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副标题: 从勃朗特到莱辛
译者: 韩敏中
出版年: 2012-4-1
页数: 357
定价: 52.00元
丛书: 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
ISBN: 9787308094658
内容简介 · · · · · ·
伊莱恩·肖瓦尔特所著的《她们自己的文学(英国女小说家从勃朗特到莱辛)》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路来的批判性断代文学史著作,为20世纪80年代起女作家和女性作品研究的爆炸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作者提到近200名当时湮没无闻或不入文学史的女作家;除了公认的文学大家勃朗特、爱略特和伍尔夫仍得到极为详尽的分析之外,《她们自己的文学(英国女小说家从勃朗特到莱辛)》中还以相当的篇幅叙述和评论了19世纪的盖斯凯尔、克雷克、朱斯伯里、林顿、奥利芬特、布雷登、布劳顿、伍德、休厄尔、扬、罗宾斯、格兰德、施赖纳、埃杰顿、沃德及20世纪的曼斯菲尔德、理查森、莱辛、德拉布尔、拜厄特和卡特等二三十位女作家的创作。1999年的增补版在原书的前后各增加一章,回首20年问女性文学批评领域的巨大变化,回应对此书的各种批评,并把论述的下线拉到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
作者简介 · · · · · ·
伊莱恩·肖瓦尔特(E1aine showalter),美国著名女性主义批评家,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曾任美国现代语文学会(MLA)会长。作为女作家批评(gynocriticism)的开创者之一,她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致力于发现女作家传统这个被淹没的“亚特兰蒂斯岛”, 写出了《她们自己的文学》等著作和大量文章,坚持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研究女性文学和探讨女性文学理论;近700页的新作Ⅸ女性文学评判人》(A Jury of Her Peers,2009),更是首部整理和分析350年来美国女性作品的文学史巨著,具有里程碑意义。
目录 · · · · · ·
第二章 女性小说家与写作意志
第三章 双重批评标准和女性小说
第四章 女性小说的女主人公:夏洛特·勃朗特和乔治·爱略特
第五章 女性小说的男主人公:女性笔下的男性
第六章 颠覆女性小说:惊悚小说和女性抗议
· · · · · · (更多)
第二章 女性小说家与写作意志
第三章 双重批评标准和女性小说
第四章 女性小说的女主人公:夏洛特·勃朗特和乔治·爱略特
第五章 女性小说的男主人公:女性笔下的男性
第六章 颠覆女性小说:惊悚小说和女性抗议
第七章 女权主义小说家
第八章 女作家和选举权运动
第九章 女性美学
第十章 弗吉尼亚·伍尔夫:遁入双性同体论
第十一章 女性美学之后:当代女小说家
第十二章 大笑的美杜莎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她们自己的文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她们自己的文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小说与重复 8.4
-
- 推敲“自我” 9.0
-
- 情感时代 9.0
-
- 文学批评 8.7
-
- 勃朗特姐妹 7.4
-
- 文学体验导引 8.6
-
-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9.2
-
- 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 9.0
-
- 批评的剖析 9.0
-
- 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 9.3
她们自己的文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Woman-Women-我们

“被压抑的声音”,属于女性自己的文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什么在18世纪之前,没有女性持续不断地写作?为什么到了18世纪,她们几乎像男子一般习惯于写作,而且在写作的过程中接二连三地创造了一些英国小说的经典之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 在《论女性的从属地位》中,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写道:“假如妇女住在和男人很不同的国度... (展开)
肖瓦尔特《她们自己的文学》:女性主义理论经典之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给我们打开了一个视角——如何重新审视女性自身的文学传统。 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批评家之一。 早在20世纪60年代,肖瓦尔特就已开始进行女性写作方面的研究,在那个还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还在主要依靠打字机和手写的时代,她通过在英国图书馆里爬梳海量的... (展开)
半个世界长期沉默的分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惊叹于作者阅读范围之广,从被忽视的维多利亚时代资料、期刊、回忆录到1976年成书时最新的学术著作和文章,通过勾勒不同时期女小说家们的生活轮廓和境遇并对其作品进行总结分类,条理清晰、扎实细密地记录了那些英国小说中/后的女性。 肖瓦尔特提出了女性小说的三个阶段:1840... (展开)
