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批评 短评

热门
  • 5 2007-11-06 00:23:29

    体系是他的,爱好是他的,眼光是他的,书是图书馆的,我能拥有什么

  • 3 琴酒 2014-09-02 23:15:10

    托多洛夫说自己对俄国形式主义经历了从对他们的思想内容感兴趣到对他们的内在逻辑及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感兴趣的转变,忽然觉得现阶段的学术模式都太过重视后者。事实上,就连这种态度的转变本身,也带出了托在这本书里关注的焦点:意义与真理,是对斯宾诺莎的“放弃探索作品真理,只关心作品意义”的回答。这个回答在布莱希特那里是有意识的间离,在巴尔特那里是不及物的只关心为每种思想找到最正确的表达的“回声”,在巴赫金那里,是陀无限自我否定的真理。他最后说,要完成对话的批评。逆时代的批评西塞罗的意义在哪里?把过去带到现在来么?让人迷茫的收尾。

  • 1 fanneyfly 2010-06-07 15:04:08

    被伊格尔顿、乔纳森和米勒遮住了光芒,作为文论入门的经典,托多洛夫的这本“教育小说”,其实毫不逊色。

  • 0 包包儿 2008-02-02 19:10:03

    ICE赠书,胡乱看完

  • 0 Coline 2022-05-05 12:35:02

    令人非常受益的一本书,正好回应了当下的困惑。托多洛夫由斯宾诺莎“寻找意义而不是寻找真理”的格言划分出了真理/超越/价值/介入和价值/内在/认识/自由两类批评取向,其中暗含着批评家自己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去魅的转变历程。在此之后,他觉得更可取的是巴赫金的interhumain,是“真理存在但并不被占有”的对话;不是虚无主义的布朗肖,或前期的巴特,而是书写“物质的存在的人“的巴特。还要记下的是弗赖的话“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该把我们与文学的接触局限在纯无功利,纯美学的反应上”。

  • 0 又及 2023-03-17 12:13:16 浙江

    20230317,重读。

  • 0 小透明 2023-03-29 23:04:18 浙江

    对话批评 有点意思

  • 0 阿卡狄亚 2025-04-04 18:17:32 湖北

    解析题目:Critique de la critique: Un roman d'apprentissage 1、“批评的批评”:有时间限定,是对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个人化批评。 2、“教育小说”:【“教育小说”源于德语“Bildungsroman”一词,又译“成长小说”,一般叙述一个人的发展及成长过程,具有某种教寓和惩戒性质。《批评的批评》正是如此,它叙述了托多洛夫本人的思想变化、成长过程,叙述了他是怎样从一个保加利亚“文学理论家”转变成形式主义者、结构主义者,又转变成对话批评的提倡者的。(199-120)】“教育小说”并非指书中讨论文学类型,而是隐喻批评本身是一场“自我教育”的旅程——批评家通过反思批评传统(俄国形式主义、史诗等)实现智性与伦理的成熟,类似成长小说主人公的精神发展。

  • 0 曾大勇 2018-11-13 16:54:29

    阐释才自由,卖弄是枷锁?

  • 0 [已注销] 2017-10-23 10:52:30

    译后序写的过于扎实且非常杰出,简直译者的典范。很赞。全书仍然是托多罗夫的批评手法,五星。

  • 0 于凡 2007-04-09 17:44:50

    更喜欢前头形式主义部分

  • 0 叮铃铃 2020-05-31 16:11:56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 0 SoccerObsidian 2020-06-28 12:43:59

    非常牛逼,讲道理不比伊格尔顿差啊。托多洛夫也太他妈懂俄形了,还有迪尼亚诺夫你果然是雅各布森的真爱啊!!!

  • 0 嘻嘻 2024-11-08 00:05:34 广东

    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ISBN:9787108016348,作者:[保]茨维坦·托多洛夫著;王东亮,王晨阳译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