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中医治病开方实际上就是开时间,各种非要小白鼠点头的所谓中医现代化才是真正的泡沫经济。刘先生擅长医理,重视经典,书的内容路子很正,是值得以后重温的一本,尤其医理分析部分目前读来有点囫囵吞枣。有趣的是,这本书算是解了我多年的一个疑惑:小时候一直不解李时珍是怎样凭一己之力写出本草纲目的,可能因为一向擅长理科,以为需要重复控制变量实验才能探明药效,按照本草的篇幅,总觉得需要两三辈子的时间才能完成。但如果按照内证实验的说法,内视返观经络隧道,就很好理解了。我虽然没有做内证实验的能力,但有幸经历并见识过内证实验的可能性,当然这一点说透了会有点怪力乱神,作者也没有深入展开,只是强调学中医需要的条件之一便是:“在你做不出来的情况下,你相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存在”
这次我回台湾甄选人纪班学生,有学生送我一本书名是《思考中医》,这位作者叫做刘力红,是中国大陆中医博士出身。此人从学习温病学术到拜师学经方后,发现到温病学术的荒谬无效,使用经方的速效,因此他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正统中医。从他的书中我可以知道此君为良医无疑,所谓良医不单是要质优,更要有良心。此人非常有良心,肯认错,也肯再学习,到处拜师学习经方,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我为他喝彩。倪海厦/ 不愿意参与到中医界的无谓的争斗中,也很少去理会网上的名医言论。今天偶尔看到倪海厦批王正龙的言论,里面有推崇《思考中医》的说法,不禁哑然失笑。去年去拜访一位国医大师,搞基础理论的,尽然推崇电视台一位女性外行对《黄帝内经》的讲解。中医在当今衰落是多么的必然! 邹时祯
对这本书最初好奇、被推荐阅读后再发疑问,却被作者拒绝答复。此书假说太多,臆断太过,很多理论不堪一击,但是当年的确此书掀起了学中医的热潮,所以功过两看吧。
中医一道,不管怎么说,“博大精深”还是当得起的。
为了跟姥爷聊天能少些十万个为什么,我把学中医当做工作之外的休息。。。学的方法很笨,就是背诵《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这本《思考中医》写的非常棒,作者的知识储备相当丰富,视野很广,中医的博大精深需要有现代视角来解读。徐文兵梁冬玩的那些是从商业角度媒体角度把中医展示给世人,也非常好,值得学习。研究中医比研究佛学好玩,实用。研读中医经典和研读佛经,都是需要扎扎实实的背一些东西,背得多了,脑子里存货多了,暂时理解不了的,在不同书里看到过几次,慢慢就理解了。学习过程很想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用很笨的方法学习传统文化,背的东西,多了,也就慢慢理解了。
一本坏书,能说会道,错误多多。
一半深刻,一半浅薄,评价实难,有待深入。
多睡觉储存阳气活下去。
治病就是开时间。这本书我现在看还是早了点。前两章看得很开心,往后越看越糊涂。
凡是将传统看成是包袱而非资本的人,不是懦夫,就是败家子;开方就是开阴阳(时间空间)。
中医典籍与中医理论。作者提到「内证」—通过内视反观经络探明效果,我做不到也无法理解。但我相不相信和这种事情是否存在是两回事,不能直接断言作者的理论是假说和臆断。因此只做了解不加评判。(给三星是因为废话太多了,瞎几把扯)
作为中医黑,只是想通读一遍,看看中医从业者是怎么说中医的。通读完,能感觉到作者对中医的爱,但是看似引经据典,实则牵强附会。
很认真地胡说八道了一通,看看解闷
我其实不怎么认同他的观点
本身对中医挺有好感的,但实在受不了这本书拆字讲解跟仅举孤证的风格,愈发把中医讲成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了。
为养生读。且当为中医必读书,入门甚好,读之后读经,功倍事半
想了解中医,却在看到大部头的浅显易懂的著作时翻阅而过。。。还是太浮躁了。。。
对于中医的理论我不太了解,但是中医的局限性非常明显,临床手术不能靠中医。中医因为欠缺逻辑性,所以里面的江湖骗子特别多,如果我生病了我不会去看中医。但中医也不应该被废弃,它应该算得上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吧。
当我看到说给病人看病要根据犯病的年份来判断阴阳来治疗 就觉得不要在读了 这书不仅啰嗦 还是在瞎扯 更知道为什么中医发真不起来了。。 不懂这书为啥评分这么高 不建议读
感觉本书有一半内容可以删除,太啰嗦太拖沓了。满篇的数落现代医学的不是,现代教育制度的罪责,以至于很多有用的信息全淹没在这些说教里面去了。如果删除这一半的文字,这本书还是蛮值得看的,可能更适合有点中医基础的人。
> 思考中医
69 有用 Sophie 2013-07-25 12:07:46
中医治病开方实际上就是开时间,各种非要小白鼠点头的所谓中医现代化才是真正的泡沫经济。刘先生擅长医理,重视经典,书的内容路子很正,是值得以后重温的一本,尤其医理分析部分目前读来有点囫囵吞枣。有趣的是,这本书算是解了我多年的一个疑惑:小时候一直不解李时珍是怎样凭一己之力写出本草纲目的,可能因为一向擅长理科,以为需要重复控制变量实验才能探明药效,按照本草的篇幅,总觉得需要两三辈子的时间才能完成。但如果按照内证实验的说法,内视返观经络隧道,就很好理解了。我虽然没有做内证实验的能力,但有幸经历并见识过内证实验的可能性,当然这一点说透了会有点怪力乱神,作者也没有深入展开,只是强调学中医需要的条件之一便是:“在你做不出来的情况下,你相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存在”