女性写作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完全随记(随时补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女性文学,妇女文学 情感和观察力是女性文学的特征 女性作者既羞涩又好教诲 女小说家,乐于保持狭隘的关注 女人的小说看得出来就不如男人的小说80 都知道女人最爱“指引明确的道德81” “作为男人的作品,这些书的出路会好些”,这些作品的作者是女性62 不可写喜悦亦不可写... (展开)
关于破除“经典的伟大传统”的部分偏见,以及对《她们自己的文学》2023版微调的赞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的经典意义已无需多言,但我对肖瓦尔特对伍尔夫的偏见充满偏见。 2023版《她们自己的文学》和之前基本相同,只是删去了作译者合影,改页下注(译者注加*号区分)为页下注(译者注)加尾注的形式,处理了一些前后统一的问题(如 A Room of One’s Own 统一为王还... (展开)> 更多书评 29篇
论坛 · · · · · ·
有类似这本书的美国女作者们的专著吗? | 来自诺。 | 5 回应 | 2023-07-31 11:13:00 |
这本会重印吗 | 来自金缕玉衣 | 6 回应 | 2023-07-31 11:12:0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8.8分 349人读过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9.3分 58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8.9分 114人读过
-
little brown (2009)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海无涯 (佾云)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身体-性别研究 (H.弗)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01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她们自己的文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乘风好去 2016-05-02 22:52:37
#重新发掘女性文学史/重划疆界#用乔伊斯·卡萝尔·欧茨的话说,“女作家受到规劝,要尽一切可能地具有‘伍尔夫特征’”——也就是说,要注重主观,但又要走出自己的女性特征,细腻精致地刻画内心空间,把一团乱麻似的喧嚣的大部头小说留给男人去写。对伍尔夫生活方式类似的理想化和神秘化正在把她的历史影响范围延伸到人际关系中。
0 有用 momo 2012-11-27 10:13:19
还可以,不过启发不大。
0 有用 宠儿 2015-01-14 15:00:33
作者说这事不能用哲学的眼光来谈,但我觉得非哲学说得总不中要害。另:读译后记可知翻译是下了苦功的,详实贴切。
28 有用 虫虫 2021-01-13 16:34:50
在女性主义批评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其它女性批评著作最大的区别在于肖瓦尔特没有局限于奥斯汀、勃朗特、伍尔夫等少数女性作家身上(尽管不可避免地对这些作家的研究仍然处于中心地位),而将众多被历史淹没、没有名气斐然的女性作家囊括其中,可以当作一本简明的女性文学史。 对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深入:真正的双性同体即女性和男性气质在感情上得到完全的平衡与支配的概念是诱人的,尽管我怀疑它像所有乌托邦式的理想一样缺... 在女性主义批评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其它女性批评著作最大的区别在于肖瓦尔特没有局限于奥斯汀、勃朗特、伍尔夫等少数女性作家身上(尽管不可避免地对这些作家的研究仍然处于中心地位),而将众多被历史淹没、没有名气斐然的女性作家囊括其中,可以当作一本简明的女性文学史。 对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深入:真正的双性同体即女性和男性气质在感情上得到完全的平衡与支配的概念是诱人的,尽管我怀疑它像所有乌托邦式的理想一样缺乏热情和活力。然而不管双性同体的抽象价值会是怎样,在伍尔夫生活的社会里妇女最不可能完全表达自身的双性特征,即同时表达抚育和侵略。尽管伍尔夫有巨大的天赋,也只能像她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描绘的妇女那样遭受阻碍和分裂。双性同体只是一个她用来逃避自己痛苦的女性经验的神话,令她抑制自己的愤怒和抱负。 (展开)
9 有用 红河谷的莲儿 2015-09-23 16:14:46
本来担心这本书会将女性文学孤立于文学史之外,结果意外之喜,作者所做的正好相反。女性文学当时算是亚文化,但最终要融入文学整体发展的大潮。第一章关于女作家的代际划分有点牵强,Gaskell和Oliphant分属第一、第二代不太说得过去。书中常有出人意料的精彩分析,比如谈到Maggie Tulliver和Philip在红洼的幽会,作者认为Tom终止幽会的场景实际上也是Maggie自身愤懑情绪的释放。St... 本来担心这本书会将女性文学孤立于文学史之外,结果意外之喜,作者所做的正好相反。女性文学当时算是亚文化,但最终要融入文学整体发展的大潮。第一章关于女作家的代际划分有点牵强,Gaskell和Oliphant分属第一、第二代不太说得过去。书中常有出人意料的精彩分析,比如谈到Maggie Tulliver和Philip在红洼的幽会,作者认为Tom终止幽会的场景实际上也是Maggie自身愤懑情绪的释放。Stone爷爷出镜了!还有韩敏中老师的译后记有秀恩爱段落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