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的书评 (123)

撄宁 2011-05-01 15:48:26

中规中矩的社会剖析小说

这本是为了任务而读的,很长,稍觉沉闷。 主人公吴荪甫是一位颇有野心和手腕的民族资本家,然而他建立民族工业王国的种种执着努力终无奈地在三十年代中国风雨飘摇的大环境下走向颓败,伴随着故事中农民暴动和工人罢工大潮,作者无非是要最终证明中国要摆脱在半殖民地...  (展开)
erin 2009-06-15 10:11:13

矛盾的人物

《子夜》标志着茅盾的创作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它从一九三一年十月写起,至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完稿。在动笔以前,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准备和构思的过程。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的矛盾和斗争,是...  (展开)
Gloria 2015-10-05 17:28:04

对被严重高估的《子夜》的重新解读

《子夜》写于1931年10月——1932年12月。标志着茅盾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过去,对《子夜》的评价是很高的,如唐弢的“教材”本就誉它为“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 近年来,有人对茅盾的创作成就提出异议,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大于形象,有的是“主题先行...  (展开)
俗世翩翩少年 2017-02-02 22:36:51

如果你没看完子夜,这篇书评可能能帮你进一步了解子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子夜》的时代背景是1930年左右,主要围绕几位富人、富人家庭、富人的工厂而展开描写,企图展现当时的时代主流、时代社会环境。故事是以富人吴荪甫的父亲去世要举办丧礼而展开的,在第一章,整个与吴氏家族有亲戚关系的人物纷纷登场,欢迎吴老太爷从家乡来上海避难,牵出整个...  (展开)
MOMO 2016-06-14 17:58:54

全面反映社会面貌的通俗史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不写书评,其一是觉得自己看书不过尔尔,不及他人零头,怎敢妄自夸大,竟去随意批驳他人得意之作;其二也是觉得自己文字功底薄弱,怎肯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自然,懒便是第三个由头。不过,《子夜》却成为我想为其作评的书选。   《子夜》,大家都不陌生。“五四”...  (展开)
mi 2018-11-01 00:18:05

读完最大的感受是失望。小说骨架丰厚,皮肉太单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子夜》读完,最大的感受是失望。 这本书的地位太高,连带着期待值也高了起来。“史诗”、出版后复旦大学平均每三人就购买一本、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社会剖析小说的先驱”,一个个称号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 还有这样一条评价:《子夜》是20世纪世界文学巨著中,...  (展开)
January沛纸 2020-04-24 11:42:50

近代中国社会的奋起与叹息 ——读《子夜》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人说《子夜》就是近代中国的国民群像,我十分赞同。沈雁冰是充满野心的,他不仅想写一个惊险刺激的商战故事,更想通过笔下的这些人物构建一个微观的近代中国社会,去激起轰动性的社会反响与觉醒。虽然农村部分的缺失成为了文学史上无可逆转的一大遗憾,但我们不得不承认,《...  (展开)
孟维 2016-12-29 04:13:16

想到什么写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子夜》这本书无论如何争议,最无可否认的是它完美的结构。在宏大的轮廓下做到了章章得法,步步精致,多线并行却丝毫不乱阵脚,实在是作者天才的设计。精妙的结构是茅盾长篇小说得与老舍、沈从文相轩轾的资本,也是他在那个时代独绝之优长。 以吴公馆为中心,不同的线索都有固...  (展开)
茹茹 2017-06-22 09:48:17

吴荪浦:近代工业的浪漫骑士VS机械暴君

陆陆续续读完了矛盾的《子夜》,一同在读的有巴金的《家》,pdf版的《子夜》有587页,《家》也有差不多500页,感觉读《家》的时候很畅快,很轻松的读下去200页,《子夜》实在是为完成阅读计划强迫自己每天至少读100页,但即使如此还是好几次想中止,尤其读到300~400页时我基本...  (展开)
老虎仔10号 2015-08-22 12:29:47

时势不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整篇读起来,情节并没有我想象中的起伏,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我认为,茅盾对人物的刻画真的非常出色,包括里面的写景,都是为了氛围,为了塑造人物。 越看到后面,越会同情吴荪甫,性格有点无非都包括了自信、坚决、会察言观色会用人等等,缺点也不少,刚愎自负、专制强权(成功...  (展开)
云无心以出岫 2019-12-13 01:04:59

子夜时分读《子夜》

《子夜》整本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上,此书无疑对经济学、历史学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茅盾先生无疑是文学大家,《子夜》的问世,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长篇创作方面的发展起了开辟道路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了茅盾先生的创作已进入了成熟时期。作者以二十世纪二十三年代的...  (展开)
余桉 2023-02-25 19:18:49

黎明前的黑暗

《子夜》作于1930年春末夏初,正值国民党内部混战与世界经济危机的内外交困的局面。社会矛盾愈加激烈,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不断发生摩擦。革命运动在全国蔓延和中国共产党的逐步壮大,成功展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面貌。 《子夜》通过一群不同身份与文化程度的人物展现...  (展开)
枉用相存 2018-05-13 22:06:18

两虎相斗 商业巨鳄吴荪甫一败涂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报讯 一九三〇年X月X日,商业巨鳄吴荪甫因投资公债市场失败导致彻底破产,携家眷夜离上海远赴牯岭。 自春末以来,中国各地战事未停,对上海实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实业家转投公债市场,而公债市场的投机性与冒险性往往使得企业家一夜敛财无数或家财尽失。显然,吴...  (展开)
凉生的咖啡猫 2018-01-13 21:04:33

资产阶级的实业梦

听说这本小说很久了,竟然也一直没有看。最近也终于看完了,不过因为某些事情耽搁了一点功夫,现在才开始写书评。 茅盾这个人我不算了解。《子夜》是我第一本拜读的作品,以前在书上多多少少看过一点梗概,这是很不好的,通过一点点的梗概只能得出一点点稀少可怜的印象,但是读...  (展开)
爱笑的冰激凌 2024-02-10 19:55:53

功利日益侵心吾当如何应对

功利日益侵心吾当如何应对 ——读茅盾《子夜》有感 当我读完这部小说我的内心是矛盾的,我不禁扪心自问,在那个功利性极其强的年代下,我该如何存活下来?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是极致的利己主义者,也都还是利益熏天了。 吴荪甫刚开始明明如此正气,最后也不还是为了公债去了吗?民...  (展开)
smelly catttt 2021-11-03 22:01:29

杂言

前半段像是唱戏一般,以吴荪甫为代表的资本家,张素素,范博文等代表的在社会变革中虚无空洞无理想苟安一隅的年轻人,以吴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守旧的地主阶级,以屠维岳为代表的“非典型性”,极度利己,痴迷权力的“变节工人”等人物纷纷登场,让人感到眼花缭乱的同时,近代时...  (展开)
躺不平的小蛙 2021-03-29 17:17:57

风雨飘摇的三十年代

《子夜》是茅盾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全书架构宏大,出场人物非常多,人物关系复杂而且有代表性。作家没有选择将自己的视野局限在某个街角,只诉说一小群人的故事,...  (展开)
廿几岁的诗人 2019-11-28 23:00:30

妈妈我终于看完《子夜》了T_T

一面是外国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垄断,一面是国共内战及抗日战争的苦难,而当时的政府完全不懂得体恤民商而勾结外商,加上共产党联合工人罢工反抗,总之,那个年代,那个中国民资刚刚起步的年代,却是他们最黑暗最痛苦的年代。不过,民营企业向来都不是容易的,今年各个领域...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23条)

订阅子夜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