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讲美学的书。美学可以用各种方法讲。本书所用,为“破门而入法”。破,就是批判,也就是清算或清理。这就要围绕问题讲历史,或历史地讲问题,故本书又名《美学的问题与历史》。历史讲完了,问题搞清了,结论也就顺理成章地得了出来。这就叫“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至于使用“讲演体”成文,无他,教书匠习性使然故也。
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的创作者
· · · · · ·
-
易中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目录 · · · · · ·
自序
第一讲 性质与方法
一 并不提供通用门票的美学
二 最没用的和最有用的
三 真正意义在于启迪智慧
四 美学就是美学史,美学史就是美学
五 呆气与灵气
第二讲 美的研究
一 柏拉图定的调子
二 第一乐章
三 走向主观美学
四 走向神学目的论
五 走进死胡同
第三讲 审美的研究:康
一 美学的教父与父亲
二 美感的特征
三 审美的原则
四 美的秘密
五 康德给我们的启迪
第四讲 审美的研究:审美心理学
一 直觉
二 移情
三 心理距离
四 格式塔
五 精神分析
第五讲 艺术的研究:黑格
一 美学,还是艺术哲学
二 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三 艺术的阶段与类型
四 艺术的门类与特征
五 对黑格尔美学的反思
第六讲 艺术的研究:一般艺术学
一 模仿说
二 表现说
三 游戏说
四 形式说
五 走出美学的迷惘
第七讲 美学问题的历史解答
一 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
二 艺术是情感的传达
三 艺术是人的确证
四 美感与审美
五 美与丑
附录一 西方古典美学史纲
总论
一 古希腊罗马客观美学
1.美的研究
2.艺术的研究
3.美和艺术的研究
二 中世纪神学美学
1.忏悔的美学
2.感性的美学
3.行动的美学
三 近代人文美学
1.认识论美学
2.人本主义美学
3.人类学美学观
附录二 中国古典美学史纲
总论
一 先秦两汉艺术社会学
1.儒家美学
2.非儒家美学
3.两汉美学
二 魏晋南北朝艺术哲学
1.先导者
2.集成者
3.终结者
三 唐宋元明清艺术心理学
1.审美心理学
2.艺术心理学
3.创作心理学
附录三 西方现代美学史纲
总论
一 自然科学的形式主义
1.实验美学
2.形式美学
3.结构主义
4.符号论美学
5.格式塔心理学
二 非理性主义的表现主义
1.唯意志论
2.直觉主义
3.表现主义
4.精神分析
5.现象学
6.存在主义
三 理性主义的表现主义
1.移情学派
2.艺术科学
3.接受美学
四 社会科学的形式主义
1.反映论
2.价值论
五 美感经验论
1.快感说
2.心理距离说
3.实用主义
4.分析哲学
5.新自然主义
六 艺术社会学
1.游戏说
2.人类学美学
3.社会学美学
附录四 推荐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讲 性质与方法
一 并不提供通用门票的美学
二 最没用的和最有用的
三 真正意义在于启迪智慧
四 美学就是美学史,美学史就是美学
五 呆气与灵气
第二讲 美的研究
一 柏拉图定的调子
二 第一乐章
三 走向主观美学
四 走向神学目的论
五 走进死胡同
第三讲 审美的研究:康
一 美学的教父与父亲
二 美感的特征
三 审美的原则
四 美的秘密
五 康德给我们的启迪
第四讲 审美的研究:审美心理学
一 直觉
二 移情
三 心理距离
四 格式塔
五 精神分析
第五讲 艺术的研究:黑格
一 美学,还是艺术哲学
二 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三 艺术的阶段与类型
四 艺术的门类与特征
五 对黑格尔美学的反思
第六讲 艺术的研究:一般艺术学
一 模仿说
二 表现说
三 游戏说
四 形式说
五 走出美学的迷惘
第七讲 美学问题的历史解答
一 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
二 艺术是情感的传达
三 艺术是人的确证
四 美感与审美
五 美与丑
附录一 西方古典美学史纲
总论
一 古希腊罗马客观美学
1.美的研究
2.艺术的研究
3.美和艺术的研究
二 中世纪神学美学
1.忏悔的美学
2.感性的美学
3.行动的美学
三 近代人文美学
1.认识论美学
2.人本主义美学
3.人类学美学观
附录二 中国古典美学史纲
总论
一 先秦两汉艺术社会学
1.儒家美学
2.非儒家美学
3.两汉美学
二 魏晋南北朝艺术哲学
1.先导者
2.集成者
3.终结者
三 唐宋元明清艺术心理学
1.审美心理学
2.艺术心理学
3.创作心理学
附录三 西方现代美学史纲
总论
一 自然科学的形式主义
1.实验美学
2.形式美学
3.结构主义
