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台北和所有現代化城市一樣,變化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往往令人來不及捕捉,拍下來的景觀過不了多久,就成了褪色的過往。──阮義忠
1975年至1988年是台灣社會力逐漸爆發的年代,當時經濟急遽發展、政治開始鬆綁,台北正是其中變化得最快、最徹底的城市。攝影家阮義忠在台北街頭捕捉各種景象,希望呈現當時台灣在瘋狂追求經濟成長時,病態的面向。
這個計畫原本稱之為「台北」,但後來阮義忠覺得自己的照片無法替台北勾勒出完整的輪廓,一直到他想到尤金‧史密斯(W.Eugene Smith)曾說的話:「為一座城市造像是一件永無止盡的事,如果開始嚐試去做,本身即是犯了自視過高的毛病……但它只不過是城市的一則謠言罷了;沒有意義,也不會流傳下去。」因為這句話,他放棄「自視過高」的「完整」構想,重新利用「謠言」的隱喻,選出一系列呈現台北真與虛的照片。
二十多年後,在全中國發行量最大的...
台北和所有現代化城市一樣,變化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往往令人來不及捕捉,拍下來的景觀過不了多久,就成了褪色的過往。──阮義忠
1975年至1988年是台灣社會力逐漸爆發的年代,當時經濟急遽發展、政治開始鬆綁,台北正是其中變化得最快、最徹底的城市。攝影家阮義忠在台北街頭捕捉各種景象,希望呈現當時台灣在瘋狂追求經濟成長時,病態的面向。
這個計畫原本稱之為「台北」,但後來阮義忠覺得自己的照片無法替台北勾勒出完整的輪廓,一直到他想到尤金‧史密斯(W.Eugene Smith)曾說的話:「為一座城市造像是一件永無止盡的事,如果開始嚐試去做,本身即是犯了自視過高的毛病……但它只不過是城市的一則謠言罷了;沒有意義,也不會流傳下去。」因為這句話,他放棄「自視過高」的「完整」構想,重新利用「謠言」的隱喻,選出一系列呈現台北真與虛的照片。
二十多年後,在全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南方都市報》(169萬份)的邀請下,阮義忠拿出這批照片,為每一篇照片寫出背後的故事。於是許多曾經存在、如今已消逝的台北面貌重新出現:高檔消費場所美麗華飯店、被視為前衛設計的IBM大廈、西區的金像獎戲院、歇業重整前的統領百貨,西門町裡的相機老師傅、上街頭抗爭的老農民......。
這些過去可能為了呈現「病態」的照片,三十年後時移事往,成為讀者感受城市變化、城市歷史的重要線索。而阮義忠本人,也因為這些年來的心境變化,也開始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台北。於是,台北不再是謠言,它或許有病態的過往、錯誤的發展,但都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所在。
作者简介 · · · · · ·
阮義忠
1950年出生於台灣省宜蘭縣,23歲開始攝影,出版《人與土地》、《台北謠言》、《四季》及《告別二十世紀》等十本攝影集。論著《當代攝影大師》、《當代攝影新銳》被視為海峽兩岸的攝影教育啟蒙書,所創辦的《攝影家Photographers International》雜誌被譽爲攝影史上最具人文精神的刊物之一。攝影作品被海內外重要機構展出及收藏,規模最大的是2009年廣東美術館為其舉辦的個展〈一個時代、一本雜誌、一個人── 阮義忠 • 轉捩點〉。現為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教授及佛教慈濟基金會志工。
目录 · · · · · ·
在現實中發掘願景
埋怨與理解
命運的造化
成功人士
戒菸後的人生
台北速寫簿
證券交易員
股民人生
鐘擺生涯
皮相與名相
有關蓋房子的記憶
窗裡窗外
假髮店與修相機的老黃
流浪兒的美夢
浪漫年代的電影試片會
幸福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魚在空中,人在地上
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
背影與紋身
空與有 Emptiness vs Existence
上世紀的漂泊者
運動與參禪
一切只是空間的片段
就抹掉的歲月痕跡
比例錯置
破窗戶與落湯雞
生命的強度
靠左或靠右
欲念一觸即發
賣藥郎中的場子
令人動容的背影
都會上班女性
時鐘停擺,時光照樣流逝
別人的悲劇
化緣和尚與大象
美麗的錯誤
水淹台北
空城記
幼稚園的畢業大頭照
一個時代的結束與開始
台北不再是謠言
索引
· · · · · · (收起)
台北謠言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台北謠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我只为你写一张小小的照片

义忠句——《都市速写簿》

台北的回忆《都市速写簿》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
> 更多书评 13篇
-
一条鲮鱼 (作以待币)
Leonard Cohen:“我们生活在极混乱的时刻,文学或音乐都无法表现此危机的深度。我觉得自己好像在看着《圣经》提到的毁灭性洪水,人人都想自救……我们勉强沉浮在这巨大而肿胀的河流中,彼此擦肩而过,最终淹没了所有的观点与家当。情况已经如此了,大家还在坚持靠左或靠右。坦白说,在我看来,他们全疯了!”2014-05-22 21:12
-
一条鲮鱼 (作以待币)
那阵子,台北被一本国际旅游指南评为最丑的城市之一,官员大力反击,老百姓却闷闷不乐地默认。市内风景,往上看是错综盘绕的电线,往下看是成天挖了又补的马路,中间夹杂着横七竖八的店面招牌、乱贴在电线杆墙壁的广告纸条。摊贩入侵各个巷弄,垃圾堵塞大小沟渠,每下大雨便到处积水……2014-05-22 21:07
-
diephone (蛤?)
