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哲学沉思集 短评

热门
  • 210 之如 2012-10-01 07:34:38

    真心不知道怎么给哲学集子打分⋯⋯不能按照观点来打分,难道用语言优美程度(那黑格尔不是悲剧了吗⋯⋯)

  • 195 陈允然 2012-08-30 15:02:43

    笛卡尔是裸睡派。

  • 53 劈头士》睁木 2013-01-29 11:22:40

    至少比亚里士多德容易读~~部分内容像《谈谈方法》的扩充,包括正文的六个沉思(占三分之一)、六组反驳和答辩。笛卡尔在提出他著名的怀疑之后,其实挖了一个困境,并不能再让人的认识前进一步。为此,他引入了上帝,这个上帝和信仰时代的上帝已经有点变味了,不过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如果没有上帝,从笛卡尔的起点出发,会是什么结局?六组反驳中,第三组霍布斯的反驳很有趣,而第五组伽森狄的反驳最精彩,伽森狄的很多反驳正是我在读正文时模糊不清的疑惑。但是笛卡尔对这二人的答辩却诚意寡然,让我觉得他很是无趣。读完全书,我最喜欢的竟然是那个唯物主义者伽森狄。。。

  • 80 Redwolf 2018-05-20 20:39:59

    笛卡儿真的是从初中折磨我到大学啊……本以为摆脱了数理化……又从哲学领域冒出来

  • 55 陆钓雪de飘飘 2017-03-14 01:36:40

    我之所以带有上帝的形象和上帝的相似性的,主要是意志。为了能够自由,我没有必要在相反的两个东西之间选择这一个或那一个上抱无所谓的态度;而是,我越是倾向于这一个(无论是由于我明显地认识在那里有善和真,或者由于上帝是这样地支配了我的思想内部),我选择得就越自由,并且采取了这一个;而且,上帝的恩宠和自然的知识当然不是减少我的自由,而是增加和加强了我的自由。因此,当我由于没有任何理由迫使我倾向于这一边而不倾向于那一边时,我所感觉到的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不过是最低程度的自由。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与其说是在意志里表现一种完满性,不如说是在知识里表现出一种缺陷;因为,如果我总是清清楚楚地认识什么是真,什么是善,我就决不会费事去掂算我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判断和什么样的选择了,这样我就会完全自由,决不会抱无所谓的态度。

  • 17 南舟 2011-11-18 01:30:30

    1.假想自己做梦——一切经验都可以被怀疑——“我怀疑”不可被怀疑——怀疑的我(一个思维的东西)存在——我的思维能力存在——我的观念“客观的”存在——存在最完满的观念上帝——本体论以及宇宙论证明-上帝独立于我存在——上帝全善——上帝不欺骗——我的经验都有存在性。 2.我的完满性不如上帝——上帝有完满的分辨对错的能力——我分辨对错的能力不完满(否证上帝提供给我犯错误这一独立的能力从而对全善质疑)——出错的可能性。 3.理智对象没有广延——归于思维实体——理智对象必然存在。 感觉,想象对象具有广延——归于物质实体——理智对象可能出错。 灵魂与肉体分属不同实体——灵魂可独立于肉体存在。

  • 21 li异质co奇葩 2015-06-26 12:28:44

    现在我读哲学都是毫无障碍了,头脑的按摩操,几乎每一句话都能画下横线。越学越清楚,越明白。笛卡尔的这本书是纯粹的哲学性的思辨,以及别人对于他的观点的反驳,和他最后的解答。如果你能学会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那么西哲入门是不会有问题了。还有就是物质与精神,肉体与灵魂,自我意识,思考与想象的关系,上帝的存在。都已经在这本书里说清楚了。

