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守望教育》这意味着我们实际上并不能简单地设定“什么是教育”、“教育该如何如何”、“教育非如此不可”的标准答案和机械化的行动模式,而是把对教育生活提问的权利交还于实践者,让每个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断地去追问: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正是在对现成教育实践的不断质疑、追问的过程中,催生一线教育人的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质量。当我们拒绝理论的、或者权力的威权简单地凌驾于教育实践之上时,并不意味着实践中的教育怎么都行,怎么都好。我只是期望以此来切实地提升一线教育人在各自教育生活中的自主权,提升每个教育人对自我教育生活的探究、质疑、创造、发现,并从中获得各自教育人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也对教育思考与研究多一点宽容,少一分独断,营造一种自由交流、积极对话的教育言说空间,为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理性品格的提升做...
(展开全部)
《守望教育》这意味着我们实际上并不能简单地设定“什么是教育”、“教育该如何如何”、“教育非如此不可”的标准答案和机械化的行动模式,而是把对教育生活提问的权利交还于实践者,让每个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断地去追问: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正是在对现成教育实践的不断质疑、追问的过程中,催生一线教育人的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质量。当我们拒绝理论的、或者权力的威权简单地凌驾于教育实践之上时,并不意味着实践中的教育怎么都行,怎么都好。我只是期望以此来切实地提升一线教育人在各自教育生活中的自主权,提升每个教育人对自我教育生活的探究、质疑、创造、发现,并从中获得各自教育人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也对教育思考与研究多一点宽容,少一分独断,营造一种自由交流、积极对话的教育言说空间,为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理性品格的提升做些实在的努力。
第一篇文章还可以,此后就是低水平重复。
见解独特~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资料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个性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资料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个性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
有些观点确实比较旧了,但对于看书很少涉及教育方面的我,有的词,观点第一次接触还算比较新鲜的
> 更多书评 1篇
> 6人在读
> 22人读过
> 46人想读
订阅关于守望教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来公望 2011-11-10 23:06:53
第一篇文章还可以,此后就是低水平重复。
0 有用 邱涩 2012-02-16 15:17:47
见解独特~
0 有用 Kimora 2020-03-27 16:01:09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资料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个性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资料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个性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
0 有用 tan90° 2017-05-26 17:29:38
有些观点确实比较旧了,但对于看书很少涉及教育方面的我,有的词,观点第一次接触还算比较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