首先,”流浪儿的美梦“ 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以下是一些句子的摘抄: p18 万国旗下的物欲之火:市场经济当道,商人们想尽办法刺激消费,人们被物欲牢牢所控,拥有再多也嫌不够,满足的下一秒又是空虚,终至迷失于滚滚红尘之中。 p21 照见存在或消失:流行文化就是如此,最想表现的图腾,与日后却往往成了想去除也难的刺青。 时代就是这样,独大的目标总会让人看到她被超越、冷落。//论IBM的衰败和苹果的崛起 p27 电... (1回应)2013-08-24 11:00
首先,”流浪儿的美梦“ 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以下是一些句子的摘抄: p18 万国旗下的物欲之火:市场经济当道,商人们想尽办法刺激消费,人们被物欲牢牢所控,拥有再多也嫌不够,满足的下一秒又是空虚,终至迷失于滚滚红尘之中。 p21 照见存在或消失:流行文化就是如此,最想表现的图腾,与日后却往往成了想去除也难的刺青。 时代就是这样,独大的目标总会让人看到她被超越、冷落。//论IBM的衰败和苹果的崛起 p27 电影总有散场的时候:生存环境越艰困、民众的无助感越强,梦境制造者的空间就越大。//论中国梦的出现。 p43 城市迷宫的出口:心硬,外在事物都冷;心软,所见所闻才有温度。 p54 那朵云:世间万物缘聚而生,缘灭而散。 p63 张三的歌:总是念着什么时候才会停止流浪,事实上,人生就是流浪。被过去赶着逃,被未来牵着跑。 p95 在现实中发掘愿景:摄影是最写真的,但也是最善于欺瞒,就看你把相机聚焦何处,把何事、何物框在一起。 p128 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人人都用自己的活动范围划地自限,仿佛非如此不能有归属感,无法踏实。 p136 运动与参禅:付出越多,拥有更足。力气试不出来,身体就会羸弱;吝于付出关怀,心灵就会枯萎。 p146 生命的强度:使一棵植物各部分互相合作的力量就叫生命。生命的强度依赖着互助的强度,互助一停止,所谓的毁灭即开始。 p160 别人的悲剧:纪实摄影工作者经常目击不幸,将其拍成一幅幅见证人间苦难的画面。但,自己又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如果摄影只是一份专业工作,那别人的悲剧永远是被人的悲剧;若能以同理心观看,那人人都是一部经,都在揭示苦谛。见苦才能知福啊!
1回应 2013-08-24 11:00 -
一条鲮鱼 (作以待币)
Leonard Cohen:“我们生活在极混乱的时刻,文学或音乐都无法表现此危机的深度。我觉得自己好像在看着《圣经》提到的毁灭性洪水,人人都想自救……我们勉强沉浮在这巨大而肿胀的河流中,彼此擦肩而过,最终淹没了所有的观点与家当。情况已经如此了,大家还在坚持靠左或靠右。坦白说,在我看来,他们全疯了!”2014-05-22 21:12
-
一条鲮鱼 (作以待币)
Leonard Cohen:“我们生活在极混乱的时刻,文学或音乐都无法表现此危机的深度。我觉得自己好像在看着《圣经》提到的毁灭性洪水,人人都想自救……我们勉强沉浮在这巨大而肿胀的河流中,彼此擦肩而过,最终淹没了所有的观点与家当。情况已经如此了,大家还在坚持靠左或靠右。坦白说,在我看来,他们全疯了!”2014-05-22 21:12
-
一条鲮鱼 (作以待币)
那阵子,台北被一本国际旅游指南评为最丑的城市之一,官员大力反击,老百姓却闷闷不乐地默认。市内风景,往上看是错综盘绕的电线,往下看是成天挖了又补的马路,中间夹杂着横七竖八的店面招牌、乱贴在电线杆墙壁的广告纸条。摊贩入侵各个巷弄,垃圾堵塞大小沟渠,每下大雨便到处积水……2014-05-22 21:0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7.9分 731人读过
-
暂时无货, 2天前曾上架
-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20)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攝影家出版社 (2016)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台北謠言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隐 2012-08-25
写真书 照片和故事都好看~
0 有用 b33 2012-10-13
這集子給文字抺了一半的力量。。。
0 有用 若无其事。 2012-07-28
如果去过,大概会更投入吧。
0 有用 信然 2012-08-30
「在乡下,树就是树,花就是花,事事物物清晰分明。生长在都市的小孩,却是还未懂事就掉入了成人世界的迷障。」——「与《人与土地》不同,那本对我来说是满满的回忆与美好,而这本,却是种种的现实与心酸!相较起来,我还是喜欢人与土地那本,而这本,他的视觉和情绪好像总是飘荡在外。」
0 有用 E.E.Cummings 2015-05-31
都市速写簿的台版,还是又看了一遍
0 有用 山丘 2020-06-26
台北街拍。为一座城市造像,是件永无止境的事。如果开始尝试去做,本身即是犯了自视过高的毛病。既使这个努力会使自己对事情的真相有所体会。但它不过是城市的一则谣言罢了:没有意义。也不会流传下去。
0 有用 Albert Luo 2019-12-25
阮义忠老师是华人摄影的教父级人物,他的作品自然不能错过
0 有用 Cheng 2019-06-23
会拍照的人 文字可能不一定还是保证 / 看到三十年前的台北是那样 就觉得有生之年北京宜居还有戏呀 / 以及 台湾是个特别的存在 像亲戚家的生活 或者我看不到的 与我们有关的时代
0 有用 一顆糖 2019-06-18
為一座城市造像是一件永無止盡的事,如果開始嘗試去做,本身即是犯了自視甚高的毛病。即使這個努力會使自己對事情的真相有所體會,但它只不過是城市的一則謠言罷了;沒有意義,也不會流傳下去。——W. Eugene Smith
0 有用 Jie 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