55 有用 时间的玫瑰 2008-10-03 21:12:08
这次我回台湾甄选人纪班学生,有学生送我一本书名是《思考中医》,这位作者叫做刘力红,是中国大陆中医博士出身。此人从学习温病学术到拜师学经方后,发现到温病学术的荒谬无效,使用经方的速效,因此他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正统中医。从他的书中我可以知道此君为良医无疑,所谓良医不单是要质优,更要有良心。此人非常有良心,肯认错,也肯再学习,到处拜师学习经方,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我为他喝彩。倪海厦/ 不愿意参与到中医界的无谓的争斗中,也很少去理会网上的名医言论。今天偶尔看到倪海厦批王正龙的言论,里面有推崇《思考中医》的说法,不禁哑然失笑。去年去拜访一位国医大师,搞基础理论的,尽然推崇电视台一位女性外行对《黄帝内经》的讲解。中医在当今衰落是多么的必然! 邹时祯
41 有用 紫书 2013-07-20 09:29:20
对这本书最初好奇、被推荐阅读后再发疑问,却被作者拒绝答复。此书假说太多,臆断太过,很多理论不堪一击,但是当年的确此书掀起了学中医的热潮,所以功过两看吧。
22 有用 大头绿豆 2005-06-12 02:21:43
中医一道,不管怎么说,“博大精深”还是当得起的。
25 有用 Dreamxy 2014-05-29 13:16:41
为了跟姥爷聊天能少些十万个为什么,我把学中医当做工作之外的休息。。。学的方法很笨,就是背诵《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这本《思考中医》写的非常棒,作者的知识储备相当丰富,视野很广,中医的博大精深需要有现代视角来解读。徐文兵梁冬玩的那些是从商业角度媒体角度把中医展示给世人,也非常好,值得学习。研究中医比研究佛学好玩,实用。研读中医经典和研读佛经,都是需要扎扎实实的背一些东西,背得多了,脑子里存货多了,暂时理解不了的,在不同书里看到过几次,慢慢就理解了。学习过程很想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用很笨的方法学习传统文化,背的东西,多了,也就慢慢理解了。
12 有用 仲景私淑 2012-12-09 23:44:56
一本坏书,能说会道,错误多多。
5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7-08-17 18:37:36
一半深刻,一半浅薄,评价实难,有待深入。
7 有用 vivi 2013-10-24 21:56:57
多睡觉储存阳气活下去。
5 有用 田园 2013-04-05 16:47:31
治病就是开时间。这本书我现在看还是早了点。前两章看得很开心,往后越看越糊涂。
5 有用 伊卡洛斯 2017-02-14 12:18:30
凡是将传统看成是包袱而非资本的人,不是懦夫,就是败家子;开方就是开阴阳(时间空间)。
4 有用 W 2019-10-15 22:20:49
中医典籍与中医理论。作者提到「内证」—通过内视反观经络探明效果,我做不到也无法理解。但我相不相信和这种事情是否存在是两回事,不能直接断言作者的理论是假说和臆断。因此只做了解不加评判。(给三星是因为废话太多了,瞎几把扯)
6 有用 秋日传奇ww 2019-10-31 15:50:13
作为中医黑,只是想通读一遍,看看中医从业者是怎么说中医的。通读完,能感觉到作者对中医的爱,但是看似引经据典,实则牵强附会。
4 有用 into_the_forest 2007-10-25 21:34:31
很认真地胡说八道了一通,看看解闷
2 有用 解惑蠹虫 2008-06-13 22:18:39
我其实不怎么认同他的观点
7 有用 不居 2017-09-17 16:43:35
本身对中医挺有好感的,但实在受不了这本书拆字讲解跟仅举孤证的风格,愈发把中医讲成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了。
4 有用 HiBye·黑白 2015-12-14 18:27:53
为养生读。且当为中医必读书,入门甚好,读之后读经,功倍事半
2 有用 叫我夏末Summer 2010-12-01 22:21:54
想了解中医,却在看到大部头的浅显易懂的著作时翻阅而过。。。还是太浮躁了。。。
2 有用 Morgan 2019-11-22 12:03:58
对于中医的理论我不太了解,但是中医的局限性非常明显,临床手术不能靠中医。中医因为欠缺逻辑性,所以里面的江湖骗子特别多,如果我生病了我不会去看中医。但中医也不应该被废弃,它应该算得上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吧。
7 有用 何打发 2021-05-15 22:23:44
当我看到说给病人看病要根据犯病的年份来判断阴阳来治疗 就觉得不要在读了 这书不仅啰嗦 还是在瞎扯 更知道为什么中医发真不起来了。。 不懂这书为啥评分这么高 不建议读
5 有用 张弛 2017-09-08 22:56:26
感觉本书有一半内容可以删除,太啰嗦太拖沓了。满篇的数落现代医学的不是,现代教育制度的罪责,以至于很多有用的信息全淹没在这些说教里面去了。如果删除这一半的文字,这本书还是蛮值得看的,可能更适合有点中医基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