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味集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愚公 2014-10-25 22:00:42

    这部书中有很多回忆性的文字,包括对于蔡孑民先生、范爱农和钱玄同等人,我想也许可以跟周树人的《朝花夕拾》映衬,只不过周作人显得更为平淡,而周树人显得格外的纯真。在诸多火药味的杂文中间,格外显得突兀。而周作人的文章,似乎一直都是如此,淡淡的苦味如茶如药。

  • 1 骨小头 2013-05-12 20:03:06

    "一说便俗。"

  • 0 :blobcatangry: 2012-09-18 20:57:05

    前几篇极感人,确有药味,后半很是风趣。

  • 0 乌鸦嘴事务所( 2014-05-14 11:03:36

    與《秉燭談》風格較為一致。部分間接引述與憶舊之作。《玄同紀念》惹人悵惘,《上墳船》《蚊蟲藥》《炒栗子》幾篇還有趣,《談俳文》兩篇津津有味。另,原來江澄波老先生的江家文學山房(現更名為文育山房)竟在知堂那個時候就鼎鼎大名!

  • 0 本阿弥·光悦 2013-05-08 12:10:28

    枯淡,苦闷闲适之作.后几篇有趣,前面太干枯了些

  • 0 宏天义隐 2016-02-21 21:32:45

    思想性与风俗闲适的文字的结集,文钞愈加成熟,主动性虽然少了,但是更有味道。最后的日本之再认识是点睛

  • 0 昭礼 2015-05-17 22:32:02

    “凡是无常无告无望的,使人无端嗟叹此世只是一梦的,这样的一切东西于我都是可亲,于我都是可怀。”

  • 0 芝麻糊糊大尾巴 2013-12-14 20:10:39

    鲁迅说,天下文章,排第一的是周作人,第二的是周树人,第三的是林语堂。。。可是看了才发现大都是对同乡文章的考证和各种民俗细节的追溯,不明觉厉。翻过只记得悼蔡校长的情怀;夜糖、炙糕、茄条、梅饼深夜读来的口水连连;当然还有再说日本的宽容。每个一颗星吧。室友说我肯定是还没到读这种散文的年纪,那就雪藏起来,等我50岁准备退休了再拿出来消磨时光好了。。。

  • 0 卷卷啊德勒 2013-01-18 21:45:40

    渐能读懂稍稍许。

  • 0 南山 2019-11-18 23:47:49

    “离了政事与理学,要知道一个人的性情,从有些微小的事情上去看,反能明了真相,也正是常有的事。”周作人这样看朱舜水,我们看周作人恰好可以反过来,他写那些“微小”的事情,例如写野草、虫草药、俳文,政事和理学都是不在场的潜在对话者,亦即“说自己的话,不替政治或宗教去当差”。此外,1940年的几篇文章很明显可以看出他在怀想旧日故乡,可见现实之不如意,而他只会念一个“躲”字诀。然而到了1941年底重谈“日本之再认识”,则又回归政治与理学了。我有种感觉:周作人的对话对象其实是新文化运动诸人,只是最后大家都在被现实裹着走了,而他在民族情绪高涨的时代强调个人主义立场、文化立场,到30年代还抱持20世纪初年的思潮(国/民、东/西),其实是被章太炎的思想彻底框住而不自知,还一直在进行一场单方面的、错位的对话。

  • 0 鬼马 2013-03-05 10:16:35

    最近一心想发财,想学小手艺,想搞点实在的东西,所以这一本看得比较粗,没吃出来药味,只是隐约记起09年夏天西安的蝉(叫得特别响)。——其实是想说,以后要少看这种鸟书,有毛用。

  • 0 十二夜 2021-04-08 14:08:02

    每天读几页,感觉像偷时间一样,前面的怀人之作,真的像书名,有淡淡的苦味,后面的散文,又回归周氏的平实松弛的风格……不知道为啥评分不高

  • 0 自白 2021-12-28 15:16:10

    有随笔书话,有中日民俗,有亡友纪念,有草木虫鱼,有中日文化......文风依然继续着《夜读抄》那一类,闲适中带点“苦味”。尤为喜欢后面讲民俗,中日文化的几篇。

  • 0 拉维克 2022-11-27 20:42:52 江苏

    说是掺杂苦味的"闲适",在我看来倒是低徊的沉郁,知堂的"乡曲之见"宛如一种精神上的"乡愁",写朱舜水在日本"能和语,然及其病革也,遂复乡语"非常动人(让人想起来雷马克《凯旋门》里琼玛陀临死前无力讲话,只能用母语表白)。知堂的"乡愁"要比《陶庵梦忆》式的还不一样,根本不用哀悼失去,因为那个精神上的故乡在似有若无之间,绍兴东京都只是载体,也在所谓"儒家正宗"的根深蒂固里。

  • 0 Kim 2022-04-24 15:29:43

    僅摘錄兩句 疾虛妄的對面是愛真實 夜間集數人輪流說鬼怪故事,油燈中燃燈心百枝,每講一故事了則滅其一,夜漸闌那燈亦漸暗,至百物語講了而燈滅,必有可怕的怪物出現…

  • 0 我的憔你的悔 2022-12-06 09:55:11 新疆

    收录不少同时代的回忆短文哈,最后三篇🇯🇵 徘文相关的文章也不错

  • 0 在我的死的彼岸 2024-01-09 21:41:13 湖南

    四篇纪念文《关于朱舜水》、《关于陶筠广》、《关于杨大觚》、《关于范爱农》,引用典籍比较多,略读。浙东的方言有趣极了,官事草、瞎婆子。

  • 0 澹台灭清 2023-04-10 23:05:52 山东

    此集颇多言外之意,药味二字不虚,倘不结合背景便亦忽略。 如起首第一篇写朱舜水,舜水是赴日的儒者,而知堂序言中便自诩儒家,此篇作于40年,有借人写己的意思。知堂此集中两次引舜水“能和语,然及其病革也,遂复乡语”,是起了共鸣了。又如40年写蔡元培说蔡“一生的价值亦着重在思想,至少当较所施为更重”,其实言外之意是希望人们评价他时也“以思想主张为本”。 回忆范爱农引鲁迅诗“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给钱玄同写挽联也说“同游今散尽”,可见他当时心境之寂寞,尤其钱玄同死在他遇刺后仅半月,对他打击很大。 至于写故乡风物民俗的《禹迹寺》《上坟船》等篇,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张岱《梦忆》《梦寻》的写法,看似闲适而苦味自在其中矣。

  • 0 🧡勞小姐🧡 2024-06-11 11:41:01 广东

    -_-惊觉周作人的阅读量。喜欢风俗人情的不妨一看。

  • 0 Bunny 2016-03-15 12:57:26

    三个字:看不懂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