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音乐欣赏十五讲》有明确的定位,那就是适应世纪的大学生所要求的“通识”。这是为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和学分制改革而设计的,是大学本科的教科书;同时又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需求。
点击链接进入旧版: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音乐欣赏15讲(第2版)
音乐欣赏十五讲的创作者
· · · · · ·
-
肖复兴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肖复兴,北京人,著名作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目录 · · · · · ·
《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总序
前言
第一讲 帕勒斯特里那和蒙特威尔第――16世纪和17世纪的音乐
第二讲 巴赫和亨德尔――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第三讲 莫扎特和贝多芬――古典时期的音乐
第四讲 韦伯和舒伯特――浪漫乐派的奠基者
· · · · · · (更多)
前言
第一讲 帕勒斯特里那和蒙特威尔第――16世纪和17世纪的音乐
第二讲 巴赫和亨德尔――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第三讲 莫扎特和贝多芬――古典时期的音乐
第四讲 韦伯和舒伯特――浪漫乐派的奠基者
· · · · · · (更多)
《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总序
前言
第一讲 帕勒斯特里那和蒙特威尔第――16世纪和17世纪的音乐
第二讲 巴赫和亨德尔――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第三讲 莫扎特和贝多芬――古典时期的音乐
第四讲 韦伯和舒伯特――浪漫乐派的奠基者
第五讲 柏辽兹和李斯特――巴黎乐坛上的激进派
第六讲 门德尔松和肖邦――浪漫派中两个柔弱的极至
第七讲 舒曼和勃拉姆斯――一条河的上游和下游
第八讲 罗西尼和比才――19世纪两位不对称的天才
第九讲 瓦格纳和威尔第――19世纪歌剧艺术的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第十讲 布鲁克纳和马勒――后浪漫主义音乐
第十一讲 德彪西和拉威尔――浪漫派音乐的异军突起
第十二讲 柴可无斯基和强力集团――关于俄罗斯民族音乐
第十三讲 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捷克民族音乐的兴起
第十四讲 格里格和西贝柳斯――斯堪地那维亚的双子星座
第十五讲 理查.施特劳斯和勋伯格――世纪之交的新音乐
· · · · · · (收起)
前言
第一讲 帕勒斯特里那和蒙特威尔第――16世纪和17世纪的音乐
第二讲 巴赫和亨德尔――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第三讲 莫扎特和贝多芬――古典时期的音乐
第四讲 韦伯和舒伯特――浪漫乐派的奠基者
第五讲 柏辽兹和李斯特――巴黎乐坛上的激进派
第六讲 门德尔松和肖邦――浪漫派中两个柔弱的极至
第七讲 舒曼和勃拉姆斯――一条河的上游和下游
第八讲 罗西尼和比才――19世纪两位不对称的天才
第九讲 瓦格纳和威尔第――19世纪歌剧艺术的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第十讲 布鲁克纳和马勒――后浪漫主义音乐
第十一讲 德彪西和拉威尔――浪漫派音乐的异军突起
第十二讲 柴可无斯基和强力集团――关于俄罗斯民族音乐
第十三讲 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捷克民族音乐的兴起
第十四讲 格里格和西贝柳斯――斯堪地那维亚的双子星座
第十五讲 理查.施特劳斯和勋伯格――世纪之交的新音乐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准备到哪里去?难道真的像叔本华那样,我们在出世前注定要过这种生活?难道死亡才能最终揭示人生的意义? 可以说,马勒一生都在不停地追问着自己这样的话。他到死也没弄明白这个对于他来说一直乌云笼罩的人生意义的难题。他便将所有的苦恼和困惑、迷茫和怀疑,甚至对于这个世界的无可奈何的悲叹和绝望,都倾注在他的音乐之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5页 -
这种渗透与骨子里的悲观,来源于他对于世界的隔膜、不认同和充满焦虑和茫然的责问与质疑。马勒自己曾经说过:“我是一个三度地无家可归……一个生活在奥地利的波西米亚人,一个生活在德国人中间的奥地利人,一个在全世界游荡的犹太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一个闯入者,永远不受欢迎。 曾经为马勒写过传记的作家德里克·库克说:在贝多芬和马勒之间真正的不同在于,看一个伟人走进社会他感到自己是安全的,和看一个伟人走进社会他感到自己完完全全是不安全的。因为在马勒的心里,他几乎不能肯定什么地方能使他感到放心和感到安全,在这个不安的社会中,他将是一个流浪者。”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共93册),
这套丛书还有
《西方文学十五讲(修订版)》《医学人文十五讲》《西方美术史十五讲》《中国历史十五讲》《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等
。
喜欢读"音乐欣赏十五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音乐欣赏十五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西洋文学批评史 9.0
-
- 音乐笔记 7.6
-
- 吴歌甲集 9.3
-
- 欧洲文明十五讲 8.5
-
- 西方音乐史 7.6
-
- 国学与汉学 7.7
-
- 现代民间文艺学讲演录 7.8
-
-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全二册) 9.4
-
- 语言的牢笼(上下) 8.8
-
- 西方文学 8.9
音乐欣赏十五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像体验按摩一样去体验音乐
在最后一章中,肖否定了查理·施特劳斯用音乐来诠释文学和哲学的尝试。肖认为音乐不适合表达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剧情,而适合来表达情感。辛辣的批评使得最后一章比前十四章更有读头,总算不像白开水了,而像是撒了辣椒粉的白开水。 读肖复兴的这本书,其实是从文学走入音乐,...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7.7分 23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7.3分 9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名家通识讲座“十五讲”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彼岸)
- 音乐家|音乐评论|音乐史 (蛟龙如玉)
- 我的音乐之旅 (羊的门)
- 【古典音乐入门读物】 (袁小球)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石头开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音乐欣赏十五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yapapa 2009-09-25 15:09:28
乱七八糟
4 有用 都柏林的斯蒂芬 2019-12-07 18:27:31
一个不太专业的古典音乐乐迷的自嗨和情怀之旅。
4 有用 coldfish 2017-12-23 15:00:29
典型的知人论世风格,少了许多细节,也解释不清某一种风格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可以唤起我们的某种感情
2 有用 Openureyes™♪♬♪♬ 2011-05-16 16:34:31
看到第三章就不想看下去了,充斥著空泛的比喻,信息量又不大顯得很虛;這類書最忌文人來寫;
0 有用 禧若。 2010-05-14 13:00:40
文学气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