行“道教经济”研究?
1 有用 厦门雷少 2016-02-26 07:40:51
多有意思的标题啊。
0 有用 琉璃光 2012-12-11 12:21:31
法国汉学
0 有用 微夫 2014-06-20 07:41:54
考证详细 结构清晰 是研究寺院经济史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0 有用 [已注销] 2014-05-12 22:07:14
耿昇的翻译读得心焦火辣,奈何国内既懂法文又懂佛教的人少。。
0 有用 The Arch 2011-06-27 18:39:55
这书还真没有原版
0 有用 boier 2014-10-22 21:42:30
泛读一半
0 有用 bizarredream 2011-09-26 18:22:21
翻译问题...看来还是原版最可靠
0 有用 冬日沐昀 2011-05-29 16:27:38
史料很丰富
0 有用 工业先驱萨鲁曼 2011-02-18 11:21:03
少有经济史家如谢和耐一般通晓内律.而不通内律,如何理解寺院经济的教理依据.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8-11-20 16:34:33
按需。“佛教源于印度,而发扬光大却在中土。自东汉时输入,经诸多朝代之努力,将原为梵文(或巴利文)等古天竺文字的佛经译为汉语,并通过手工抄写到印刷技术之运用,终于使佛法深入人心,广大信众,同沾法益,此功德无量之善举前后持续了千年有余。特别是我国国民与天竺人民早有往来,其思想趋向也颇为接近,复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之相互激荡、磨合,乃至酝酿、吸收,至隋唐而大成,创宗立派,鼎盛繁荣,前所未有。影响所及,我国周遍朝鲜、日本、越南等邻邦亦多流行大乘佛法。”
0 有用 洛基山胡人 2022-03-02 10:02:18
#中古佛教寺院经济的中国化# 佛教在印度本土的失落,意味着作为外来宗教它总要经历与传入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历史过程。书中,佛教具体与中国皇权社会各阶层的经济互动就尤为明晰——皇帝与佛教、文人与佛教、贵族(尤其后宫嫔妃)与佛教、平民与佛教,对应了不同类型的寺院经营,佛教教义中千篇一律的布施概念在具体脉络中亦赋有不同的行为动机和阶层精神。
1 有用 光熹年 2022-01-05 23:06:53
第一遍读完时,非常生气,一个饶有兴味,又做得相当深入的研究,被翻译地支离破碎成这个样子,到头来还是气自己花了许多时间却依然没有领会到多少谢和耐的用意,零零碎碎捞取了许多知识性的吉光片羽,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开始读导论读得稀里糊涂云里雾里,翻完全书后再回来读才稍微明白了一点他的要旨和如此编排布局的理由。于是便再把第五章《历史的基础》读过一遍后,恍然大悟,不得不说实在是bravo得紧,而我认为其中最妙的,当属谢和耐透过层层经济和政治的表象,去把握那虚无缥缈却最为关键的集体心理学。至于翻译,罢了,也要感谢耿先生,兴许将来把法语学好了以后就来一个个把他的这些译作重新翻译一过也算是能糊口了
0 有用 Konkonkonkon 2022-03-13 23:21:36
書是不錯,翻譯一般般... p118,齊武帝時的會州注的是甘肅靖遠。這個會州是西魏設的,而且南齊怎麼控制甘肅?四川還有一個會州,但已經是隋朝了。南史劉劭即位時分浙江以東五郡爲會州,距齊武三四十年。侯景之亂時還有會州人反城應景的記載,可見未廢。會州也沒什麽名氣,不太可能搞個僑州出來
0 有用 另两位科学家 2022-12-09 13:46:05 吉林
年鉴学派
0 有用 萨缪 2024-01-13 11:36:07 北京
经典之经典,没有之一
0 有用 特洛布里恩岛民 2023-08-25 17:37:09 北京
那一代法国汉学家是吃了什么仙丹还是神佛附体,谢和耐24岁才开始学中文,35岁就出版了这部空前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