  • 6 physixfan 2011-05-06 22:43:59

    关于缸中之脑那段论述极其威武。。但是“论上帝及其存在”就没什么逻辑了。。。后面的内容因为语言晦涩我已然看不下去。。。

  • 14 Wuyouz 2012-06-04 23:13:09

    其实没看完,实在不想看下去了。翻译太拗口了。

  • 5 14 2013-01-04 21:19:08

    基于梦论证(dream argument)与恶魔论证(demon argument)的普遍怀疑,至最宏大处即为Matrix。然而以强力意志辨之,其一:若个体无法识破Matrix,即判定个体无能,无能者的行动无关紧要;其二:若个体识破Matrix,而无力改变,则个体有能力,而不够强力,其认知作为学说,自有后人继承志业;其三:若个体及其思想、组织颠覆Matrix,出于任何原因将其重置,则必然会重启(一)(二)之程序,进入新的强力意志的轮回。

  • 6 铎奇 2010-10-15 22:52:30

    造孽的笛卡尔,最精彩的部分都用于和无神论者论战去了。

  • 11 布鲁斯点乌鸦 2011-10-19 15:21:54

    比东方人的哲学层次高出不是一点半点啊

  • 6 2017-03-19 22:35:27

    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开始,进而确立了“我”的存在,然后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从而确立了清楚分明的认识原则,在此基础上又还原数学知识的可靠,同时解释了哪些感觉经验可靠,哪些不可靠,最终建立起人类知识的框架,笛卡尔这一先怀疑,至结尾再声明自己“我应该把我这几天的一切怀疑都抛弃掉”的处理方式十分激动人心。笛卡尔的沉思涉及到的问题,无一不在后世哲学中不断复活。

  • 4 仲曰 2017-09-13 10:07:08

    抛开对宗教虔诚得近乎谄媚的一系列证明来讲,沉思部分意义重大,可以直接帮助人建立意识的核心架构。此外本书的语言简洁通俗,读起来顺畅有快感。但比较取巧的答辩部分容易令人失去耐心,感觉是几个不同频道的人在争论,笛卡尔不得不一遍遍解释前文曾经清楚证明过的结论。

  • 7 阅微草堂 2012-02-27 15:34:43

    这本书籍没有他的《谈谈方法》那样精辟,有点废话太多,而且有点冥思的状态。。。。

  • 2 Kapitan正少年 2013-02-20 19:02:32

    Introduction to liberal arts education

  • 3 Moisture_ 2024-04-02 18:28:58 天津

    最佩服笛卡尔这种人,游戏都打通关了反而质疑起game maker来了,于是一气之下把游戏删了重新起号。nb,敢为人先,令人热泪的英雄主义。

  • 5 艾弗砷 2009-12-09 18:11:23

    黑格尔最鄙视格言,所以我不做什么引用。沉思集不作为一种意见,也不是一种意见的产物

  • 3 Lowlibrarian 2017-12-30 21:57:36

    读得还是有些马虎。「我思故我在」似乎也可以表述为「主体即实体」(当然不可以反过来);在Descartes那里,经院哲学的存在论层次还是痕迹很重:实体比偶性具有更多的实在性,无限的存在者比有限的存在者具有更多的实在性,这样一来就能逃避“上帝是骗子”的假设了。

  • 3 佐为 2017-05-12 00:25:27

    沉思一有怀疑的层次,二确定了思维存在我存在。三里清楚分明总原则一提出就有一个小论证紧接着面临怀疑做出答辩,数学真理之可怀疑在于骗人的上帝,只有证明上帝存在才能解除总原则的威胁!把思维分成观念,意志和判断。前两者没有假,后者有假。观念总有原因,实体/属性,原因/结果的实在性总有差别。在观念中认为我怀疑和意欲由于我有限但无限先于有限。这是非常不同的思路!而我的保存来自于上帝可能像奥古斯丁的永恒创世论!所以还是上帝为确定性奠基!沉思六要恢复被怀疑否定了的秩序,先从考察想象感觉开始,感觉想象和思维的区别像广延实体与思维实体之区别一样分明,感觉观念就是由物体引起的。自然解释为上帝或上帝建立的秩序!醒时与睡梦也能由记忆的连续性区别。错之原因有自由意志,注意力流失,超出理智轻易下判断,自然本性缺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