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翻译的能不能专业点?我就是觉得价值论理和马伦比。可以说任何伦理都比马伦有深度
舍勒所谓之先天性亦即本质性不是如康德从与知性主体相关意义上去界定,而是其本身就在自身被给予性领域之中。他拒绝康德将主体的普遍有效性等同于先天性的做法。因为就这种本质性与何物性而言,完全有可能存在着一种只被甚至只能被一个人洞察到的先天。而此时的先天已然从主体形式返归世界本身,质料先天主义由此呈现其客观主义的面容。在世界之中发现真正的先天本质性,这是现象学对康德哲学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就是在后者的主体性形式先天之外发现被给予性方式中的关联性先天,这种先天概念,胡塞尔认为康德从未触及过,因为后者从未弄清纯粹的观念化。舍勒的先天概念显然接受了现象学的这种观念化:不依赖我们所作的观察的数量,归纳的结论,从一个有关的存在领域得出世界的本质的构造形式,以此方式获得的知识“我们用学院派的语言称之为先天。
喜欢这书,以开放的结构,邀你与他一道思考。 另,这个介绍也真的是很好:“舍勒这部著作的论述首先涉及伦理学中的进化论、价值论、义务论、代价论、成效论、律令论、功利论、幸福论、实然、应然与能然的关系理论,如此等等。同时也涉及到例如社会政治理论中的"权力"和"强力"、"共同体"与"社会"等等概念范畴。例如第五篇第6章中对"自身谋杀"的讨论,对"宽恕"的讨论,对"良知"的讨论,对"责任"的讨论,都丝毫不逊于诸如涂尔干、德里达等等当代思想家。第五篇第9章中对"需求"的分析更可以被看作是现象学描述的典范。
“希尔伯特”式,价值在表象内容之前就存在。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古典质料伦理,不过舍勒的“相对性”伦理过多,也就为风险留下了空间。这样削弱了伦理(道德)的力量,宗教意识导致的。格式反而不如列维纳斯彻底
11.5.3,孔夫子
舍勒伦理学研究必读书目,全书读来颇为乏味。
比较有才的还是在意向性和人格的结合
元伦理学。
> 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上下)
3 有用 傻瓜才悲伤 2013-01-08 22:43:41
翻译的能不能专业点?我就是觉得价值论理和马伦比。可以说任何伦理都比马伦有深度
3 有用 Adiósardour 2012-05-25 23:36:41
舍勒所谓之先天性亦即本质性不是如康德从与知性主体相关意义上去界定,而是其本身就在自身被给予性领域之中。他拒绝康德将主体的普遍有效性等同于先天性的做法。因为就这种本质性与何物性而言,完全有可能存在着一种只被甚至只能被一个人洞察到的先天。而此时的先天已然从主体形式返归世界本身,质料先天主义由此呈现其客观主义的面容。在世界之中发现真正的先天本质性,这是现象学对康德哲学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就是在后者的主体性形式先天之外发现被给予性方式中的关联性先天,这种先天概念,胡塞尔认为康德从未触及过,因为后者从未弄清纯粹的观念化。舍勒的先天概念显然接受了现象学的这种观念化:不依赖我们所作的观察的数量,归纳的结论,从一个有关的存在领域得出世界的本质的构造形式,以此方式获得的知识“我们用学院派的语言称之为先天。
1 有用 默雨 2008-11-25 13:45:13
喜欢这书,以开放的结构,邀你与他一道思考。 另,这个介绍也真的是很好:“舍勒这部著作的论述首先涉及伦理学中的进化论、价值论、义务论、代价论、成效论、律令论、功利论、幸福论、实然、应然与能然的关系理论,如此等等。同时也涉及到例如社会政治理论中的"权力"和"强力"、"共同体"与"社会"等等概念范畴。例如第五篇第6章中对"自身谋杀"的讨论,对"宽恕"的讨论,对"良知"的讨论,对"责任"的讨论,都丝毫不逊于诸如涂尔干、德里达等等当代思想家。第五篇第9章中对"需求"的分析更可以被看作是现象学描述的典范。
1 有用 阿卡德拉 2018-06-28 14:13:08
“希尔伯特”式,价值在表象内容之前就存在。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古典质料伦理,不过舍勒的“相对性”伦理过多,也就为风险留下了空间。这样削弱了伦理(道德)的力量,宗教意识导致的。格式反而不如列维纳斯彻底
0 有用 霜降 2018-04-25 09:15:29
11.5.3,孔夫子
0 有用 智术师 2021-05-31 14:50:25
舍勒伦理学研究必读书目,全书读来颇为乏味。
0 有用 AfterRain 2019-06-04 00:21:21
比较有才的还是在意向性和人格的结合
0 有用 采矿机器人 2020-12-28 18:05:07
元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