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爱与孤独》为周国平经典散文之情感体验卷。《爱与孤独》主要讲述了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
爱与孤独的创作者
· · · · · ·
-
周国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周国平:1945年出生于上海,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主要著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宁望的距离》等。主要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其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因此,从茫茫宇宙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有必然离去。 当我们说到爱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多想到的是被爱。 一个只想被人爱而没有爱人之心的人,其实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他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爱,而是占有。爱心是与占有欲正相反对的东西。爱本质上是一种给予,而爱的幸福就在这给予之中。许多哲贤都指出,给予比得到更幸福。 如果说孤独是爱心的没有着落,恨是爱心的受挫,那么,冷漠就是爱心的死灭。 对于我们周围的人来说,这个世界是否美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爱他们、善待他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给世界增添爱和善意,如同本书主人公所说,藉此“把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值得留恋的地方”。 应该相信,世上绝大多数人是善良的,而在每一个善良的人心中,爱和善意原是最自然的情感。可是,在许多时候,我们宁愿把这种情感埋在心里,不想相关的人表达出来。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会因为发现了隔膜的存在而真正感到痛苦呢?当然是在我们内心非常在乎那个人、非常在乎彼此的关系的时候。 我只是想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完全沟通是不可能的,因而不同程度的隔膜是必然存在的。因此,任何一种交往要继续下去,就必须是能够包容隔膜的。 现在人们提倡关爱,我当然赞成。我想提醒的是,不要企图用关爱去消除一切隔膜,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会使关爱蜕变为精神强暴。 至于心灵的沟通,那基本上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因而对之最适当的态度是顺其自然。 你与你的亲人、友人、熟人、同时代人一起穿过岁月,你看见他们在你的周围成长和衰老。可是,你自己依然是在孤独中成长和衰老的,你的每一个生命年代仅仅属于你,你必须独自承担岁月在你的心灵上和身体上的刻痕。 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 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页 -
周国平大概永远不知道,陪着他的寂寞坐着的,另外还有很多寂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周国平散文集(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灵魂只能独行》《只有一个人生》《思想的星空》
。
喜欢读"爱与孤独"的人也喜欢 · · · · · ·
爱与孤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 更多书评 3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5月)8.3分 1281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4分 4106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8)8.1分 164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2)7.2分 5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2015年书单 (东方树叶)
- 中外哲学散文 (云彩飞扬天空)
- 关于孤独的书 (Jing)
- 屌面女 (楝亭)
- 物质生活书吧2012.8.20~8.26销售排行榜 (物质生活书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爱与孤独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W 2023-06-15 19:26:35 美国
3+ 高中时代,可是前菜终归不是正餐。
0 有用 夏末清蘅 2013-02-12 15:17:09
根本就和爱的五重奏的文章差不多嘛,浪费钱了
0 有用 小Belle 2014-10-03 23:55:49
第一遍。
0 有用 cocoon 2014-04-15 22:55:34
爱是兽性与神性的混合,爱的本质是悲剧性的。爱也无法消除孤独,因为人人都是孤儿,爱与孤独同在。
0 有用 八爪🦑 2013-11-25 22:40:06
前面大部分让我觉得翻来覆去的都是在说同一件事同一个道理,到后面那些短小的句子倒是能让我越读越安静,没头没尾地让人遐想着写下这些的原因