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又读一次。行外读者对这本书,易有“能欣赏我的故事,却照例忽略里面蕴藏的义理”之弊,所以一是要具备史学知识,二要细细体会。张素痴确是一位天才。
深入浅出,文字不艰深而句句有根,篇幅不长而容纳知识量极为巨大,读书时一直嗟叹民国之时高中之人教科书难度已经如此【吕思勉公历史中学教本难度与知识量也不逊色】,可见时光推移,文凭贬值,如今一般高等学历者,知识面能有此书五分之一,已殊为难能,可惜这本书写到东汉,张公已然身故,【历史著作未完成而身死的例子极多,可见历史著作难度之大,耗时之久】,最后,推荐历史入门者阅读此书,将来所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这本书皆有涵盖,民国一代学人,当真令人神往
只读一下这本书开篇第一段,就知道什么叫做牛屄了。
就像北山哥哥说的,牛逼。真的是牛逼啊。
猫头归还,更多精彩书籍请至朋歌书房:http://site.douban.com/pongo/room/529268/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柏杨的《中国史纲》是多么俗
史学界才子张荫麟的史学名著,和许地山的《中国道教史》一样,都因为作者英年早逝而未成完璧,但现存的部分已经足以奠定他们在史学界的地位。
好看,耐看!只是辽教版的校对工作实在让人愤懑~~~
似断非断而组织紧密的叙述,道尽其中原委
严肃且不失可读性。相比起来,钱穆的国史大纲可读性就差了。而像柏杨中国人史纲,相比起来,竟和故事会有几分相像。可惜天妒英才啊。我读的这个辽宁教育的版本各方面都不错,但是有错别字,比如勾践都被写错了。
书很好,版本不好,好多标点缺失,看得人一口气喘上好几喘。历史书都应该附送地图。孔子单辟一章;历代制度演变有讲一些,但我还是嫌少;战国真tm乱、我永远记不住;汉朝几章,引用史料似乎过多了些。每每看到作者憾称某时某族史料阙如,不知道如今有没有补缺。!臧否人事时,有时只引时人之议,有时作者慷慨高论。“高帝在平城给冒顿围了七昼七夜、狼狈逃归”咔咔;董仲舒上书轻徭薄赋、“第一次学者为农民向政府请命”,董氏原来不是书呆子啊
英年早逝的大家
可惜没写完
读史和读哲学真是不同,一点都急不得。
书的校对很成问题,但内容则是晓畅易明,识见高绝。
卓越的好吗
《中国史纲》本来是为1935年民国教育部计划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的第一部,牛!
写得很好,不过这本书是考究性质,不符合我的需要。
我若早十年读得此书并致书于父母,本科必得历史学。
这本书写的通俗易懂,蛮不错的。
> 中国史纲
1 有用 齐物秋水 2021-03-14 20:18:46
又读一次。行外读者对这本书,易有“能欣赏我的故事,却照例忽略里面蕴藏的义理”之弊,所以一是要具备史学知识,二要细细体会。张素痴确是一位天才。
1 有用 神威 2011-11-17 14:33:02
深入浅出,文字不艰深而句句有根,篇幅不长而容纳知识量极为巨大,读书时一直嗟叹民国之时高中之人教科书难度已经如此【吕思勉公历史中学教本难度与知识量也不逊色】,可见时光推移,文凭贬值,如今一般高等学历者,知识面能有此书五分之一,已殊为难能,可惜这本书写到东汉,张公已然身故,【历史著作未完成而身死的例子极多,可见历史著作难度之大,耗时之久】,最后,推荐历史入门者阅读此书,将来所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这本书皆有涵盖,民国一代学人,当真令人神往
1 有用 羅北山 2010-07-17 12:07:30
只读一下这本书开篇第一段,就知道什么叫做牛屄了。
0 有用 游伟 2010-09-29 21:37:11
就像北山哥哥说的,牛逼。真的是牛逼啊。
0 有用 朋歌PONGO 2013-01-19 14:01:43
猫头归还,更多精彩书籍请至朋歌书房:http://site.douban.com/pongo/room/529268/
0 有用 楚青 2005-12-07 14:01:57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柏杨的《中国史纲》是多么俗
0 有用 过客 2013-02-18 19:19:20
史学界才子张荫麟的史学名著,和许地山的《中国道教史》一样,都因为作者英年早逝而未成完璧,但现存的部分已经足以奠定他们在史学界的地位。
0 有用 觀雲 2009-04-18 13:42:27
好看,耐看!只是辽教版的校对工作实在让人愤懑~~~
0 有用 间闲室主人 2012-09-17 22:17:19
似断非断而组织紧密的叙述,道尽其中原委
0 有用 pp 2012-03-19 13:47:50
严肃且不失可读性。相比起来,钱穆的国史大纲可读性就差了。而像柏杨中国人史纲,相比起来,竟和故事会有几分相像。可惜天妒英才啊。我读的这个辽宁教育的版本各方面都不错,但是有错别字,比如勾践都被写错了。
0 有用 墙西表公 2013-05-07 17:28:34
书很好,版本不好,好多标点缺失,看得人一口气喘上好几喘。历史书都应该附送地图。孔子单辟一章;历代制度演变有讲一些,但我还是嫌少;战国真tm乱、我永远记不住;汉朝几章,引用史料似乎过多了些。每每看到作者憾称某时某族史料阙如,不知道如今有没有补缺。!臧否人事时,有时只引时人之议,有时作者慷慨高论。“高帝在平城给冒顿围了七昼七夜、狼狈逃归”咔咔;董仲舒上书轻徭薄赋、“第一次学者为农民向政府请命”,董氏原来不是书呆子啊
0 有用 Ling🌙 2006-11-09 16:41:30
英年早逝的大家
0 有用 viola 2012-03-22 22:49:29
可惜没写完
0 有用 小废物瓦拉瓦拉 2012-12-08 09:07:22
读史和读哲学真是不同,一点都急不得。
0 有用 多吃青菜少长肉 2023-02-05 12:55:38 河南
书的校对很成问题,但内容则是晓畅易明,识见高绝。
0 有用 lytlxj 2006-09-27 17:46:02
卓越的好吗
0 有用 五亩田 2013-09-16 21:15:44
《中国史纲》本来是为1935年民国教育部计划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的第一部,牛!
0 有用 Yu 2010-12-23 20:17:14
写得很好,不过这本书是考究性质,不符合我的需要。
0 有用 Yuimokin 2019-10-10 11:16:49
我若早十年读得此书并致书于父母,本科必得历史学。
1 有用 时光·沧海 2018-12-28 20:15:45
这本书写的通俗易懂,蛮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