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的书评 (26)

见招拆招 2020-11-24 10:19:04

读《理解媒介》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新闻传播领域,《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被誉为是“互联网思维的奠基之作”“认知突围必读经典”。全书一共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共有七章内容,主要阐述了麦克卢汉最著名的三个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冷媒介”。这三个理...  (展开)
妙牵人 2020-03-24 17:24:21

《理解媒介》第一部分摘要

/作业 一.媒介即讯息 媒介即讯息。传统文化强调分裂切割,机械化的切分性和序列性,导致我们认为“内容”才是讯息(一种媒介的内容往往是另一种媒介),但随着序列性让位于同步性,人们进入外形和结构的世界,对专门片段的注意转移到对整体场的注意,人们意识到“媒介即讯息”...  (展开)
江海一蓑翁 2020-12-04 18:34:01

梅园经典共读小组第二十八期——麦克卢汉《理解媒介》沙龙讨论纪要》

上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第一次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等理论,其思想之先锋令当时传播学界一众学者为之侧目;时至今日,世界已经步入智能媒体时代,“万物皆媒”成为了新闻传播学科面向大众普及率最高的学术概念之一。60年过去了,我们对于“媒...  (展开)
何金水 2022-07-12 17:40:35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麦克卢汉是20世纪最著名的媒介理论家。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整个北美乃至全世界都在阅读、议论和研究他的《理解媒介》。 1964年,《理解媒介》出版,旋即掀起了世界范围的麦克卢汉热。1967年,他因脑瘤而接受开颅术;1976年,他又患轻度中风...  (展开)
阿迪迪迪 2020-12-15 22:26:38

难懂的麦克卢汉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麦克卢汉曾经在日记里写道:我永远都不会成为学者。 但人生的奇妙之处在于,生活永远不再掌控之中。1936年,他成为了教授“英美文学”的老师。并开始在美国多所高校任教。 在威斯康星大学教书时,他感到与学生的交流仿佛与世隔绝了一代人。他怀疑这与学习方法有关,并着手进行...  (展开)
单读 2020-09-04 21:53:37

在信息时代,做大写的人

正如带着预见性价值的作品都难逃被低估、被误解的宿命,这本超过 40 万字的传播学著作在出版前也遭遇了不少阻碍。负责出版该书的编辑称麦克卢汉的手稿“处处生辉,但风格松散”,因“一本成功的书不能冒险去容纳 10% 以上的新材料”而质疑其文稿内 75% 材料的必要性。为了配合...  (展开)
🌴សាឡុត ស🪷 2022-11-28 00:10:02

好牛的书

理解媒介(工具) 1.媒介即讯息。虽然电和光看起来是不带信息的媒介,因为媒介对人的协作和活动尺度和形态发生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媒介本身就可以改造社会的空间模式,譬如铁路,而不管媒介究竟运载了什么东西。人们忽略了电光媒介本身,但是现在的生活景观全来源于此。麦克卢...  (展开)
GavinC 2022-05-09 09:47:25

去理解媒介吧,而不要去理解《理解媒介》

理解媒介的重要性在于什么地方呢?它的重要性,在于它的理论没有一样是可以被用的,但是呢,它却开阔了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开拓了我们看问题的方法。 所以很多的人说天哪,说这个麦克卢汉,没什么理论我们可以用啊。确实,麦克卢汉的没一样理论你是用的(当然除了考研写题除外)...  (展开)
90qo 2021-06-03 14:01:36

翻译避雷,本书建议阅读原著

好的翻译需要达到信达雅,但这个译本连“信”都未曾达到,限于篇幅仅举两例: 1,序言中将“The new electronic interdependence recreates the world in the image of a global village.”翻译为“电子技术使人相互依存的新局面以地球村的现象重新塑造世界”这种语句不通无法...  (展开)
颦儿 2020-08-10 19:47:36

如何用媒介论构件自己的底层思维方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序章 《理解媒介》这本书是传播学的经典,学传播学的同学,没有人不知道麦克卢汉,没有人不知道麦克卢汉卢汉的这本经典理论“理解媒介”。 这本书是很厚的一本书,读完这本书,一天大概是3小时多,读完这本书用了一周多的时间,大概是20多小时,当然,收获也是同样慢慢的。这本...  (展开)
pansin 2019-08-23 09:55:19

