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出版与文化传播史研究 (新闻可乐)
- 故国迁痕 (名字写在水上)
- 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 (新闻可乐)
- WZ&ZJ (洣歌)
- 我的回忆访谈录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浮生手记:1886-1954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阿托品 2010-07-31 22:36:33
一个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史
0 有用 。 2006-11-30 22:10:02
如果有如果世界也许也差不多
0 有用 爲己齋 2024-10-15 19:43:39 上海
2024.10.15 19:43于师大图书馆四楼。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20-01-14 11:23:38
按需。"《浮生手记》两卷,即是《我的一生》和《流亡》合辑,在1953年《我的一生》自序中,骆氏说:“我写我的一生,其目的并不是写我,而是借了我,写出我所处的时代背景。”“透过他细腻的描述,将一部中国近代史以家族史的方式呈现,”从一个家庭,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遭遇来窥看中国往事。对《我的一生》和《流亡》,骆氏曾多次修改,希望后者能作为“抗战史上的一种民间文献”流布。在他的那个年代,这只能是一个不可实现... 按需。"《浮生手记》两卷,即是《我的一生》和《流亡》合辑,在1953年《我的一生》自序中,骆氏说:“我写我的一生,其目的并不是写我,而是借了我,写出我所处的时代背景。”“透过他细腻的描述,将一部中国近代史以家族史的方式呈现,”从一个家庭,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遭遇来窥看中国往事。对《我的一生》和《流亡》,骆氏曾多次修改,希望后者能作为“抗战史上的一种民间文献”流布。在他的那个年代,这只能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愿望”。" (展开)
0 有用 呼啦啦呼 2025-03-06 09:51:29 广东
和胡适的自传同时看的,两位算是同时代人,重大人生节点基本相悖:读家塾/上新式学堂,考科举/留美考试,承继家产(几百亩田)/不要家产(几亩田),抗战逃亡/去台湾……共通的一点是都对母亲怀有深深的情意。不同的一个缘由可能是作者自己写的,没挣脱封建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