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发达的技术能满足人类的一切需求,还为他们制造出完美的幻境,让他们沉浸其中。渐渐地,他们彻底丧失了与现实的一切联系。
人类在死亡。
但新人类在崛起——
吸血鬼基因的人、多个意识并存于一个身体的组合人、任何时候都能保持绝对客观的人……
以正常人的标准,他们是绝对的怪物,甚至不太能 够称之为“人”。但是,当外星人现身太空、普通人浑浑噩噩的时候,正是这帮畸人挺身而出,努力拯救我们的世界。
他们所面对的外星人对手神秘莫测,不可理喻。一次次强硬的试探性交流,最终不可避免地引爆了毁灭性的决战。
盲视的创作者
· · · · · ·
-
彼得·沃茨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彼得·沃茨,加拿大著名硬科幻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专攻海洋哺乳动物的生物学家。2000年发表科幻长篇处女作《海星》,之后完成续作并整合为"裂缝三部曲"(Rifters trilogy)。由于其过硬的科学背景,"裂缝三部曲"也成为硬科幻的代表,奠定了作者在当代科幻小说界的地 位。
十余年来,彼得·沃茨曾多次入围并获得科幻界重要奖项:2000年,"裂缝三部曲"第一部《海星》入围约翰·坎贝尔奖;2007年,长篇小说《盲视》入围雨果奖、轨迹奖;2010年,《岛》荣获雨果奖最佳短中篇;2011年,《怪形》荣获轨迹奖最佳短篇、入围雨果奖最佳短篇。
丛书信息
· · · · · ·
世界科幻大师丛书(共287册),
这套丛书还有
《神狩》《记忆》《名为帝国的记忆》《三尖树时代》《死者代言人》
等
。
喜欢读"盲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盲视"的人也喜欢 · · · · · ·
盲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5 条 )



所以最终,你只能想象你是席瑞·基顿。
这是给理想国写的新版《盲视》的导读。发表在理想国微信公众号上的版本略有更改,请点击这个 链接 。 “想象你是席瑞·基顿。” 在我看来,《盲视》的这句开场白,有着《百年孤独》第一句一样的质感。“很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
(展开)

超硬核的科幻外衣下,一场意识与智慧的博弈
《盲视》的硬核程度真的超出了我的想象,读这本书之前,因为了解过它的作者彼得·沃茨的一些相关内容,原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来挑战这一场硬仗,可事实上,我依然轻轻巧巧地就被它“打败”了。《盲视》获得过雨果奖、坎贝尔奖和轨迹奖提名,它带给我的震撼超出了之前读过的很...
(展开)


> 更多书评 65篇
论坛 · · · · · ·
船长为什么杀死萨拉斯第? | 来自第三岸 | 1 回应 | 2025-01-23 22:37:13 |
借地捧《岛》 | 来自无趣 | 1 回应 | 2024-04-11 14:25:58 |
其实这小说的剧情和《黑洞表面》挺像的 | 来自Gaetano | 2024-01-25 00:47:19 | |
你没法同时看到内克尔立方体的两个面,于是它帮你... | 来自Lithium | 1 回应 | 2023-12-27 15:55:34 |
剧情其实很差 | 来自哈士奇没有烦恼 | 1 回应 | 2023-12-27 15:49:33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8.5分 1805人读过
-
Tor Books (2008)9.3分 166人读过
-
Tor Books (2006)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RecordedBooks (2008)暂无评分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大不了)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提名+获奖) (low)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盲视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14-07-21 12:56:28
读后感复杂,硬科幻看得过瘾而吃力,要是没有注释,不少点会漏过去。创意点很喜欢,但是整个故事写得有些拖沓~~~最后的结尾节奏越来越快,有种渐入佳境的感觉,不错~~
2 有用 die Finsternis 2017-03-18 23:09:14
结局,忒修斯的量子大脑修改飞船逃窜航线,和超越人类想象极限的外星生命体罗夏同归于尽,幸存的主角综观者席瑞品尝到肉体和精神的终极痛苦之后,恢复了人类的真实情感,他乘坐偏离轨道的逃生艇,意外捕捉到地球因内战而灭亡的噩耗,就此他闭上眼,陷入了永恒的冬眠之中。
68 有用 丁丁虫 2013-10-16 23:59:28
科幻小说之所以不受人待见就是这帮同学搞得。纯炫学有个屁意思啊?堆名词不如看论文去了。败给弗洛文奇名致实归。
6 有用 NullPointer 2019-02-19 23:59:12
初看的时候以为就是一部点子型小说,然后发现它简直可以充当哲学教材,各种思想实验(又译直觉泵)应有尽有,且许多出现在了最近译过来的这本书里(而且这本小说成书还早于丹尼特那本),最后发现它居然异常深刻地回应了一个文学主题——寻找自我。主人公(一个没有自我意识和共情的哲学僵尸)最后唤回了自我意识。。
8 有用 Roland 2014-01-18 21:34:55
这几年看过最好的科幻作品,有点像赛博朋克+克苏鲁,但是文学技巧和科幻设定都做到巅峰了。全书最核心的科幻概念是:“人类的自我意识,只是器官反馈信息的提纲审核员,而非传统认为的身体主宰,真正的主宰是基因和身体本身。”另外,关于吸血鬼的设定也很有趣,最后揭秘出外星人的智能本质让人击节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