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凯谈经济 短评

热门
  • 50 pan pan 2012-03-27 22:27:18

    我简直想给六颗星.....昨天我的关于杨小凯老师的广播为什么被豆瓣删了....

  • 40 艾吉奥 2015-09-22 12:06:53

    杨小凯像极了基督山伯爵,在十年牢狱里跟右派反动老教授们学了诸多手艺活,带着对世界问题的思考走向了经济学的国际舞台,里面的某些思考散发着拓补策略的光芒,走出了简化的二元对立系统,从而以超边际理论解释更多的现实疑惑,诸如亚洲国家地区的飞速发展、分工专业化与失业的关系、公司组织机构与规模等常见话题。

  • 36 付四 2013-05-02 14:47:21

    杨小凯先生据说是中国最接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男人,还有十年牢狱之灾,在里面自学的微积分和英语。后来当教授,在美国出版有人使用的经济学原理教材。只是死的有点早。他认为,现代经济学看重资源分配方面,而对专业方向的选择和分工的决定研究不多,所以有了超边际经济学。我看的一知半解,却真的些许有趣。世界上不知道的东西太多。

  • 30 刀锋 2018-09-14 19:26:48

    凡是领悟米塞斯、哈耶克学说的人,都有真知灼见。

  • 11 素履 2013-03-15 20:30:50

    第二本杨小凯的作品。以“回归”亚当·斯密传统(强调专业化与分工)的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对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进行了批判。整本书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专业化”与“分工”这两个关键词的分量变得很重。我认为杨小凯的研究符合张五常在经济解释第一卷所说的科学分析法,尽管两人对数学化与博弈论的态度不同。

  • 2 Sunrise 2013-10-11 00:30:32

    文字洗练逻辑简练说理深邃佩服得五体投地...必须常读常新!

  • 2 江右散人 2010-01-24 14:05:16

    数学形式化将经济学捆绑的死死的,杨小凯对古典经济学以及新古典经济学中对分工理论忽视的独到洞见使经济学界多出一朵奇葩,虽然其理论还处于争议之中,但他的严谨学术素养足以令我辈敬仰

  • 2 春子 2008-08-26 23:48:34

    “由于数学逻辑的严谨,大多以数学为基础的命题都永远成立,尽管它可被证伪。”

  • 2 晃晃悠悠 2023-12-05 14:51:33 广东

    致敬杨小凯的另一本书,你懂的!🌹🌹🌹

  • 2 Rick D. III 2024-01-24 23:14:30 上海

    实在太厉害了,这才算真正有水平的奥派经济学家吧? 前瞻性无可比拟。📐角点解,角点解,角点解,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2 十一 2007-09-25 02:24:14

    边缘的人,不边缘的书

  • 1 想做小孩子 2010-03-04 14:41:40

    回想买此书时,它刚刚面市一周,其时距杨先生去世还不满一月,可知其出版的仓促。但也可由这迫切性,见出杨先生在学界的地位与影响。当年我虽初窥经济学门径,买这本书,却不过是为纪念下几位老师都称赞的这位世界级学者。然而翻读之下,不免诚惶诚恐,惊为天人。什么叫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什么叫经济学的思想与精神,什么叫做经济学的眼界与气魄,杨先生领我一脚踹开学术的藩篱,直观这门学问的最高境界……

  • 1 呱叽 2023-10-27 00:09:06 辽宁

    代标牛鬼蛇神

  • 1 Gary 2009-12-08 12:10:27

    超边际分析让人有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之感!

  • 1 雁飞 2013-04-19 11:58:50

    杨小凯的思维惊人的清晰,他提出的框架想打通微观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只是,还没有把政治经济学也一块打通

  • 1 银阁铁器 2014-08-24 20:26:25

    超边际分析还是没弄明白,不过杨小凯的分析思维确实比国内的大部分经济学家好几个档次,洞察深刻,有理有据,看完这本书让我对以前信奉的经济理论不那么坚信了

  • 1 BeAst 2021-07-20 19:26:25

    对标那本无法在大陆出版的著作,时代记录&政治反思&文明洼地生存哲学

  • 1 下金蛋的鹅 2021-06-13 19:37:24

    杨教授的两本书都消失了,只能在这里点个赞了。

  • 1 peterpan 2024-07-07 13:46:36 英国

    永遠的懷念🕯🕯🕯

  • 1 发条banana 2024-03-26 21:57:17 辽宁

    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天际,告别了它流恋不舍的星空;一位大师就此仙逝于异国它乡,留下他未竟的事业和对祖国改革与发展的万般挂念。没有人会忘记这位预言自己的理论框架将替代现代主流经济学框架的经济学家,更没有人会忘记这位早年曾饱受中国体制折磨后来虽身居海外却时刻关注并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轨的思想家。他就是世人公认的最有可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却英年早逝的华裔教授——杨小凯。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