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短评

热门
  • 0 ≒粉ˋ 2009-01-31 14:02:03

    看得我难受。

  • 0 小零 2010-06-22 10:42:49

    夏老师生病三个星期没上她的课T T 自己看书

  • 0 Neil 2011-10-04 18:42:06

    I512.20131027-1

  • 0 Oyster 2010-05-02 17:20:06

    看的我头晕,高考要考啊 太混乱了

  • 0 qweerew 2010-04-27 22:33:55

    马斯洛娃没有死在婚礼上

  • 0 南南天空 2023-10-20 15:19:01 辽宁

    托翁真的好有悲悯之心啊。一直看的很畅快,知道最后男主拥抱了宗教,难道真没别的选项了吗?

  • 0 玛里 2010-09-30 14:15:32

    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 高考必读~...这是吾辈最为纠结的一本书,特别是后半部分托尔斯泰开始阐述他的宗教和社会理想的时候....太阳啊...好长好啰嗦啊

  • 0 在青 2020-11-09 16:56:32

    托翁巨笔如椽,将19世纪末俄国社会各个场景各色人等尽收笔下,在细致的现实描绘之外,浓厚的思想家气质也渗透在那些剖开灵魂的心理描写中。聂赫留朵夫(托翁化身)对国家、统治者、上层社会、监狱、教会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极具现实批判力量,然而最终在一位英国传教者的影响下,找到一条“永远承认自己有罪,因而既不能惩罚别人,也不能纠正别人”的对抗黑暗现实之路。相比前文的厚重深邃,小说的结尾突兀单薄,走向了对理想光明的幻想中。之所以还要给五星,因为小说中深厚的部分已经可以撑起很高的价值,托翁如此勇敢地展现黑暗,导致家中被搜查、小说初版被大幅删削,又因为最后那一份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一位贵族既得利益者对自身阶级的叛逆,确乎当得起“伟大”二字。

  • 0 aalouie 2016-12-21 03:17:15

    让在这场旅途中的人,都可以得到救赎。

  • 0 罗慕路汐大帝 2021-08-22 23:39:42

    堪称有故事情节版的《忏悔录》,俄国人的苦难情结真的好重。我不行,所以我无法被救赎🥲

  • 0 沉醉梦境 2024-06-10 05:28:10 江西

    托翁最后一部长篇,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一个简单的剧情,居然揭露了人性的黑暗,批判了现代一切国家、宗教、社会、经济制度。涅赫柳多夫的自我救赎之路,也正是内心良知的复活之路。

  • 0 nyyszsjszkadxg 2018-02-10 20:51:30

    忘得干净。寻找契机重看。

  • 0 nn 2007-12-12 22:31:34

    不过就是有些内心独白太枯燥了...

  • 0 欢猫520 2023-11-13 21:31:01 上海

    人人都是为着自己活着,为自己享乐活着,所有关于上帝和关于善的那些话,全是欺人之谈。如果有的时候她的心里生出疑问,为什么人世间的一切事情安排得这么糟,弄的大家互相残害,人人受苦,那就应当不去想这种事。每逢她感到苦闷,就吸一吸烟,或者喝一喝酒,或者最妙的是找一个男人谈情说爱,这样一来那种苦闷也就过去了。

  • 0 aki 2019-12-14 19:03:01

    薄薄一本50万字,还是很好的,虽然我是在公交车上看的,细致入微的描写,真的像那篇文章《托尔斯泰的眼睛》所说的。但同时也导致有些冗杂。 官方翻译作品表达很不错,流畅至极。有些主观性的注释直接就定性了让我不是很爽。 花200页记住主人公名字hh 自从聂赫留朵夫与卡秋沙别离后,聂赫留朵夫就变了托尔斯泰,结尾让我莫名其妙,或许是因为与作者与我所在的圈子不同。

  • 0 fzzzjnzl 2024-08-06 01:46:03 新西兰

    温水煮青蛙

  • 0 老贼 2019-10-25 19:03:42

    最后的大彻大悟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大赞农民淳朴。不打算再读。

  • 0 Shuting 2020-12-16 16:14:28

    我喜欢这个翻译

  • 0 豆友84623962 2017-11-10 13:46:20

    男女主人公都从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复活,成了一个真正的人,但最后对宗教的推崇和疑似烂尾的结局,感觉好像脱离了现实,让这本书的真实感降低了许多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