4.符号论美学
5.格式塔心理学
二 非理性主义的表现主义
1.唯意志论
2.直觉主义
3.表现主义
4.精神分析
5.现象学
6.存在主义
三 理性主义的表现主义
1.移情学派
2.艺术科学
3.接受美学
四 社会科学的形式主义
1.反映论
2.价值论
五 美感经验论
1.快感说
2.心理距离说
3.实用主义
4.分析哲学
5.新自然主义
六 艺术社会学
1.游戏说
2.人类学美学
3.社会学美学
附录四 推荐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人的确证 8.4
- 上海文艺学术文库(易中天 著) 7.7
- 近代美学史评述 8.2
- 黄与蓝的交响 8.1
- 美学导论 8.9
- 美的历程 8.9
- 美学的意蕴 7.5
- 美学与当代文化讲演录 8.2
- 中国艺术精神 8.5
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3 条 )
用美增加生活的维度-易中天美学讲稿读后感
对于一个从小对理科感兴趣人来说,一直对美保持距离,自己经常胡子不刮,头发不梳,衣领穿黑了才换,这是因为意识不到美的“用处”。 到了中年达到温饱以后,队友去微整了下鼻子,好看多了,还在上瑜伽时请私教塑形,好像看起来确实“精致”了一些。由于经常开会,我也开始买看...
(展开)
> 更多书评 33篇
论坛 · · · · · ·
之所以给四星 | 来自壶碟会上探花郎 | 2010-10-07 12:29:46 | |
在作者大话三国的时候看的 | 来自Don | 2010-03-02 22:13:32 | |
入门书 | 来自咩咩牙 | 2010-02-25 23:17:15 | |
这个是不是易先生在大学的美学课讲稿? | 来自ooops | 2009-12-16 20:36:57 | |
世人的误解-------其实美学才是他的专业 | 来自江南二,天下七 | 1 回应 | 2009-11-30 15:03:1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8.9分 550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9.2分 1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浙江大学新生推荐书 (Oscar)
- 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相关书籍(缓慢更新中) (迷鹿)
- [Book] Art & Craft, Architecture & Design (最爱cheesecake)
- 易中天著作一览 (Alex@douban)
- 文化、个人能力和生活 (alenwg_c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尘 2008-05-23 22:28:36
美学入门的好书
0 有用 离净语 2008-05-22 23:00:46
不说写得是否好,起码我都看懂了
19 有用 巴喆 2015-09-05 21:37:27
易老师的当年什么品读中国系列,其实看一看,品一品,笑一笑,也就罢了。但是这一本,我绝对是拜读并强烈推荐的。既是破门,何门?乃美学入门之书也。即是入门书籍,乃是课堂讲解,循循善诱不枯燥,最主要逻辑层层推进,又不偏不倚,综合各家观点,有理有据,又巧妙转化美学概念为通俗语言,不失学术价值,读下来真心是豁然开朗。当年不知道在哪里借来看的,看过一次,酣畅淋漓,从此真的爱上美学这门学科。美学思辨可以说直接受此... 易老师的当年什么品读中国系列,其实看一看,品一品,笑一笑,也就罢了。但是这一本,我绝对是拜读并强烈推荐的。既是破门,何门?乃美学入门之书也。即是入门书籍,乃是课堂讲解,循循善诱不枯燥,最主要逻辑层层推进,又不偏不倚,综合各家观点,有理有据,又巧妙转化美学概念为通俗语言,不失学术价值,读下来真心是豁然开朗。当年不知道在哪里借来看的,看过一次,酣畅淋漓,从此真的爱上美学这门学科。美学思辨可以说直接受此书影响。如果作为美学入门的中文书籍,此书真心给赞!感谢! (展开)
1 有用 游园惊梦 2022-01-19 23:02:43
一本特别好的美学入门书,除了解美学,了解哲学、艺术也应该读一读。老师讲课言简意赅又接地气,举例通俗恰当引经据典,真的很棒,解答了我心里很多问题,同时又催生了更多的问题。“哲学是灵魂的拷问。拷问之后,是心安理得。艺术是灵魂的解放。解放之后,是心情舒畅。后者缓解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前者消除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我还应该再了解一下伦理学……
1 有用 苏答格零 2019-12-20 22:46:09
2019.3.10-4.7易老师太可爱了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