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鸦片 短评

热门
  • 195 溺在水瓶里的牛 2018-11-18 00:38:35

    托尼·朱特的《责任的重负》中介绍了法国20是世纪知识分子中的布鲁姆、加缪和阿隆,那是第一次听说了雷蒙阿隆这个名字。本书书名是对马克思那个轻蔑的断言“宗教只是人民的鸦片”针锋相对的回应,阿隆引用了西蒙娜·薇依的一句机巧的话作为箴言:“对人民来说,马克思主义无可置疑地是一种宗教,人民会以最低的理智来看待这种宗教教义。”雷蒙阿隆认为左派和无产阶级熬制的鸦片使得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知识分子形成了革命的狂热、民族的傲慢和意识形态的宗教化,他们只藐视资本主义,却根本不想去认识它;他们反对宗教,却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神话成新的宗教去信仰。其实阿隆更多提倡的是一种实用性的、包容性的政治制度和哲学,是“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的政治理念

  • 151 周行陆 2020-05-31 02:02:37

    真正的自由主义,在今天不仅不是鸦片,反而是怀疑权威和坚守理性的解毒剂。阿隆在冷战初期,就看到了无产阶级神话的虚幻性、酥怜斧镰帮治下,恒久的知识分子悲惨命运,真是不错。可惜,当年大概没人翻译此书为自由盗火。更可惜,即使翻译过来,阿隆对某组织过于宽容,也会加重当时牛棚诸公的幻想。

  • 107 江海一蓑翁 2016-09-17 22:10:36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雷蒙.阿隆的代表作,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论证手法,对二战后身处苏美两大强国之间,非此即彼、好走极端的法国知识界状况,给出了辛辣有力的批判。这本书,无异于阿隆对法国主流知识界所下的决裂书。有趣的是,如果说共产主义是当时法国知识分子的鸦片的话,那么在当今中国的知识界,扮演鸦片角色的则变成了自由主义,而阿隆对于法国知识界痴迷于精神鸦片的种种批判,对于当今中国则同样适用。

  • 64 King's Lynn 2018-03-10 19:26:59

    阿隆在向谁开炮?阿隆在向一切狂热开炮,他太过谨慎,拒绝一切幻想、拒绝完全认同任何派别,在呼吁对“务实”的重视时,其实也是抛弃了对于荣誉和伟大的追求,而这要求高度的清醒,清醒对很多人则意味着痛苦。

  • 21 路觉觉觉觉觉觉 2024-04-05 16:34:35 广东

    一句话:沙康无罪,图左有理。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西欧霸权集团,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右翼自由主义。

  • 28 桑榆 2015-07-11 15:27:58

    大吐槽的即视感,不过感觉他在那个时代对于资本主义的设想可能还是过于乐观了

  • 21 Darkbadlands 2019-04-30 17:33:39

    一种敌不过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反思性论述 然而不要说提出创见 连批判都只是基于历史现实的一瞥而非强有力的逻辑分析 跟读哈耶克一样生理不适 弃

  • 20 57 2019-10-22 21:28:38

    阿隆对共产主义思潮及其实践提出了致命的批评。但因为他首先是对法国内部的知识分子喊话,因此时常显得过分急切和义愤填膺,一心要把对方驳倒,而在不停肯定英国经验主义和美式自由主义的时候,犯了他所批判的错误。由于他这种内在于西方的务实态度,对完美社会方案的极端不信任,逻辑上甚至可能导向某种对民族主义的宽容,因此也会在解释中国实践的时候遇到难度。有时几乎是在提出实际的政策建议,而不是推演理论。更精彩的论述出现在他稍微抽身平息怒火的时刻。“知识分子并不拒绝实际行动,一旦他参加了行动,就会忍受行动的艰难。但是他们尽力去永远不忘对手的论证、未来的不确定、自己朋友的过错和战士之间隐藏的真爱。”这种义愤之中的清醒还是很迷人的,尽管出现得并不多。