专业古董非诚难扰

香港问题的舆论之争如火似荼,大陆媒体报道给大陆民众的印象是普通港人反对暴力支持警队,爱国爱港,大陆民众群情激昂,撑警队,撑香港,剑指港独以及港独媒体。然而,香港居民要么是沉默的大多数,要么是对政府和警队并不满意,对大陆民众的思想统一不可理解和理喻,无论是香...  (展开)
老曹Trader Joe 2024-01-19 14:33:53

语言让人更快驰骋 但使肢体的卷入越来越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媒介或技术的“讯息”是其引入的尺度、速度、模式变化 比如火车加速、扩大了过去的功能,创造新型城市、新型工作、娱乐 与火车运的是什么无关 (然后飞机又改变了火车创造的模式) 2. 印刷术出现带来同一性、连续性 与动态、口头的习惯法相对 3. 热媒介粘合时空 形成统一性 ...  (展开)
云玖弋 2023-11-10 18:14:26

媒介是人的延伸,它终将改变人的行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短视频的快乐,谁都懂。知乎短篇的爽,谁不喜欢?就连短剧都是高密度爽点,就问你的多巴胺够不够。 无论上面哪一种,都是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媒介就是人的延伸。这个角度很有趣,为此他写了一本《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人的延伸 通常,人认识世界就是用五感,用手脚、...  (展开)
禁止出声 2023-11-08 21:22:59

在《理解媒介》中重新理解媒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接触《理解媒介》之前,我的确没有深入思考过媒介本身,因为我们通常会更加关注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惯性让我们不假思索地认为内容才是一切影响的起点,而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本身的冲击远大于“内容”或“信息”,这样的观点在被首次提出时对于人类对社会理解的认识又加深一步,...  (展开)
风朵 2023-07-31 15:45:37

差点以为自己在看托夫勒

以前有人说麦是网红学者,现在看来这个说法并不过分,但是麦有些洞见比起别的传播学家还算比较深刻 在我看来,麦克卢汉的叙述有一些粗暴,还没到哲学上的思辨程度,也没有到心理学上的精细,更像是一本断言集 麦克卢汉的重点在于,工业社会产生了某种割裂式的社群,偏重视觉体...  (展开)
小葱先生 2023-07-25 18:16:35

理解《理解媒介》与麦克卢汉

读了第一卷,这种书其实不太可能一遍看懂。推荐先从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入门,再看看波兹曼三部曲。再读这个会好一些。大概不是很能懂其中所有细节,读个六成大概差不多。 一般传播学搞的都是传播内容研究,而麦克卢汉把目光聚焦媒介本身,大呼:“媒介即讯息”。 他的行文...  (展开)
Van若冲 2023-07-08 14:17:30

《理解媒介》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ta不及时回复我微信消息,是不是不爱我的表现?」成为了大众热议话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微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聊天工具了。我们已经进入到作者在60年前写下《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的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中了。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让编辑担忧的...  (展开)
lookyelin 2023-07-02 22:06:30

万物皆可媒介

如果一般人写书会创造几个新词,麦克卢汉则创造了整本书:截除、冷媒介、热媒介、地球村、内爆、逆转、杂交、感知比率、部落化、麻木性自恋、转换器、机器新娘、高/低清晰度、马赛克、那喀索斯昏迷……他的编辑也对此忠告:一本书要成功,就不能冒险容纳10%以上的新材料,而你...  (展开)
柴油奶酥 2022-09-09 12:31:12

茅塞顿开 神清气爽 不如晨读

早起晨读拜读了这本传媒经典著作,不得不说翻译真是很不走心,大段大段的机翻痕迹,完全靠自制力才能读下去,或许有一天会拜读原著吧。。。 回头说内容,麦克卢汉真是颠覆了我的三观,字母表、语言、电力都是时代无形的产物,以肢体语言、图形为主的部落社会、发展成以言语为主...  (展开)
XTV 2022-03-10 22:20:11

二十 照片:没有围墙的妓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照片,摄影,都不能分离时刻 2.照相机把人变成物,成为金钱可以买到的梦幻 3.让 热内《阳台》人们渴望出卖灵魂的愿望抗住了革命的混乱 4.【剧目简介】 一座在革命炮火中冉冉升起的幻觉宫殿,一个短暂变身为他者的欲望舞台。在“大阳台俱乐部”,顾客提供剧本与台词,在俱乐...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6条)

订阅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