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他人就是地狱………………………………… 1
谁是世界的焦点……………………………………………… 2
自我感觉是最重要的………………………………………… 4
每个人的水平都高吗………………………………………… 6
自尊者的真实心理…………………………………………… 8
自我服务倾向………………………………………………… 10
虚假的两种可能性…………………………………………… 12
伪装的谦逊…………………………………………………… 14
小结:来自他人的恐惧……………………………………… 17
第二章 因无知而坚持………………………………… 19
这不是我的错………………………………………………… 20
混乱不清的逻辑……………………………………………… 22
刻薄的双重标准……………………………………………… 24
选择性注意…………………………………………………… 26
预先判断原理………………………………………………… 28
过度自信倾向………………………………………………… 31
在错误中坚持………………………………………………… 33
小结:不要愚弄自己………………………………………… 35
第三章 不道德的世界………………………………… 37
烟草商的解释………………………………………………… 38
道德面具下的表现…………………………………………… 40
斯坦福监狱实验……………………………………………… 41
行为决定态度定律…………………………………………… 44
不愉快的体验………………………………………………… 45
道德沦丧的终止……………………………………………… 47
小结:和谐的真谛…………………………………………… 49
第四章 群体癫痫症…………………………………… 51
歌剧院的掌声………………………………………………… 52
合乎情理的软弱……………………………………………… 55
谢里夫规范实验……………………………………………… 57
对自我意志的践踏…………………………………………… 59
与众不同的代价……………………………………………… 61
米尔格拉姆实验……………………………………………… 64
群体的释放效应……………………………………………… 66
情境的力量…………………………………………………… 69
小结:对盲从的抵制………………………………………… 71
第五章 天真害死猫…………………………………… 73
被认可的灌输………………………………………………… 74
说服者的圈套………………………………………………… 76
都是偏好惹的祸……………………………………………… 78
情绪胜于理智………………………………………………… 80
可疑的反对者………………………………………………… 82
大脑的欺骗性………………………………………………… 84
媒体无处不在………………………………………………… 87
小结:记住自己的立场……………………………………… 89
第六章 多数派暴力…………………………………… 91
拥挤现象……………………………………………………… 92
活在他人阴影里……………………………………………… 94
群体性懈怠…………………………………………………… 96
谁在搭便车…………………………………………………… 99
去个体化研究………………………………………………… 101
野蛮的团伙…………………………………………………… 103
群体极化实验………………………………………………… 105
少数派的影响………………………………………………… 107
小结:洞察一致性陷阱……………………………………… 108
第七章 敌意的偏见…………………………………… 111
谁会喜欢异类? ……………………………………………… 112
历史的阵痛…………………………………………………… 114
仁慈和敌意…………………………………………………… 115
不平等的合理化……………………………………………… 118
无辜的替罪羊………………………………………………… 120
群体的排他性………………………………………………… 121
外群体同质效应……………………………………………… 124
无奈的公正世界……………………………………………… 126
小结:公正有多难…………………………………………… 128
第八章 残忍背后的兽性……………………………… 129
与生俱来的本能……………………………………………… 130
挫折引起攻击………………………………………………… 131
相对剥夺之感………………………………………………… 134
疼痛—攻击反应……………………………………………… 135
班杜拉的发现………………………………………………… 138
攻击性唤醒…………………………………………………… 140
强暴谬论……………………………………………………… 142
美好世界的阴影……………………………………………… 144
小结:不安宁的世界………………………………………… 146
第九章 情感的互换…………………………………… 147
被排斥的创伤………………………………………………… 148
理想与现实…………………………………………………… 149
曝光效应……………………………………………………… 151
外表匹配现象………………………………………………… 153
爱是一种回报………………………………………………… 155
亲密中的公平………………………………………………… 157
扔掉各自的面具……………………………………………… 159
想象中的不满足……………………………………………… 161
小结:用心照顾爱情………………………………………… 163
第十章 善行的背后…………………………………… 165
正义的荣耀墙………………………………………………… 166
隐蔽的利己主义……………………………………………… 167
互惠的预期…………………………………………………… 170
脆弱的共情诱因……………………………………………… 171
参考他人行为………………………………………………… 173
旁观者效应…………………………………………………… 175
相似性偏爱…………………………………………………… 177
利他并非无私的……………………………………………… 178
小结:助人者助己…………………………………………… 180
后记……………………………………………………… 181
· · · · · · (
收起)
0 有用 miss。miss. 2013-05-03 09:18:53
他人即地狱
0 有用 非洲难民娃 2015-04-21 10:26:41
快餐式心理学,补补漏。
0 有用 VE 2015-01-18 22:16:57
值得一看,有点学术,但通俗易懂。(背景乐:电音相伴哈欠~)
0 有用 Edison呢 2023-04-03 19:53:18 江苏
人类的攻击行为,背后隐藏着的人性是,临强者而懦弱,临弱者而强势。--人们的攻击本性可能因某种挫折感受而激发,也可能因知觉到的不平等而引发,甚至可能因为某种厌恶性的体验而产生,这其实就是挫折-攻击反应。
0 有用 南国小台 2013-08-22 15:06:31
根据抽样实验来得出结果,不一定每个国家都适用,要看不同国家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