  • 11 慢慢走 2020-06-14 16:07:50

    槽点密集。本书因为时局使其成为战斗檄文(第一编最为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通过辩论技巧偷换大量概念,“以黑格尔辩证法为启以侦探小说为终”逻辑足见粗梳,万金油般的华彩段落随处可见。 PS:看了两遍还是决定收藏,此书批判地看收获也是不小。

  • 8 望京葫芦娃 2024-06-11 00:13:48 北京

    我真是受不了这个死老保了,他论证革命不应该进行的方式居然是欧洲无产阶级相对富裕,不是最惨的??那难道惨的另有其人,贫富差距就不存在了吗?什么掩耳盗铃 5.28 原来这老登除了是死老保,还是美国的肉麻舔狗和法国的逆向民族主义者,这让一向敬仰法兰西精神的我更不能忍了

  • 13 Jensen 2021-02-16 23:56:16

    1.精通用Twitter和Youtube看墙外的新闻。2.向往自由,崇尚文化多元。 3.热爱文学,电影,绘画,现代艺术,存在主义。4.同情弱者,反精英主义,反线性主义,绝不做单向度的人。5.痛斥消费主义,痛斥一切商业包裹的内容。6.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7.生活在一二线城市。8.全家积蓄与此生的薪资尚且够在城市的边缘苟且。9.上次稳定的恋爱关系对象已经模糊到甚至记不起长什么样子。10.对待生活态度消极,悲观,冷漠亦或热血沸腾。那么,真的推荐读一读这本书了。也不要试着去改变什么了,愤怒才是支撑着愤青活下去最强的力量。

  • 10 文馥懿 2018-12-10 17:10:38

    我很惊奇这书居然能够出版

  • 14 GGH&& 2020-11-01 00:40:12

    基本过时了。同样是精大不列颠激情骂街,可是比托尼朱特骂得无聊太多。🥱

  • 6 大明明 2014-05-19 21:50:56

    “左派的神话、革命的神话和无产阶级的神话被人摈弃,并不是由于它们的失败,而是由于它们的成功。”

  • 16 יוֹחָנָן 2017-07-10 11:40:47

    豆瓣删我评论,我就是拿阿隆膜了一下长者而已😊

  • 9 雨宫优子 2023-06-09 15:41:21 浙江

    比齐泽克的笑话好笑

  • 8 Walt 2023-07-02 03:41:49 福建

    骂了不少该骂的人 但是经验实证主义的分析框架令他的理论显得过于受时代局限 体系的特征是韧性 意味着偏差值出现时体系能够以整全的方式自行调节 零散且明确的断言 不是掉进悬隔判断的自我怀疑 就是被时代甩在身后 对辩证法的这种分析可以充当我个人研究的反面教材 还是很有价值的 这本书令我联想到左派幼稚病 解铃还须系铃人

  • 6 我就算了吧 2019-11-07 15:34:56

    知识分子总会找到自己的鸦片,用幻觉填补理想与现实的沟壑。

  • 7 失笑 2022-01-26 22:59:38

    “知识分子的鸦片”就是对马“人民的鸦片”的一种回击。作者痛批当时的左翼青年,认为他们沉迷于左经不过是自我感动与麻痹的手段,将自己深埋在远离现实的理想中。作者的观点不错,但是在极力保持着实用主义态度的同时,殊不知作者自己也已然吸食着另一种鸦片。两种鸦片虽然口味截然不同,却能源源不断的招徕各自虔诚的信徒,殊途同归的用烟雾将自己与世隔绝。 ps虽然论点不错,但是我认为作者不少论据,尤其是经济方面都在鬼扯

  • 3 捡破烂的采珠人 2024-08-02 14:27:32 上海

    看了两遍。第一次看的电子版,第二次是从学校图书馆借的实体书。扉页和页边上写满了十年二十年前许多愤怒的社会主义者们的评论。下面评论区里也有不少气急败坏的二次元网左和酸腐学院派。几十年过去,阿蒙依旧能让各路左b破防。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