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思想史这门学科的使命,乃在于潜心到过去的生存境遇下,考察古人的思维过程。田浩教授的这本成名作,在新发现的陈亮作品的支持下,具体探讨了陈亮思想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在宋代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参照着两位论辩对手的具体阅历及性格,展示了陈亮、朱熹间的“道德与事功”之辩,从而再现了中国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历史性。缘此,本书被汉学宗师史华兹推许为自己所读到的以西方语言叙述宋代儒学思想多种特征的最生动、最易理解的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 · · · · · ·
田浩(Hoyt Tillman,1944—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本科学习美国史和欧洲史,研究生转向中国史研究。1976年取得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导师是史华慈(Benjamin J.Schwartz)和余英时。主要从事宋元思想史研究。著有《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儒学话语与朱子说的主流化》等,编有《宋代思想史论》。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声称目已能双国之弊,所以坚持要求亲自得到皇上的召见, 陈亮在一个月内就上书三次。第一书引起了孝宗的注意,令人将它对大学址 张贴在朝廷上,暗示要依照旧例提拔没有功名的陈亮。一位朝臣曾短 (1109一1180)明白了皇帝的意图,想安排与陈亮会面。陈亮鄙视曾觌,所以拒绝接见他派来的特使。朝中大臣对他侮辱曾觌和在上书中作出 的强烈批评感到震怒。除了向孝宗进上谗言外,他们还力阻皇帝起用陈亮,并劝说皇帝派宰相与他见面。陈亮拒绝回答宰相特使提出的问题, 再次向孝宗上书陈述他不愿意在皇帝外的其他人面前说出他的想法。 孝宗看到第三封上书后,决定授予陈亮官职,但陈亮傲慢地拒绝了皇帝 的安置,原因是职位太低——他必须处于决策者的地位。陈亮对此职位嘲讽道:“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②他的希望破灭 了,他回到家乡,从此借酒浇愁。 有一次陈亮在妓院喝醉了酒,他模仿起皇宫的排场,便以冒犯皇室维系 之罪被辅下狱。陈亮醉后对妓女行皇后之礼,一个想陷害陈亮的紧客公 思他模仿朝廷礼节,这位嫖客与陈亮扮成左、右宰相;而且,那个妓女扮成皇后使他们两人向陈亮的一个学生行大臣礼,高呼“陛下万岁”⑧。随 名害者向刑部侍郎何澹告发,而何澹正是陈亮1177年侮辱的 官。因为早年受到陈亮侮辱,何澹一直就想清算个人旧账。为了发泄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178—1194:陈同甫在功利主义与相对主义阶段 -
习惯上两个术语都在宽和窄的意义上使用,不过必须清楚“宋学”在宽泛意义上是指那个特殊的文化复兴倾向,这些倾向由那些与范仲淹及欧阳修新政相关的学者最先明确的表述出来;“道学”则是指那些被认同的主要创始者-程颐、程颢、周敦颐和张载等学者共同关心的伦理学、形而上学和哲学。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道学及其与宋学中其他派别之冲突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功利主义儒家"的人也喜欢 · · · · · ·
功利主义儒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不如不说|《陈亮对朱熹的挑战》
田浩(Hoyt Tilman)是一位美国汉学家,师从史华慈和余英时,从其著作里可以了解到其对宋代儒学的把握已经达到非常高的境界。而作为中华学子,尚不如汉学家对本国文化和历史了解,已经足够汗颜了。但文中还是有很多可以争议的地方。 1 本书的动机是值得怀疑的,正如其书名一样...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2)7.2分 123人读过
-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82)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4)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海外中國研究 (東寫西讀)
- 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 (彼岸)
- 哈佛东亚专著丛书(HEAM)中译本 (tiersen)
- 东亚文化 (王荣欣)
- ◆岊湬的书柜(3) (岊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功利主义儒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Fay 2017-10-04 20:37:53
陈亮代表大多数稻粱谋
0 有用 章酉鬼 2021-09-27 19:04:29
翻译的有点晦涩。
0 有用 狐狸骑士 2017-10-02 18:34:00
四平八稳。
0 有用 Nemo 2025-03-15 09:41:20 中国香港
二十年前海淀买的今天才读。以前没耐心读这种晦涩的书。今天读来也涩,必须丢掉满天飞的“功利主义,动机伦理学,历史类比论,二元论,一元论...”这只让你糊涂而无益理解。作者灵感是陈亮三次改名:26岁前叫陈汝能,热血青年只想恢复中原。26-36岁改名陈亮,太学读书,接受张载二程正统儒家(道学),并超越之。36岁后改名陈同,与朱熹多次论战。陈朱论战没有作者说的那么玄虚,我理解是儒家体系里的认识差别,义利哪... 二十年前海淀买的今天才读。以前没耐心读这种晦涩的书。今天读来也涩,必须丢掉满天飞的“功利主义,动机伦理学,历史类比论,二元论,一元论...”这只让你糊涂而无益理解。作者灵感是陈亮三次改名:26岁前叫陈汝能,热血青年只想恢复中原。26-36岁改名陈亮,太学读书,接受张载二程正统儒家(道学),并超越之。36岁后改名陈同,与朱熹多次论战。陈朱论战没有作者说的那么玄虚,我理解是儒家体系里的认识差别,义利哪个为主。陈亮认为王霸之道应顺势用之,汉唐之主私欲很盛,但是治理天下成功也不失为英雄。朱熹认为陈亮“被史坏了”,坚持只有上古三代才是天理,治理国家不看结果要看有无王者之心。陈亮和王安石祖宗不足法相似,而作者强要区分陈王不同。二人都是自大型人格,陈亮自称人中之龙,朱熹自居圣人,都属sociapth,哈哈 (展开)
0 有用 鄭巨源 2023-07-18 19:48:28 浙江
田浩对南宋儒家学者的把握不可谓不深。陈亮长期不得志,为求人赏识,思想有点刻意标新立异的味道,算不得中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