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的书评 (178)

定是您为我们茁壮成长挡下了一切风风雨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昨天一名学生看北大出版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第七版时,问我,“P56上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怎么是BC3000年,而不是你经常讲的BC15世纪?”我对照了英文版,写得明明白白“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of China about 1500 B.C.E”,就这么凭空翻译变出了1500年历史! (展开)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读后感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是全球史观的奠基之作,也是全球史的集大成者。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更是享誉全球的历史学家。关于历史的书籍,我曾阅读过许多,叙述中国历史的,如钱穆的《中国通史》,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讲述全球历史的,如亨德里克.威廉...
(展开)

有这个必要吗?可以相信什么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颇为有名,有两个汉语译本,一个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版,吴象婴、梁赤民译;另一个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吴、梁,再加上董、王共四人翻译,梁审校。这个北大版后记里闪烁其词地说他们自己想翻译1999年新版,却又大量参考了吴、梁早先的... (展开)
学生视野中的《全球通史》
第一次阅读《全球通史》是在高三的时候,我是一个文科生,在历史的简答题中经常会材料出自《全球通史》。 当时还是高三上期的时候,时间也还相对充裕,于是便购买了《全球通史》的上册。在阅读几章之后,我发现他不仅仅是对历史时间的记录,还有作者自己的思考。 ...
(展开)

一本由于国内全球史教育缺失而被捧上神坛的平庸之作
开头列出我的观点:全球通史并不是一本好书,在现今,只是一本无聊的平庸之作。 1.内容省略,不知所然,容易遗忘,落后于时: 不知道大家看全球通史是有没有这样的这样的感受——某某是谁?他为什么要干?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我只能说,作者的野心太大,妄图用如此寥寥数页,...
(展开)

从《全球通史》看全球史观
写在之前:我手头暂时没有书,只能凭借记忆与之前留下的笔记写成,难免会有疏漏。另外本文是基于斯氏的观点对全球史观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一般认为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
(展开)

全球通史给我最大的启示之一,就是让我彻底摒弃了人种优越论
现在网络上很多人以所谓的“民族性”去评价一个民族的性格特点,这在我看来不是件好事。网上那些热衷于民族性理论的人,他们连人性的本质都不清楚,因此他们往往把一个民族的特点溯源于人种和基因。这种不良势头最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这种趋势不被正确的观念取代,恐怕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