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国的书评 (16)

2013-06-23 17:05:26

《思想国》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无心翻到熊培云的《思想国》(再版),庆幸自己看完了它,让我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感谢这次难忘的“思想之旅”,除了赞叹熊先生的文采飞扬之外,更是被他睿智的笔下华章所征服,读书人的社会责任展现得无比真实且坦诚,敢想敢说,感染着读过他文字的每个人,激起了关乎人生...  (展开)
武川 2016-04-08 16:18:05

有尊严地活着,有创造性地思考 ——熊培云《思想国》读后感

“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翻开书的封面,扉页上这句话格外醒目,一页纸一句话,不由地让你阅读停顿,仔细思量一下这句话的内涵与分量。作者单独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这句话,并在多篇文章中反复强调,可见作者对追求思想的渴望,也道出了全书的一个核心主题。...  (展开)
尤里 2013-01-11 00:39:09

中肯

前几篇确实有点过于抒情,嘛作者的一贯风格么- -而且误以为他真的是法兰西民族死忠啊。但是一个人去找仰慕的文学家的墓地这种事情感同身受,因此会变得理解。 作者在法国到处找当地人聊天让我想到了沙发客的初衷,看了之后只让我可惜法语不好没有抓紧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国家...  (展开)
阅读改变生活 2012-10-26 00:21:44

转载的内容多,自己的经典少

《思想国》终于看完了,我的心情从开始的激情澎湃到后来的草草了之。尤其后面的补遗和附录部分,有强烈的明显的浪费纸张的嫌疑。全书分成上下两篇,每篇两辑总计41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写于2003~2007年间,也就是说本书内容至少在时代上有点旧。上篇都在写巴黎,作者就是一个无限...  (展开)
乡村土狼 2015-01-15 21:44:07

思想因思考而存在

思想因思考而存在 评《思想国》 某天吃完饭走在路上,突然想起读书的“旅行”来,把一本书中的每一个字放在地上,是不是也会是一条长长的路?读书就是从第一个字,“走”到最后一个字,在这个旅行的过程中与作者交流了思想,获得了感悟,取得了思想。 翻翻书架上还未开封的书...  (展开)
platolj 2013-06-27 18:14:22

独立思考

说实话,读这本书之前心里做了一点小准备,因为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读得下去,但又不想辜负了某人的期望。平时不是很关心政治,确切地说是有点儿有意排斥。觉得那些所谓的政客都是很虚伪的人,他们拥护现行的政治体制也罢,反对也罢,无非中间就是有个“我”的概念。但是,这本...  (展开)
三藏 2013-03-27 14:13:33

一个记者对国情的思考

纵观整本书,个人感觉前半部分要好于后半部分。后面对于中国问题的思考牵涉了很多晦涩难懂的部分,如果是一本让每个国人都能读懂的,启迪心灵的书,正如书名所属《思想国》,应该更加深入浅出的表达。 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有种分割不同意的感觉,有时候晦涩难懂,有时候基本上看...  (展开)
青筠 2021-10-29 22:46:54

多少有点启发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这本书的名字叫思想国,由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向柏拉图的理想国致敬。而本书的内容也确实是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启发性。其次,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比人类无辜”(替罪羊)“他近乎捧着‘裙裳’这两个字,就像小狐狸精心呵护着他的小玫瑰一样”(留学...  (展开)
达西先生 2019-07-11 22:48:49

觉醒很重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看的熊培云的第二本书,很多篇文章读起来让人有些热血,今天我们在谈的一些事情十年前已经在谈,到目前为止没有丝毫改变。让人感到悲哀。 法国真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国家,在每个人都在争取民权的时候,政府就显得有些脆弱。又想有面包,又想不工作,这不是人的根本追求么?虽...  (展开)
羊摩卡 2019-04-05 11:35:22

每个人都是一个思想国

年岁渐长,读书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少了,被工作生活的各种琐事降时间割裂的支离破碎。这本书陆陆续续地读了好几年,到如今方才拜读完毕。 作者是江西人,南开毕业,当了记者,而后留学法国这一自由思想的大本营。国内外两厢比较,思考良多。如作者所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展开)
Lee 2017-07-07 10:23:04

希望永远的年少轻狂《思想国》

通篇我认为其实最好的是序言《再版续——我想和这个世界平起平坐》,很完整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脉络。关于思想类文集,作者的年纪或阅历是我相当看重的一点,《思想国》是作者的第一部文字集,是其在法国留学期间的感想见闻,第一版于2005年出版,作者时年32岁。可以想见,自由...  (展开)
无梨教主 2015-10-08 00:01:39

迷茫时代里的理想主义空中楼阁

随笔类文集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碎片、凌乱和啰嗦,这本书也没能逃脱这个规律。作者啰里啰嗦一大本,说的其实就是一件事:理想主义情怀。在那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思想国“里,好像一切都是美好的,找到了治愈时代问题的解药,而我却只觉得那只是个没有梯子、看得见却够不着、去不了...  (展开)
卡列宁 2015-01-17 22:50:59

燃烧的冰块

世上有三种人。 第一种是冰块。他们自认为看透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如楚狂接舆,作《凤兮歌》讽刺过路的孔子,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等孔子想下车与之交谈,却又跑得无踪无影;如洗耳朵的许由和他的隐士朋友巢父,许由听了尧的话之后去河边洗耳朵,巢父却抱...  (展开)
Joany H. 2013-02-16 22:29:32

对作者的风格持有微词

先前已经拜读过熊培云先生的《重新发现社会》,所以对他的风格并不陌生,也非常敬仰他对当今中国社会种种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但是老实说,我并不是非常喜欢熊培云先生的风格,我感觉他像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知识分子,在《思想国》一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他的文章,...  (展开)
他日相逢在别处 2012-09-25 18:09:08

谁知道2012新版与旧版有啥区别?

因为看刘瑜的书所以才看熊培云的,说实话,没有刘瑜写的好,特别是这本书,很强的官调味道,就是那种很八股,到处都是引用这个先哲,那个名人的话,后来仔细看他简历发现,原来是在报社呆过,难过说话都是鸟语没人味了,最让我吐血的是,这本书今年竟然出新版了,搞没搞错,才...  (展开)
master 2016-06-25 16:29:24

有启发的就有价值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于是我们憧憬一个思想国。那里人与人可以自由交流,只去听别人说的有没有道理,而不是判断别人道德高低或者是否和我心意。那里每人人格独立,无人或组织剥夺、者阻碍你获得信息和真相。 熊培云是位七零后,但见识和担当都是出众的。比起同道兼前辈的...  (展开)

订阅思想国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